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创业模式
- 姬剑晶
- 1779字
- 2020-06-24 17:37:11
被疯抢的万亿级市场
自打2009年,美国的GROUPON团购网迅猛发展以来,国内的网络团购也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O2O也自那时起,在更加广泛的商业领域里大展拳脚。KTV、餐厅、理发店、健身房等行业,因其行业特性,暂时无法将服务送到我们面前,因此,在传统互联网经济开始发展的时候,它们错过了第一波“网上淘金潮”。可到了O2O的时代,消费者在线筛选服务,并支付后,再去线下享受服务的商业模式,使得这些服务行业也能在线上店铺占有一席之地。
线上筛选,线下体验,是O2O的典型模式。广泛撒网,重点捕获,再加上线下门店内良好的消费体验,是小型商家节约成本,踏上O2O之路的首选方案。如今,O2O早已成为众人瞩目的“藏金矿”,内里蕴藏无限商机,微信互动等手段,不过只是金矿一角。对于一些规模稍大的商家而言,如何探索O2O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使之成为消费闭环,就是一件略显复杂的事了。
2014年7月8日,第十六届广州建博会召开。这次建材行业的展会,祭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宝”——建材家居O2O。既“建搏会”与“家居热线”联合起来,利用双方的优势,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无缝对接。
“家居热线”是一个有着上百万经销商数据的家居平台,而“广州建博会”,则是一个有着“亚洲建材第一展”的线下展会平台。在线上,无论是否有参展,生产商们都可以通过家居热线的平台,展示自己的厂家实力,而经销商们则可以通过在线上预约,直接到厂参观。
这可谓是一次B2B向O2O跃进的试水,无论成败如何,建材行业渴望在O2O领域圈人圈钱的心,早已按捺不住,破冰前行。无独有偶,早在2013年7月,深圳也同样举行了一次类似的展会,只不过展会主角变成了服装行业。
这一次展会,试图利用O2O商业模式,解决服装行业传统商家高库存、难上线的问题。其中,“新店网”就向大家介绍了一套网上导购系统。这套系统可以用笔记本、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向客户展示不同款式的服装,包括库存件、打折件、当季件及下季新品等,相当于一个被无限扩大的,24小时不打烊的虚拟店面。而线下的服装门店,则与传统相反,成为了用户的体验场所及仓储中心。
这套导购系统,可以利用终端收集客户数据,并在进行数据对比后,充分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及个人偏好等内容,精准找到客户需求,以便商家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起到降低库存的作用。
事实上,这套O2O导购平台除了能够精准收集客户数据外,还能连接线上及线下的商家,让两方共享资源,寻求合作,将线上品牌引入到线下实体店,帮助线上商家落地,将线上客流引入线下,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但随着网络经济的突飞猛进,如“新店网”一般的网络O2O平台不断兴起,这就好比新一轮的网络圈地,成功与否暂且不谈,先将位置牢牢占住,静待时机一到,便开始疯狂地“圈人”“圈钱”。
而自从互联网经济发展以来,投身电商大军,也几乎成为创业者白手起家的第一选择。对于处在O2O另一端的商家来说,这种结果正是他们最想看到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成功培养的用户习惯,会让消费者极度依赖这种消费模式。不过,O2O的蛋糕虽大,分食的人群也不少。如果新加入的创业者没有独到的视角,考虑周到的营销方案,想在O2O领域创业成功,也绝非易事。
在这方面,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因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强,也更容易在O2O的“捞钱盛宴”中博得头筹。2014年7月,创业成功案例里,80后的烧烤店主李烨名列其中。他成功利用微信、淘宝软件,结合O2O营销方式,成为年轻创业者中的佼佼者。
就在同行们还在为商区门店高昂的转让费头疼时,李烨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雷区,将烧烤店所有能卖的都搬到网上,使网店成为旗舰店,门店却成了体验店。如此一来,烧烤门店就不必开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圈中心,也避免了高额的房租及门店转让费。
李烨的烧烤网店里,不但上架了海鲜、肉类、水产、蔬菜等百余个品种的半成品食材,还有烧烤用具,一次性餐具,以及烧烤景点的门票等物品,建立了户外烧烤一条龙服务。为了令客户在进入网店后有更好的心理感受,李烨还将每批食材的质检报告和进口报关单都拍照放在了店中。
就这样,李烨的O2O烧烤店,因为良好的信誉及合理减低成本,年利润达到了一百万之多。
事实上,到了今天,移动互联网的O2O营销模式因其有着快捷、便利的服务优势,不仅深受商家的追捧,对于本地普通消费者而言,也有不小的吸引力。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似乎早已被O2O模式逐渐侵入,它那极具诱惑力的消费方式,一旦沾染,便令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