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要我为你们当内应?!”
高参瞳孔放大,难以置信。
“你们难道是想让我被折磨死不成!”
“朝廷对待叛徒,可是分外残忍!”
元廷对待治下的世家大族,格外宽松。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叛徒。
如果让元廷知道,高参当了义军的内应,必然会给家族带去灭顶之灾!
高参宁死也不愿意当内应,闭上眼睛道:
“你们不如直接杀了我!”
李平安对此很有经验,知道他到底在怕什么。
“义军的选择不止你一个,我可以明确告诉你。”
“你的同僚之中,已经有人答应了我们当内应。”
“至于是谁,我不会告诉你。”
“义军既然让你们当内应,就有办法消除元廷对你们的猜疑。”
李平安接着道:“若是你答应回去,不仅不会被猜疑,我们还能送你一场大胜,让你平步青云!”
义军如今的主要敌人,还是坐拥天下的元廷。
元廷宛若一个全身带伤的巨人,义军只不过是他脚下的蝼蚁。
蝼蚁想要吞巨人。
就不得不知道巨人接下来的动向。
李平安早就想在元廷内部安插自己人,只可惜一直没能成功。
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对元廷文官武将进行策反。
这次能够捞到高参,已经是意外之喜!
“义军当真能让我不受怀疑,平步青云?”
高参眼神晦涩不定,询问道。
好死不如赖活着,高参也不想死。
而且元廷显然是一艘快要沉没的巨轮,最后一个能够执掌这艘巨轮的脱脱丞相都被流放,高参也不看好元廷能够平定叛乱、再次中兴。
暗中投靠义军,两头下注,不失为明智之举。
李平安从他的称呼变化中,就明白他已经心动了。
此前高参可是一直称呼义军为乱臣贼子!
“当然!”
“只要你陪我们演一场戏,就能获得军功,返回扬州后加官进爵不成问题!”
战船缓缓停靠在江边瓜州码头。
一位银甲将军大踏步走到战船甲板上,身上血迹都还未干!
“大哥!”李平安转头惊喜道:“你竟没有连同粮船一同回去!”
李文忠大笑道:“听闻你把扬州城给炸了,还抢了他们的一大批战船,我特意留下来看看!”
刚抢来的十几艘战船,都是元廷刚刚拨款,新造没多久的楼船巨舰。
甚至有几艘战船上,还装备有如今非常稀有的铜炮!
每一门铜炮,都要耗费数千斤的铜。
在如今,铜可是能直接当钱用的!
光是这些铜料,就价值数十万石粮食!
如果不是战船停靠在扬州东关的码头内休整。
李平安想要俘获这么多大型战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想要在水战中,打败这些战船,更是要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损失!
现在却几乎是零伤亡,就俘获如此多的战舰。
对义军而言,拥有舟师意义重大!
有了舟师,意味着李平安可以控制长江,可以和江南的朱元璋兵马,进行更加深入的军事合作!
兄弟二人,肆意交谈着未来如何利用舟师,在长江南北纵横。
全然无视了地上还躺着一位元军的将领。
高参内心翻江倒海,没想到眼前这群反贼竟然已经有了如此野心!
“我愿为义军内应!”
高参下定决心,大声对李平安道:“还请这位先生,教我该如何做!”
做内应,就好像人下海一样,初始还有些忐忑,但很快就能心安理得起来。
“哦?”
“你答应了?”
李平安一脸笑意,望着高参道:
“虽名为内应,但你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
“只要将衙门的公文,每份都抄送一份给义军就好。”
“除此之外,不需要你多做什么。”
高参愕然,他原以为义军要自己做内应,是为了打仗的时候,让自己临阵倒戈,给元军背后一击。
或者是让自己刺杀元廷高官。
没想到仅仅是让自己抄录些许公文!
高参并不觉得朝廷下发的公文,会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情报战,对高参而言属于闻所未闻的领域。
高参松了口气道:“若是如此,那倒是简单,我回去之后,便可让人抄录了,给义军送过来!”
“不过,义军打算如何让我获得军功?”
“继而加官进爵?”
李平安微微一笑,指了指岸上的一堆尸体道:
“这些都是将军你斩获的敌军首级。”
“如此之多,足够你向上再升一级了!”
李文忠闻言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何李平安要让自己留着瓜州守军的尸体!
原来是为了给人当军功!
“难怪阿弟,让我留着这些人的尸首。”李文忠不禁说道
军队之中,不管何时,大多是以斩获首级的多寡来计算功勋。
除非是先登、陷阵之类特殊战事。
李平安说道:“大哥,死人有时候可比活人还要好用的多!”
“尤其是这种时候!”
李平安给高参规划了非常完美的回归剧本。
城墙破损之后,高参率兵追击贼人,击破贼人军阵,斩杀无数,最终大胜而回!
至于高参的兵马,义军也早就做了准备,在另外几艘战船上等着他。
只要高参愿意回扬州城内,给义军当内应,他们也将跟着一起回去。
当然,也有人听闻过义军的事迹,不愿意再为元军卖命。
想要加入义军。
这类人,李平安直接将他们安排为战死。
反正两军交战,死亡是常有的事情。
元人也不太在乎汉军的死活,多死一些说不定朝廷还更高兴一些。
毕竟能少发一份军饷。
半日之后,高参率军携带大量斩获的首级,返回了扬州城内。
原先躲在总管府内避战不出的扬州路总管黑的火不花,在得知高参斩获大量贼人首级后,大喜过望。
亲自接见了高参,并且罕见夸奖了高参几句!
若是从前的高参,说不定还会隐隐骄傲。
高参看着眼前肥胖如猪的总兵,却感觉分外不适。
尤其是想起李平安关于华夷之辩的话。
心头更是沉甸甸的。
“有高将军在,扬州城定可高枕无忧!”
黑的火不花,拍着高参肩膀,仿佛两人亲若兄弟,欣喜道:
“我一定为高将军,向朝廷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