第32章 除怪鸟义赦妖狐高大侠初见外祖

第三十六回除怪鸟义赦妖狐高大侠初见外祖

第二天清晨,山脚下的镇上就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路马车云集,载客前往死亡谷,镇中昨夜又竖起一块巨幅广而告之牌,画了一只九头大鸟,形似鹰鹫又像蝙蝠,二人一手大枪一手刀剑与其搏斗,七个大字“双侠大战九头鸟”异常醒目,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声势造得十分壮大,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突然掌声四起,高承亮与林文在帮主祖孙二人陪同下上了专用马车,后边四大护法骑马随后,保镖无数,一路浩浩荡荡向死亡谷而去。谷口打扫得乾乾净净,今日的竞技场在谷中,四面是山,当中是盆地,迎面一座朝东的山峰上有个黑黝黝的大洞,九头鸟就在洞里。师徒俩早早就到了谷底,不知从哪里找来两把大镰刀,一心一意地割草,把茅草堆在两旁,又找来许多石块,再把弓弩架好。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先敲一阵锣,然后用弓弩往洞里投石块,意在激怒怪兽,果然洞里一阵吼叫,一个大鸟慢吞吞地走了出来,场上的人看见都吓了一跳,怪兽足足有两丈高,九个脑袋,伸个懒腰张开翅膀有五六丈宽,承亮一见机不可失大叫一声:“放箭!”二人各举弓弩向着翅膀射了几排连珠箭,箭矢是生铁制成的三四寸长,尖头有倒勾,尾部绑了浸过油的棉纱,大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中了几十支短箭,疼得失声怪叫又响有难听,既像狼嚎又像猫头鹰啼,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二人接着向它射出一支火箭,畜牲体型太大,闭着眼都能射个正着,一时间左右翅膀着火了,赶忙在地上打滚灭火,承亮林文也趁机朝它身上胡乱放箭,九头鸟一上来就吃了大亏一身羽毛烧掉三分之二,成了一头秃尾巴鸡,身上还插了几十根大小箭矢,不能飞在空中,气急败坏,伸出一双钢爪就抓,倘若被它抓到定会撕扯几片,二人舞起大枪风雨不透,一来护身二来刺它双爪。谁知畜牲竟然懂得武功套路,既像八卦掌又似金刚抓,有进有退有虚有实,端的是江湖超一流高手,亏得弄伤它的双翅,不然飞在空中对敌根本不是它的对手。战了二百回合不分上下,大鸟浑身是伤还赢不了它,承亮不免着急,冲着林文喊道:“放烟!”林文赶忙跑到茅草堆点火放烟,承亮突然弃枪拔剑,再掏出飞抓近身游斗。林文放了浓烟戴了布罩遮住口鼻,换过师傅戴布罩再战大鸟。此时谷中吹的东南风,场上浓烟滚滚直扑大鸟,呛得眼睛都睁不开,双爪乱舞,渐渐地郁郁思睡萎靡不振,师徒二人站在上风,又遮了面部自然不碍。突然观众惊叫起来,场上出现了可拍的一幕,大鸟一爪一个把师徒二人抓住,正要放进嘴里咬,只听见“嚓嚓嚓嚓,咚咚咚咚”紧接着一声惨叫,摄人魂魄,原来二侠趁大鸟视力不明神志不清之时卖个破绽,被大鸟抓起,知道它要送到嘴边吃的,鸟头就在眼前手起刀落砍了四颗鸟头。“嚓嚓嚓嚓”是砍头声。“咚咚咚咚”是鸟头落地声。虽说怪兽有九颗头颅,心脏只有一颗,何况四腔汩汩冒血,痛得连滚带爬地妄想逃走,承亮哪能让它轻易逃走,拔腿就追,看台上的观众也坐不住了,也一窝蜂地冲下跟着一起追五头鸟。承亮一飞抓筑在它背上,硬生生地拖回来,林文敢上,挥舞宝刀一匹红光,剩下五颗鸟头全部砍掉,畜牲体型庞大血液也多,潺潺流淌像一条小河似的。

今日一战,观众都把二人当作神仙,不少人都要当场拜他为师,硬是逍遥帮出面才得以脱身。到了镇上,一大群人还是不放二人离去,一定要请他讲几句话,说说今天的战况,帮主也有此意,承亮碍不过情面只得上台说了:“多谢各位父老乡亲抬爱,某今日战胜九头鸟得益于四点,第一昨日喝了蛇血功力增长不少,百毒不侵,才不至于被它毒气熏倒;第二事先计划好先弄伤它的双翅畜牲飞不起来,不然赢不了;第三,点火着烟也是胜它的关键,这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畜牲被烟熏得双眼不明才遭杀身之祸;第四我师徒二人冒险大胆一搏,故意被擒诱它吃我,才能近距离靠近蛇头,一砍而就。”此一番话可谓金玉良言,内涵极深,显示出高大侠智勇双全,在场不乏江湖高手,有人问道:“何以知晓怪鸟怕烟的呢?是怎样一个传说呢,请道其详。”承亮说:“小时候听娘亲说过,古时候家乡有条东西走向的大河,河北有只大鸟名叫《蚊子》,吃人无数,为了保得一方平安,百姓便商量决定每天轮流提供一名童男童女供它食,不要再胡乱吃人。一天轮到某家孤儿寡母,大蚊子来到她家吃人,寡母央求蚊子准许她烧最后一顿晚餐给儿子,蚊子答应了就在他家屋子里等着,寡妇家的锅灶年久失修,烧火时满屋是烟,蚊子被熏得低头耷脑无精打采,最后昏昏睡着,母子一看索性把烟烧得更浓,关上门乾脆点了一把火把房子烧了,蚊子也被活活烧成灰,保住了一条小命。母亲把蚊子灰倒在河里,一阵狂风将灰吹散,一直吹到南岸,从此河南岸有了盯人吃血的蚊子,河北岸却没有,虽是民间传说无根无据,我却深信不疑,今日一试果然成功。”这件事虽说没有人见过,但是高大侠信了而且运用成功,胜者英雄败者寇,众人也不得不信,而且知道蚊子的来历,对他师徒二人更是刮目相看,名号在凉州大漠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最后一天也是最难最险的一战。以往大型的广而告之牌也不敢挂了,因为说不准谁胜谁败。对手是死亡谷深处武威古坟里的一窝狐狸,为首的是得道多年的狐精,有十条尾巴故又称十尾狐,据说已成人性,有人信誓旦旦说亲眼见过,也有人说进去的没有一个活着出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也不售票组织人去观看,毕竟风险太大,出了人命不是玩的。第二天四大护法率领二百名帮中弟兄送到死亡谷,在谷口安营扎寨,自让师徒二人携了地图自去寻妖狐决斗。地图上标着地名叫武威古坟,相传汉武帝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骑兵出陇西,战匈奴,取得辉煌战果,凉州更名武威,此处便是捐躯将士的埋骨之所,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四十多年,年代久远,至于如何成了狐妖栖息地的就不得而知的了。

承亮、林文艺高人胆大,不信鬼魅妖孽,兴冲冲地手拿罗盘按图索骥,谷中雾气腾腾,古树参天,杂草灌木山藤丛生,道路全无,不时地传来一阵阵野兽叫声,头顶上常常挂着一条条蛇蝎,脚下野兔、刺猬、黄鼠狼乱闯,好在都戴了头盔面罩手套,打了绑腿,一副不到黄河心不死、志在必得的样子。走了一个多时辰,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炊烟袅袅,近处果树累累良田一片,火耕刀种的痕迹犹存,不像是荒无人烟的穷山僻壤,倒像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走近了方觉不对,房屋全是半人高的茅草屋,有门无窗更无烟囱,屋前场上竟然晒着渔网,河里有独木舟,冒烟的地方是几只狐狸学人在烤猎来的野猪野兔,真是奇哉怪也!几只体型高大的狐狸过来,嘴里哼哼唧唧的不知说些什麽,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爪子招招意思是跟着它走,承亮手里握着宝剑也不怕它玩什麽鬼花样,便同林文跟它走了。穿过一片森林,出现一大片古坟,高低不等大小不同参差不齐,一座高大墓碑前几只母狐穿着人衣席地而坐,见了承亮林文到来,慌忙作揖请坐,二人找了一块碑石坐下打量几只狐狸,竟然有几分人形,脸上涂脂抹粉,头上青丝还戴着野花,身上长衣脚下三寸金莲,穿了一双大红绣花鞋,只是身后毛茸茸的大尾巴隐藏不住,稀奇古怪的样子不便笑出声只好闷在肚里。其中一只身后拖着十条尾巴,看来传说中的十尾狐就是它了。它未曾开口先嫣然一笑,用生硬的人言说道:“阁下就是高大侠吧?”“不错,正是!”“昨日高大侠同九头鸟格斗,我们在暗处窥探,真正是武功高强天下无敌!”承亮笑道:“你不要给我戴高帽子,想说什麽就只直说了吧!”“好!高大侠真是快人快语!九头鸟害人无数死有余辜。小兽不同,从不与人作对,领着一族野狐安分守己,苦行修炼,不越古坟半步,学着人样刀耕火种,捕鱼狩猎自给自足,小兽已修炼了五百多年,实在不易,望高大侠得饶兽处且饶兽,不要赶尽杀绝。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恻隐之心,请大侠高抬贵手,小兽全族感恩不尽!”高承亮万万想不到狐妖会说出如此得体的语言,瞅着林文,林文默默地点了点头,于是便说:“但愿你言而有信,不可妄生歹念,一心向善自有修成正果一日。有一点要注意了,不要常常穿了人衣载歌载舞得意忘形,被人撞见引来杀身之祸!告辞了!”“高大侠真是菩萨心肠,大恩不言谢,这里有三支线香,大侠如有危难,想起小兽便点燃线香,天下野狐都会前来相助!”“如此多谢了”接过一只精致的小盒子转身走了,野狐送出森林。承亮不料想有如此结局,化干戈为玉帛,人无完人兽亦非全是穷凶极恶之辈,不可一概而论。

回到寨子,承亮把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包帮主拍桉叫绝:“好极了!好极了!不动杀戮最好,老夫也觉得今日之事欠妥,只要人畜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岂不是好!高大侠真是人中龙凤,江湖中杰出的人才!未曾请教高大侠是何帮何派?”“我乃泰山派二弟子,家师乃上武名松。”“哎呀呀,就是山东打虎武松麽?咱家最佩服之人,怪不得一手林家枪无人能敌,敢情是天下第一枪林教头的传人,一手滚龙刀也是武林一绝,失敬了!贤师徒休息一日,后天老夫亲自陪同去寻你外祖便了。”回到馆驿四大护法来访,送上银票三万两,是九场门票钱分红所得,承亮也不别客气收好,俟日后派用场。

翌日一早包泉池同高承亮一副商人打扮骑了快马直奔冷龙岭而去。几百里路难为了两匹西北良马,中途在马行打尖换马,黄昏才到了冷龙岭山脚下,住了客栈,晚饭后二人在小镇上散步,看似无目的闲逛其实是踩点,目标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清真寺。与凉州青海一带常见的寺院相同,没有什麽特别之处,走了几个来回找到破绽了,寺院有个后门不时地有汉人进出,多是年轻的壮汉,不乏有江湖高手在内,二人会意便折回客栈,夜间亥时时分换了夜行衣靠黑套蒙了头脸背插单刀,蹑足潜行到了清真寺后门,大门紧闭,用刀从门缝里别了别门栓,敢情还上了锁。二人相互一点头,说声:“起!”跃上墙头,刚骑在粉墙上,只见对面墙根处一双雪亮的眼珠滴熘直转,声息全无如飞而来,包泉池喝道:“快撤!”二人赶紧跳下墙头拔腿就跑,一条似犬非犬、似狼非狼的勐兽飞过粉墙紧追不舍,承亮回过头双手齐发连打了六支金钱镖才将它吓走,畜牲退去时才狂吠乱叫,声音极其响亮,深更半夜听了胆战心惊。承亮不知是什麽怪物,包帮主知晓那是藏獒,能敌三五条勐犬,老虎都不敢与它为敌,而且非常聪明,不是一有动静就出击,而是等待时机一蹴而就,刚才再晚走一刻,就想走也走不了。小小清真寺居然养了一条藏獒实在匪夷所思,杜帮主被囚在此是不言而喻的了。

二人蹑手蹑脚地再潜回客栈,从窗户里进屋和衣而卧,第二天直睡到辰时末,换了大价商户衣衫大摇大摆地望清真寺而来,包泉池与寺院阿訇马添有交情,塞了五十两银子买个人情去后院见当家的。当家的是晋商阮一万,包泉池开门见山,指着高承亮说是他欲见地窖中被囚之人,二人在袖筒里鼓捣了一阵谈好价钱,一千三百两纹银一个时辰,他向卖家收取一成中间费,包帮主不愧是行家里手,做得天衣无缝。里间有座石门,开启后有一阶石梯向下,一个大汉拿着气死风灯头前带路,两边是石壁点着火把照亮,承亮暗自数了一数共有二十四层,下面是一个天然大洞,三层铁笼子里关着一个老者,体型庞大膀阔腰圆,蓬头垢面披头散发,身上散发出阵阵臭味,就像一头活猪,坐在稻草铺上双手合十,嘴里不时地念叨:“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看守介绍自从他被囚以来,不与任何人说话,除了吃饭睡觉拉屎,就是打坐念着这句咒语,朝他招呼也不理睬,承亮大声喊他:“杜前辈,杜前辈!”彷佛不曾听见无动于衷,磨了将近一个时辰还是原样,多待无益只得原路返回。此行可以说是无功而返,为了掩人耳目,包泉池买了不少当地特产,冬虫夏草,党参大黄,带回凉州赚了不少钱。用包泉池的话说“君子敛财,取之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