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华章
- 三嫁高门后,贱妾入主中宫了
- 洛欺花
- 2017字
- 2025-05-15 00:13:12
李侠薇闷笑一声,下盘一挪,凑到燕娘跟前,掩唇悄悄说:“这可是大长公主华章,先帝最疼爱的同胞妹妹、圣人的亲皇姑。参朝议政,食邑万户,仪同三司。”
她说话的时候并不看华章大长公主那边,燕娘自然也不看。
哪有盯着人看说闲话的道理。
见燕娘还是茫然不解,李侠薇想了想,说:“有个戏本,《碎珊瑚》,你总听过吧?”
她这么一说,燕娘就知道了。
《碎珊瑚》讲的是前朝公主下嫁书生的事。
公主性情浪荡,生平最好美人。书生渊渟岳峙,恰如琼枝玉树。正好被前朝公主看上,欲携聘下嫁。
岂料书生避公主如避猛虎,宁死不娶。公主便设了一出“碎珊瑚”的难题。
她让侍女手捧价值千金的南海珊瑚,沿着京城长街,一家一户敲门,请每家的人去劝说书生。谁劝说成功,珊瑚就予谁。若是不成,就在这家人门口将珊瑚砸碎。
因此每家每户都有人去劝说书生,撒泼打滚、耍赖上吊等,手段不一而足。
书生不胜其扰,和公主进行了一长段的戏文对唱剖白。
这段戏文传唱之广,诸如什么“你不受千金恩典苦涟涟,竟似有皎皎玉盘心头悬”、“且将那愁肠揉断寄婵娟,不忍这丑貌陋颜生事端。”等等唱词,就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燕娘,都略知一二。
大结局是公主终于被书生说服,最终选择放弃霸王硬上弓,两人和解,从此不再来往。
燕娘微微有些惊讶:“难道说这戏文里的公主……”
李侠薇冲她眨眼。又越发低声地将这事说来。
这都是先帝在世时的老黄历了。
彼时贵族男女蓄养面首美姬者众多,这其中最大胆的就属华章大长公主。
这位公主府里的美人数量,一度超过了先帝的三宫六院人数,当时人戏称其为“宫外宫”。
华章大长公主二十五岁的时候,也许是玩累了,也许确实是对方的长相太对胃口,总之——她看上了时任国子监司业的一位年轻官员。
要强迫对方尚公主。
就像《碎珊瑚》里说的一样,用南海珊瑚做饵。
不过最后并不是书生剖白,公主和解。
而是先帝经不住她央求,又因为司业坚决不从,直接下旨赐婚两人。
但谁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总之大婚第二天,华章大长公主就一脚踹了司业回公主府,没过半年,两人悄悄去办了和离。
说悄悄,那是因为他们是陛下赐婚,等闲不能作废。但先帝也确实宠爱大长公主,只要她做得不过分,出什么事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翻篇过去。
这件事最后,是先帝对该司业做了补偿,擢升他当了国子监祭酒。而公主罚俸三月。
燕娘听得稀奇,又觉神往:“多自在啊。”
李侠薇:“嗯?”
燕娘:“我是说,大长公主多自在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倘若她也能有华章大长公主的底气……算了,何必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
她应该是永远也成不了华章大长公主那样的人的。比如现在听完这个故事,她先是羡慕。
后就在想,若是大长公主敲门敲到她家,她一定用尽浑身解数也要让那位国子监司业答应尚公主。
南海珊瑚,多么贵重的东西,燕娘想想都觉得眼热。
但这在华章大长公主眼里似乎也只是个不值钱的摆件,说砸就砸,说送就送。价值千金的东西在她眼里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添头……唉,她终归还是个俗人。
她绝对舍不得的。
又或者,若她是那个司业就好了,若她是,她就要告诉大长公主,让她将准备好的所有珊瑚都送给自己,自己就答应嫁给……不是,是娶她。
燕娘心里想着,自己真是个贪得无厌的坏人,坏人想必是碰不到这等美事的。一边回应李侠薇的话。
李侠薇含糊着嘟囔了一句:“我倒是觉得她过于铺张浪费。”
燕娘没有听清:“什么?”
“没什么,我也好羡慕华章殿下。”
李侠薇将满腹牢骚隐而不发——大长公主在京城砸珊瑚、追男人的时候,她的父亲忠勇伯带领将士们在北方战场上,饿了足足一个月,饿得啃草根,饿得差点吃人。
她的母亲带领着将士们的妻小镇守后方,想方设法买粮食,尽量供给上战场的士兵们,自己却被饿坏了身体,直到现在都没调养过来。
后来不知哪方递了密信,言及北行军的粮草是被大长公主和废太子合伙贪墨瓜分——这件事最后也没什么结果,因为不久后废太子逼宫,大长公主救驾有功。
功过相抵,恩怨皆消。
等到了如今,大长公主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千金之躯。
甚至连她父亲的封侯之功,也为了顾及大长公主的面子,改成了封伯。反而把她这个女儿拉出来封个县主做补偿。
这些事李侠薇从前不懂,近日才慢慢品出其中的机锋。不免越发不忿。
但李侠薇和燕娘初次见面,自然不可能将这些秘事说出来,因而只是低语几声,发发牢骚罢了。
燕娘也确实没听清,可她能够从李侠薇微妙的反应中推断出她对大长公主的不喜。
因而李侠薇转移话题,说起了缘师傅时,她也跟着附和。
原来了缘师傅的名气死也跟华章大长公主有关系。她就是传言中那个请了缘去做自己的入幕之宾,然后被断然拒绝的公主。
抛开别的不谈,华章殿下的日子真是痛快。
燕娘还对那个传说中的和尚产生了好奇心。
好在,了缘很快就要出场。
燕娘不认识这和尚,但却一眼认出了他。
起先看到的是一身白色僧袍的颀长身姿。
仔细一看便知道,原来是灰僧袍清洗次数太多,泛白了。
这和尚生的高大,远远看去,竟然和陆珩差不多的个头。肩膀宽厚,夏日薄袍被微风一吹,就能看出他体魄的健壮结实。
光看身材,实在像个武僧,还是练习多年的童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