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刘琦能成大事?
- 从夷陵灭蜀,中兴汉室
- 三尺月明
- 2024字
- 2025-05-10 13:15:04
马良在铁匠铺蒸腾的热气中,巡视一圈。目光扫过墙上可拆卸式的犁辕,后颈泛出热汗,浸透衣领。
马谡凑近兄长耳畔,声音压低:“犁具如此犀利,兵器锻造肯定更胜一筹,刘琦公子岂会甘居一隅?四哥,这是狼子野心!”
马良喉间苦涩翻涌,叹道:“主公遣我等迎公子归荆州……今遭此变局,某如何复命?”
马谡按住兄长颤抖的手腕,急声道:“若纵其坐大,待刘琦公子整岭南兵粮,荆南门户危如累卵!必速归禀报皇叔,揭破刘琦公子的图谋!”
马良咬牙点头:“我要再见刘琦公子,如果劝不动,我对主公也有所交代。今若就此归返,我实难甘心。”
他沉吟有顷,复将拜帖递与门吏。半刻之后,于县衙偏厅得见郭表。
“两位又要见公子?”郭表掸了掸衣袖,“真是不巧,公子天未亮便去了南亩,查看两季稻的晚熟情况。”
“查看稻熟?”马谡冷笑,“倒像是要紧的事。”
郭表脸上的笑意,骤然凝固:“足下是在质疑公子?荔浦军民不分,农闲时练兵、农忙时耕种,乃是公子定下的规矩。刘琦公子想去哪里,还需要向你们报备不成?”
马良忙按住弟弟肩膀,向郭表长揖:“舍弟鲁莽,还望先生海涵。某确实有军国大事,需当面向公子请教,事关荆州与荔浦的长远大计。”
郭表冷笑,将拜帖纳入袖中,道:“知道了,待刘琦公子归来,某自当转达。汝等最好安分守己,莫要生事。”
兄弟二人出县衙时,暮色已漫过街巷。两名甲士抱刀经过,议论声飘来:“新刀轻两斤,出刀省力,就是不够分配……”
马谡猛地驻足,盯着甲士腰间环首刀。荔浦耕者有犁,战者有刃,渐成气候了。
“刘琦公子太气人!”马谡眉头一皱,“真以为荔浦能挡荆南铁骑?”
马良叹息:“待面见公子再作计议,切勿轻下断言。”
两名士卒继续细碎低语着:“刘琦公子在校场……新刀……就是好用,能断藤甲!”
马良与马谡对视,皆从对方眼中看到被欺骗的惊诧。刘琦公子根本没在南田,而是在校场练兵,郭表说谎了。
“必须立刻离开荔浦!”马谡压低声音,“再不走,怕是要被当成细作囚禁!你我若困在此处,如何向主公复命?”
“幼常……”马良甩袖压低声音。
马谡打断:“割据岭南、私蓄军备、蒙蔽百姓——哪一样不是反迹?”
马良垂眸不语。
“去见大哥。”马谡拽住他往马玄居所走,“再晚,连他也未必能护住我们!”
“幼常何出此言?”马良终于开口,“公子待我等以礼,岂会行此小人之举?”
“以礼?”马谡冷笑,“那为何处处派人监视,四哥若不走,我自去寻大哥!”
马良疾行随至,叩开马玄院门,檐下灯笼次第挑亮。
马玄正在筹备明年的屯田册,不禁问道:“可是出了何事?”
“我们要回荆州。”马谡直入主题,“刘琦公子既不肯归心,留在荔浦也是徒劳。大哥若念手足情,便助我等出城!”
马玄握笔的手微微发抖:“为何这么突然?”
马良按住弟弟肩膀,向长兄一揖:“幼常心急,望大哥莫怪。我等既知公子无意归荆,自当尽早复命,不想让大哥为难。”
马玄望着二人:“按例要向公子报备。”
“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得主?”马谡皱眉,“大哥在刘琦麾下,竟连这点体面都无?”
“不是体面,是规矩。”马玄声音平静,“荔浦的规矩,是凡事有章可循。”他转向马良,“季常,可愿陪为兄小酌?”
酒过三巡,马良忽然开口:“大哥真觉得刘琦能成大事?”
马玄望着弟弟,忽然放下茶盏:“季常,你眼中的世道如何?”
马良深思:“自黄巾之乱起,神州鼎沸,民坠涂炭。”
马玄嘴角微微上扬:“可你看荔浦,百姓夜不闭户,粮仓不空。”
马良喉头动了动:“那是刘琦公子据岭南之险。”
马玄坦荡一笑:“非关地势,曲辕犁改良自,可犁地省力两三成;筒车引水灌溉,使旱地变良田;竹纸工坊年产百万张,让寒门子弟读得起书。更不必说两季稻推广,亩产从不足两石增至三石。”
马谡拍案而起:“即便如此,皇叔仁义布于四海,岂会输于刘琦公子?”
“皇叔确是仁义之主。”马玄磊磊落落,没有否认,“但皇叔奔波半生,可曾让哪处百姓像荔浦这样,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
马谡欲言又止,不知道说什么,才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芋头推广时,百姓嫌其形陋。”马玄续道,“公子便命厨子做芋头酱,亲自沿街分给孩童。如今荔浦家家户户种芋头,灾年可当半年粮。这些实事,比之皇叔振臂一呼的仁义,或许不够响亮,却能让百姓实实在在活下来。”
马谡哑然,忽觉喉间苦涩。他原以为荔浦是暗藏兵戈的割据之地,此刻才惊觉,这里分明是用犁头与竹纸、用汗水与稻穗,在乱世中硬生生辟出的一片活路。
他隐约明白,为何兄长会选择留下。比起追逐漂泊的仁义大旗,眼前这种“让百姓站着活下去”的坚守,或许更接近乱世里的真正王道。
席间烛火摇曳,马玄望着两个弟弟:“世人总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民心究竟是什么?是让百姓手里有粮、肚里有食、眼里有光。”
马谡盯着兄长掌心的老茧,想起白天看见的场景。他喉间发紧,想起自己曾暗揣的“狼子野心”之说,莫非真像个笑话?
“公子还准许百姓在陂塘养鱼,”马玄夹起一筷鱼肉,“这些实在事,比千军万马更得人心。”
忽有亲卫禀报:“公子允了两位使者明日返程。”
马玄笑着举盏:“幼常可还有疑虑?”
马谡突然起身长揖至地:“愚弟心胸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