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护牙齿从了解它们开始

我们口腔里的牙齿都叫什么名字?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我们不妨主动了解一下我们的牙齿,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爱护它们。

如果没有先天缺牙,也没拔过牙,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28颗恒牙(不包括智齿),牙齿是人体中数目最多的器官。这些牙齿在我们的口腔里排成弧形的一列,称为牙列。牙列完整才能高效咀嚼食物。

如果因为牙齿疾病导致要拔除一颗牙,牙列就不完整了。缺牙后如未及时修复,缺失牙两侧的牙以及对颌牙就会发生移位,影响咀嚼效率。一般情况下,需要制作义齿(就是假牙)来恢复完整牙列的咀嚼功能。目前种植修复的发展日新月异,比活动义齿使用起来更方便,但再完美的种植牙,也不能达到与自己的天然牙一模一样的功能和感受。所以,守护健康的天然牙至关重要。

我们还有一颗特殊的牙,叫智齿,也叫立事牙。它是从中线往后数的第八颗牙。人类从古猿进化到现代人,颌骨变得越来越小,智齿的存在空间也在减少。经观察,现代人的智齿可以分为以下4 种情况:①根本就没有长智齿。②有智齿,但它们埋在骨头里没长出来,对其他牙齿和口腔咀嚼功能没有任何不良影响。③有智齿而且位置正常,没有歪斜,可以正常萌出、正常使用。④智齿歪斜,顶住了与它相邻的第7 颗大牙的颈部,导致智齿不能完全萌出,只能露出一小部分。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认真清洁智齿,就会出现智齿与第7 颗牙齿之间食物嵌塞、牙周肿痛、牙齿龋坏等问题。这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智齿拔掉,以免前面的第7 颗牙龋坏。

每颗牙齿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昵称

去医院看牙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说切牙、尖牙、磨牙。这些名称是指第几颗牙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切牙与门牙

上、下颌牙最靠中间的4 颗牙称为切牙,共8 颗。它们呈铲形,负责切断食物,根据位置又分为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及下颌侧切牙,上下颌各2 颗,俗称“门牙”。

2.尖牙与犬牙

侧切牙往后,在口角处的牙叫尖牙,上下左右共4 颗,呈锥形,能刺穿和撕咬食物,俗称“犬牙”。排列不齐突出的尖牙也称为“虎牙”。切牙与尖牙统称为前牙。

3.前磨牙

尖牙再往后的一颗像小花蕾一样的牙齿为前磨牙,按前后顺序称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上下左右共8 颗,协助前后牙齿发挥作用。

4.磨牙

第二前磨牙再往后数,面积较大并呈方形的牙齿称磨牙,按前后位置分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负责研磨食物,俗称“后槽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故统称为后牙。

5.智齿

有些人会长第三磨牙,俗称“智齿”,因为它一般是在18 岁成人之后萌出,代表着拥有了一定的智慧,所以给它起了“智齿”这个名字。

牙齿的基本结构

牙齿的基本结构包括牙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

牙冠大部分显露于口腔,也是张口时我们自己能看到的牙齿部分。牙根埋于牙槽骨中,是牙齿的支持部分。牙冠与牙根的关系就像是树干与树根的关系,树根(牙根)深埋在地下,土壤(牙槽骨)包绕树根(牙根),使树根(牙根)能支撑高大的树干(牙冠)。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医学上称为牙颈。

如果把牙齿纵向剖开,可以见到牙齿由三层硬组织和一层软组织组成(图1-3)。牙齿最外层是牙釉质,牙釉质是构成牙冠表层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牙体组织中,也是全身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层、色泽较黄的硬组织。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要部分,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牙本质内层有一空腔,冠部称为髓腔,根部称为根管。牙髓是充满这一空腔的软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俗称“牙神经”。

图1-3 牙齿的结构

牙齿健康的标准

1.牙齿健康的四要素

什么样的牙齿是健康的呢?我们一起来对照四个要素,检查一下我们的牙齿吧。

健康的牙齿需要符合以下4 个标准。

(1)形状、颜色正常。

(2)排列整齐。

(3)没有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患。

(4)上下颌牙的咬合关系正常。

符合这4 个条件就可以认为牙齿是健康美观的。我们在家就可以对牙齿进行健康检查。

当我们洗漱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牙齿是否有问题。

(1)刷牙时刷毛上是否有血迹。

(2)漱口时水里是否有血色。

(3)咀嚼食物时食物上是否有血迹,如苹果、雪糕等。

(4)照镜子时,看看牙龈是否发红或肿胀。

(5)牙齿咀嚼时,是否感觉松动、咬物无力。

(6)进食冷热酸甜的食物时,是否有牙齿敏感症状。

(7)刷牙时可以看看牙龈和牙缝里是否能看到深色牙石或牙渍,尤其是下颌前牙内侧。

(8)手掌放在嘴前哈气,闻闻是否有口气或口臭(不要在刚刷牙后进行)。

如果发现自己的牙齿出现以上症状,或者有其他的不舒服,应该尽快到口腔专科医生那里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口腔里还有很多隐蔽的问题,比如邻面龋、咬合关系异常等,自我检查很难发现,所以需要我们每半年或一年,到专业的口腔医生那里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做到预防为主,如有问题则早发现、早治疗。

2.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标准和“8020”计划

口腔健康不仅是指牙齿健康,还包括牙龈、牙周、口腔黏膜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牙齿健康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牙齿清洁。

(2)无龋洞。

(3)无疼痛感。

(4)牙龈颜色正常。

(5)无出血现象。

“8020”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 年提出的“口腔健康8020 计划”,是指我们在80 岁时,仍能保存至少20 颗自己的天然牙齿,即功能牙(能正常咀嚼食物,又不松动的牙)。我国在2008 年爱牙日提出了中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的“8020”目标,这也是所有中国人在牙齿方面的总目标。

2017 年9 月,我国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国人民口腔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儿童仍是龋病高发人群,儿童患龋率持续上升,5 岁儿童的患龋率高达70.9%。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还需进一步改善,35~44 岁人群的牙龈出血率达87.4%。

2022 年世界口腔健康日的主题是“为口腔健康而自豪”。我们所有人,包括普通老百姓以及口腔从业人员,仍需为口腔健康而努力奋斗。

目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认为“人老了,掉牙很正常”。事实上,如果我们有正确的牙齿保护意识,掌握了正确的牙齿保护方法,定期进行牙齿维护,有牙病早治疗,到80 岁时,完全可以有20 颗以上有良好功能的天然牙齿。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8020”的目标!

(文艺 陈小贤 王莹 刘峰 王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