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雁落寒潭影成双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1888字
- 2025-04-20 22:57:52
寒山寺的晚钟惊起一群归鸟,灰衣少年跪坐在青石阶前已有三日。檐角铜铃在暮色中摇晃,住持老僧终于推开禅房门扉,枯枝般的手指拈着半片枫叶。
“师父,弟子不明白。“少年声音像被秋风揉碎的枯叶,“三年前她转身时分明说会回来,为何昨日却在集市与旁人共撑纸伞?“
老僧将枫叶放在石阶裂缝间:“且看这落叶。“
少年低头,叶片正在石缝中打着旋,迟迟不肯落地。老僧突然抬杖轻点,叶片倏然坠入缝隙深处:“可曾见它挣扎?“
“自然挣扎过。“
“挣扎时叶片离树几尺?“
“约莫七尺有余。“
“此刻离树几里?“
少年愣住。山风掠过庭院,卷起满地金黄,远处传来雁阵哀鸣。
“去后山寒潭汲水罢。“老僧转身走向佛堂,“取那支缺口的陶罐。“
潭水映着少年憔悴面容,水面忽然掠过雁影。他仰头望去,只见孤雁在同伴旧巢上空盘旋,翅膀拍碎云絮,却始终不肯降落。
“它为何不南飞?“身后传来老僧声音。
“许是在等去年同巢的...“
话音未落,老僧突然掷出手中陶罐。缺口陶器击碎水面倒影,惊得孤雁长唳而去。水面涟漪中,少年看见无数碎片映出千百个自己。
“施主看这陶罐。“老僧拾起残片,“三日前它盛过新茶,两日前装过灯油,此刻却连半瓢清水都存不住。“苍老手指抚过裂痕:“执着于完满的,往往最先破碎。“
少年指尖触到冰凉潭水:“可思念如这寒潭,越是冰冷越是...“
“且随老衲看场法事。“
佛堂内烛火摇曳,居士们正在超度亡魂。老僧突然吹灭所有蜡烛,黑暗中唯有供桌铜镜泛着微光。
“施主可见镜中烛影?“
“烛灭则影消。“
老僧点燃半截残烛,镜中却映出整支蜡烛:“镜中烛比真烛完整,可曾真正燃烧?“火苗突然爆出灯花,镜面顿时遍布裂纹:“执念越深,照见的越是虚妄。“
少年望着满地碎片,忽然想起集市上那柄纸伞。伞骨分明完好,伞面却破了个窟窿,漏下的雨滴正打在她新绣的并蒂莲上。
深夜雨声渐密,老僧带少年来到后山古松下。虬结树根间卡着半枚铜钱,青苔已爬上“永乐“二字。
“二十年前有对夫妇在此祈愿。“老僧摩挲着铜钱绿锈,“男子进京赶考前,女子将铜钱掰作两半。“
雨滴顺着松针坠落,在石板上凿出细小坑洞:“十年后男子衣锦还乡,发现女子早已嫁作他人妇。他疯癫间将半枚铜钱嵌进树身,如今另半枚...“老僧指向西方,“正在三十里外尼庵的功德箱底。“
少年伸手触碰铜钱,冰凉的铜锈沾满指腹:“既已互不相欠,为何还要...“
“你看这松树。“老僧杖击树干,陈年松针簌簌而落,“可曾被二十年前的铜钱伤过分毫?“月光忽然破云而出,铜钱在树影中泛着幽光:“挂碍是挂碍者的囚笼。“
五更天时,少年在藏经阁发现卷残破画轴。画中女子在桥边回首,衣带却被风吹向相反方向。题跋处墨迹漫漶,唯剩“多情自古空余恨“半句。
“此画原该配首七言绝句。“不知何时出现的老僧轻拂画上积尘,“后半卷在城东当铺的故纸堆里。“
少年想起昨日在城门看见的告示,新科状元正在悬赏寻找儿时定亲的信物。而护城河畔,有位老妇常年摆着卖不出去的鸳鸯荷包。
“师父,若早知...“
“且看这画中桥。“老僧指尖停在女子裙裾处,“三十年前是木桥,二十年前改石桥,如今已是铁索桥。“阁外传来晨钟,惊起画轴上的尘灰:“施主执着的是哪座桥?“
雪落满山时,少年在寺门前堆了个雪人。老僧将两颗黑曜石按进雪人脸庞:“像极故人。“
“不像。“少年突然推倒雪人,“她左眼下有颗泪痣。“
老僧笑着指向雪堆:“施主且看。“融雪处露出深褐泥土,竟真有点朱砂似的红渍。少年俯身细看,不过是片冻僵的枫叶。
“今晨扫雪时,老衲在此处洒过朱砂。“老僧将残雪扫入梅林,“执念如雪,堆得再真,终要化去。“
梅香暗浮的黄昏,少年在碑林发现块无字残碑。青苔覆盖的碑座上,刻着“未成眷属“四字,却被某任住持用凿子改成了“已成因果“。
“此碑原该立在三十里外。“老僧抚过斑驳刻痕,“当年运送途中,骡马在寒潭畔徘徊三日不肯前行。“暮色中,残碑影子渐渐拉长,竟与旁边功德碑严丝合缝。
少年突然大笑,震落梅枝积雪。他想起昨日扫塔时,在第七层看见的铜镜里,自己左眼下不知何时沾了香灰,恍若故人泪痣。
除夕夜,少年将珍藏的翡翠簪投入香炉。老僧拨弄炉灰时,簪子已与香骨融成琉璃状结晶,在火光中流转着奇异光彩。
“施主可知'情'字何解?“老僧突然将火钳递来,“左边是心,右边是青。心若蒙尘...“
话未说完,火钳已坠地。少年望着掌心灼痕,想起那年上元节,她提着走马灯转身时,灯影在墙上投下的“情“字,最后一笔正拖成长长的泪痕。
春分那日,少年接过老僧递来的斗笠。山门外桃花纷飞如雨,他忽然驻足:“师父,若有人此刻回头...“
老僧折下桃枝插在寺墙裂缝中:“你看这花枝。“少年抬头望去,只见桃枝斜插处,恰有群蚁正衔着花瓣建造新巢。去年被风雨摧毁的旧巢残骸,早已化作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