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首
- (清)蘅塘退士选 金性尧注 金文男辑评
- 1082字
- 2023-11-08 15:17:49
王昌龄
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698—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新唐书》作江宁(今属江苏省)人。开元进士,任校书郎,后举博学宏词科。曾一贬江宁丞,再贬龙标(今湖南省洪江市西)尉。安史之乱起,往江宁,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后晓因贻误军机,河南节度使张镐将戮之,晓哀求曰:“有亲,乞贷余命。”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晓默然。
他的诗以七绝最好。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明李攀龙推他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七绝的体制本易为读者吟诵欣赏,通过他流畅的语言、明快的节奏、蕴藉的词意,这一诗体更显出它的特色。也可以说,没有这些七绝,他在盛唐诗坛上不可能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盛名。
薛用弱的《集异记》,记开元中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饮于旗亭,令伶人唱曲,于王诗就唱“寒雨连江”和“奉帚平明”二诗。这记载虽不可靠,但说明这两首诗在当时已风行于社会。
他的七绝,多写边塞哀愁和闺中幽怨,后者也包括宫怨。在封建社会中,民间也好,宫廷也罢,妇女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难言的苦痛。王昌龄就以同情的态度、奇特的构思揭开了她们的灵魂世界,让她们有一个倾吐的机会。这种题材,如果抒情上没有本领,就很难写得好。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1]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2]。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3]。
荏苒几盈虚[4],澄澄变今古。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7]。
注释
[1]从弟,堂弟。《全唐诗》“弟”字下有“销”字。斋,书室。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少府,官名,这里指县尉,主缉捕盗贼。唐代科第出身的士人也任之。
[2]帷,帘帐。
[3]“清辉”两句,指水木之光影在月下交映窗户。澹、演漾,皆水摇荡貌。
[4]荏苒(rǎn),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几盈虚,经过几次的月圆月缺。
[5]美人,这里指崔少府。
[6]越吟,楚国庄舄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这里是以越切山阴,意谓想必在越中苦吟诗篇。
[7]“千里”两句,意谓崔少府的名声到处皆知,就像兰杜的香气,虽隔千里也会随风吹来。共,一作“其”。兰杜,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
评析
孟浩然有《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及《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后一首中有云:“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王士禛《唐贤三昧集》认为王昌龄诗中之山阴少府,即孟诗中之崔国辅。国辅,《唐才子传》作山阴人,《全唐诗》作吴郡人。开元时曾应县令举,授许昌令。唐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有他的《渡浙江问舟中人》,末云:“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本诗中的山阴崔少府可能就是崔国辅。
辑评
高人对月时,每有盈虚今古之感。(《唐诗别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