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奔田盘山

此刻,李三不再挣扎,软软地伏在妈妈怀里,瞪大一双泪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妈妈,小嘴一张一合有气无力地说:“妈妈,我饿,我快要饿死了。”

李三妈看一眼怀中连嘴唇都有点儿发白的儿子,忍不住又是一阵鼻子发酸。细想这么丁点儿个孩子,经过大半天的折腾,连惊吓带累,再加上在冰凉刺骨的井水里泡了有一个多时辰。要是心里没点儿主意再加上会点儿功夫,早就该淹死了,孩子这算是捡回来一条命啊,可不能再让他又半点闪失了。这么想着,李三妈柔声安慰儿子道:“三儿啊,你再忍一会儿,还有几里地就到你大姨家了,到那儿啊咱就有吃的了。”

“哎。”

李三答应着舔了舔嘴唇不再嚷饿了。

又走了一段路,李三妈抱着儿子有点吃不住劲儿了,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原来,李三妈那一双三寸金莲平时从来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抱着孩子急急火火走了这几里地,一双脚早就磨出了血泡,走一步都是钻心地疼。李三看着妈妈汗津津的脸,懂事儿地从妈妈怀里出溜下来,踉踉跄跄自己往前走,可是没走出几步,就眼前一黑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李三妈见状,弯腰抱起儿子,一边‘三儿,三儿’地喊着,颠着一双小脚,拼尽全力向前跑。当妈的心里边急呀,她知道儿子这是饿昏了,真要醒不过来那可就麻烦大了。正在心急火燎之际,她忽然看到近旁有块白薯地。于是,紧走几步来到地头上,也不管跟前有人没人,猫腰从白薯垄里扒拉出一块白薯,胡乱在自己衣服上擦了擦,啃去白薯皮,咬一大口在自己嘴里嚼了嚼,然后嘴对嘴喂给儿子。昏迷中的李三,突然嘴里有了东西,立刻抿了抿就咽了下去。李三妈见儿子吃东西了,脸上立刻露出喜色,接着嚼接着喂,一块白薯喂下去,李三的脸色渐渐地就红润起来,嘴唇也不再那么苍白了。李三睁开眼睛,感激地看着妈妈,身子动了动又想下来自己走,可浑身软软的根本就动不了。李三妈紧紧搂着他说:“三儿,你再忍一会儿,大姨家就快到了。”

李三乖乖地点点头,任凭妈妈抱着他接着往前走。也许是肚子里有了食儿不再饥肠辘辘的缘故,亦或是这一天折腾得太累,走出不多远,依偎在妈妈怀抱中的李三,闭上眼很快就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他这一觉睡得可真香啊。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了。

听到院子里那一声响亮的鸡叫,李三翻个身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用手背儿揉揉眼睛,四处一打量,意识到母亲还是把他带到河西的大姨家了。再看看身旁,母亲和衣而卧,睡得正香。

想到还要赶路去田盘山,李三用手轻轻推了推身旁的妈妈,小声唤道:“妈妈。”

听到儿子的呼唤,李三妈激灵一下睁开眼,揉着眼睛问:“三儿,你醒啦,等会儿你大姨回来,咱娘儿俩就走。”

一听说走,李三忙问:“咱去哪儿啊?”

“田盘山呀,我知道你的倔脾气不让你去,恐怕也得偷着去,还不如我送你过去,倒省的担心。”

“真的?那太好啦,咱这就走吧。”

“不行。你大姨到咱家牵毛驴去了,顺便给你拿几件换洗的衣服。再说,不骑驴你让我这一双小脚儿咋走哇?”

“哦——”

李芬看一眼妈妈裹着白布的三寸金莲,不再说啥,麻利地穿好衣服,出溜下炕,蹬上鞋,到院子里等着。

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一阵凉风吹来,他打了一个冷战,这才觉出来肚子很饿,已经前胸贴后背了。遂转身回到当屋,伸手掀开锅盖。哈,原来大姨早就把早饭做好了。一大碗玉米渣子粥,还有一块白面烙饼都温在锅里。

见到吃食,李三也不客气,端起大碗一口气就喝下半碗粥。感觉护住胸口后,这才拿起白面烙饼,撕下一小块细嚼慢咽。

他这里一小块儿烙饼没吃完,大姨就牵着毛驴从外面进来了。此时,李三妈也已经梳洗完毕,从里屋出来,就着锅台撕块烙饼,把儿子喝剩下的半碗粥也喝了。

见大姨进来,母亲一边吃烙饼拉着大姨的手就进了里屋。姐妹俩在里屋嘀咕了一阵儿,这才提个包袱出门。到院子里,母亲解开驴,把驴缰绳攥在手里,用另一只手先把儿子抱上驴背,然后自己才稳稳地骑上去。挥手告别大姨,拍一下驴屁股,小毛驴驮着母子俩,哒哒地跑上通往田盘山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