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寿宴

福贵不晓得自家大舅是这盐城如此叱咤风云的人物,就算福贵知道了他也不会多管闲事。

拦人财路,犹如杀父之仇的道理,福贵还是懂得的,自己能够管好自己徐家的一亩三分地就好了。不然舅舅家还认不认他,还是两回事。

这时候有侍女给桌上的各位到起了酒,给福贵倒酒的时候,不小心把酒水撒在了富贵的腿上。

一旁的管家看到,连忙走了过去,一巴掌扇到了她的脸上。众人的眼光都看了过来,富贵正打算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不用这般打人。

酒桌另一边的警察署长看到,连忙说到:

“张管家,别动手打人啊!这娇滴滴的小娘子被打坏了,那可是心疼坏了我吴某人了。”

此话一出,桌上众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张家主,等会宴席结束,务必让我好好安抚好她一番!”

“自无不可,你我情同手足,吴兄到时自便就是,我这就喊管家带人去洗净,待在厢房里,等君采撷!”

正所谓酒足饭饱思**,这侍女能给众人倒酒递菜,身材长相也是经过层层挑选过,现如今吴署长看上了。

那本就是张家的意料之中,若是其他人也同吴署长一样,那张家还有十几个丫鬟可供挑选。若是觉得意犹未尽,人尽管带去就是了。

福贵则是真的长了见识,随着几人胡吃海喝一番,这场宴席也就到此结束了。

等送走其他几人离开正厅了,福贵才打算离开。

“福贵少爷,您需不需要安排个侍女侍寝啊?”

管家喊住福贵问到。

福贵连忙摆手示意不用,便自己走回了房间。

次日,福贵还进城逛了一圈,虽然盐城比康城繁华一些,但是来往的行人都是面无笑容,行色匆匆。

福贵也没看到什么想要买的,也就随意的绕着大街小巷走了一圈便回了张家。

又过了两日就到了老太太的寿宴的这一天。

张家锣鼓齐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张家的下人则是在管家吩咐下,把张家布置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下人们也难得高兴起来,除了过年也就是老夫人和老爷这些人的寿诞,能够吃饱喝足,还能人人得到一点赏钱。

就是那些做错事被关在柴房忍饥挨饿的人,如同遇到天下大赦一般的被放出来。

被关的大多都是犯了无关痛痒的小错的下人,就像上次把酒水倒到福贵身上的侍女一样,要不是吴局长相中了她,想必少不得一顿打和柴房关上几日。

若是那些犯了大错,该不该放出来呢?其实早就被拉出去埋了。缺了下人,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哪里买不到穷人家的孩子呢!甚至都用不着花钱去买,直接让他们用人抵税,强抢过来便是了。

福贵也喜欢热闹之人,就来到大门外观看。等到了大门处,这时候就看到表演起了新节目。

开始舞狮了,两个穿着花裤的老头钻进了狮体,裤衣刚好合身成了只大狮子。鼓声锣声撮合在一起成了舞狮声,人拿着狮球吆喝了一声,狮子就跟着狮球跑了起来,狮子好像怒火了,双脚在地上蹬得地动山摇,接着便是前面双脚抬了起来,然后就追着狮球奔个不停。

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只见一头威武的大狮子围着一张方桌不停的跳动着,那头狮子做得十分逼真,张着血盆大口,眼睛一眨一眨地好有神采。它晃着脑袋,在方桌上一会儿直立,一会儿倒立,好象一点都不怕摔下来,真惊险呀。

一只“狮子”爬到另一“狮子”的头上,跳了下来,福贵吓得闭上了眼睛。

当福贵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那两只“狮子”生龙活虎,没受一点伤。

突然,“它们”各爬上了一个很高的板凳上,嘴里吐出了一幅对联,人们纷纷鼓掌,舞狮子表演真是精彩!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福贵看完了舞狮便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福贵从徐家带来的贺礼,早就送给了张家。

实话说,张有权并不大看得上福贵拿来的那些礼物。但毕竟是自家大姐的儿子,那也就是自家人,礼轻情意重,差不多也就行了。

等到了晚上,十里八乡和城里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

“赵家镇赵家送上大米一百袋加五百大洋,赵家家主携妻儿祝张家老夫人老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城南李家家主送上翡翠观音像一尊加小黄鱼五条,李家家主祝张家老夫人生日快乐,福星高照。”

……

“盐城李县长携妻女送上西洋留声机一台,六如居士的《落霞孤鹜图》一幅!祝老夫人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张家管家在大门迎着客并朝着正厅坐着的众人大声的通报着,来客的贺礼和对老夫人的祝贺。

听到县长来了,还带了稀罕的西洋留声机,早来的客人议论纷纷起来。

“我听说这留声机是县长花了不少功夫,从上海带来的。好像只要摇着那个那个小握把,这留声机便能发出歌声!”

“你们只顾着那西洋的留声机,我觉得那副画价格更大,六如居士可是唐寅唐伯虎,若是真迹,这幅画作不可估量啊!”

“呸,难不成县长还能送幅赝品不成,必定是真迹无疑。”

众人议论纷纷之时,端坐一旁的张有权也知道了县长所送的乃是价值千金的好东西。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既然今天县长送上如此厚礼,那张有权下次便加倍送回。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福贵坐在酒桌上听着管家的喊声,不由得咂舌。这些人可真是富有,徐家砸锅卖铁可能才送上差不多的礼物。

而坐在主位的老太太喜眉笑眼,拉着一旁的客人说到:

“当初让有权继承张家,就是知道有权能耐大!”

在张家又待上几天后,福贵对家珍和凤霞思念的紧,便和舅舅们提出了辞行回家。

张有权也未多做挽留,只是拿出一份书信交给福贵带给徐母。

让福贵下次带着妻女多来走访,自己若是空闲下来也会前去拜访徐家,便派人赶着马车送富贵回康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