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巩固关中之屈突通投降

在潼关附近同刘文静对峙的屈突通,此时心境已是四面楚歌,想当年,屈突通因为治军严整,被人称:“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深受隋文帝、隋炀帝赞赏,被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隋炀帝到江都前,屈突通被负责留守长安,剿灭了数路义军。这次落得如此下场,屈突通是绝不甘心的。

还有一件事证明屈突通不是胆小之辈,当年隋高祖杨坚去世,杨广派屈突通通知汉王杨谅到长安。杨谅手握重兵,早就觊觎皇位,对皇太子杨广是一肚子不满。当年隋高祖杨坚同杨谅约定,如诏其至京,除了诏书和玉麒麟兵符外,在诏书的“敕”字边外加一点。杨广哪知道这些情况,杨谅一下子就发现异常,对屈突通严加责问,屈突通灵活对答,绝不屈服。杨谅发兵造反,却放掉了屈突通。可见屈突通不是庸人,大风大浪闯过来的。

屈突通于是又发动了一次突袭,领军的还是桑显和。刘文静部共有三座军营,外有木栅围住。桑显和夜间出发,白天大战,突袭之下刘文静部大败,两座军营被攻破,只有刘文静所在的军营勉强支撑,隋军多次冲入营中又被打回去,刘文静也被乱箭射伤,刘文静部士气低落,眼看就要全面落败。这时桑显和出现了严重决策错误。晚上打到白天,军队饿了、累了,桑显和下令军队吃饭,攻势停止。刘文静可不吃饭,趁机调整兵力,把自己营中士兵充实到其它已经被攻破的两个营中,这时正好从南山方向有数百骑兵支援,数百骑兵冲入桑显和军队后面,正在吃饭的桑显和部出现混乱,刘文静三个军营的士兵大呼冲出,内外夹击。完了!桑显和部完全崩溃!桑显和就一个人跑了回来,其他人统统被刘文静俘获。

吃饭,吃饭!该死的吃饭!同宋老生对垒时,李世民坚决不吃饭使宋老生没有收缩军队机会;而此时,桑显和就是因为吃饭错过全歼刘文静部的机会,结果咸鱼翻身,还把自己给灭了!打仗也好,做事也好,自己困难对方更困难,往往谁坚持下去谁就会胜利。

屈突通神经崩溃!他痛哭流涕,把脖子摸摸:“要为国家挨人家一刀啊!”李渊派自己的家僮去劝降,屈突通立刻命令杀掉来人,屈突通已经自觉同李渊不共戴天了。

在听说长安沦陷后,屈突通没有头脑发热,他命令桑显和守住潼关,自己向洛阳撤退。长安是夺不回来了,保住自己的军队,不做无谓的牺牲才是最重要的。没想到,屈突通前脚走,后脚桑显和就投降了。刘文静立刻派副将窦琮、段志玄同桑显和带骑兵追击屈突通,向东追了四十多公里,追到稠桑,把屈突通追上了。屈突通列阵相对,窦琮于是派出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上前劝降,屈突通在阵前大骂:“以前你我是父子,现在你我是仇敌!”令人放箭,不许屈突寿上前。桑显和毕竟是带兵的,把士兵的心理抓得住,桑显和大喊:“京城已经沦陷,你们都是关西人,你们想到哪里去?”隋唐时期人的乡土观念就是强,屈突通手下人一听,都把兵器给放下了。可怜屈突通,由一个堂堂正三品左武侯(左骁卫)大将军、关内讨捕大使给人家一句话喊了,立马变成了孤家寡人。屈突通茕茕孑立,下马跪地,面向隋炀帝所在的东南方向连连叩头,嚎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灵啊,你们明鉴啊!”屈突通于是被活捉送往长安。屈突通自以为同老李家是不共戴天,此去必死无疑。

李渊还是有李渊的算盘的,李渊哈哈一笑:“为什么我们这么晚才见面呢?”屈突通说:“我不能尽为臣子的义节,力尽被抓,是本朝的耻辱,也没脸见到丞相王公你啊!”(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李渊说:“你是隋朝的忠臣啊。”下令释放,并任命为兵部尚书,封为蒋国公,在行军元帅李世民手下做长史,后来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第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