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5.汉之英藩中山靖王刘胜

喜欢三国的朋友一定对中山靖王刘胜耳熟能详,因为刘备出场总是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强调自己作为汉室宗亲的身份,这一身份背景在刘备的政治生涯中起了重要作用,成为他号召天下,建立蜀汉政权的重要资本。而这一关联又进一步提升了刘胜的历史知名度,这对祖宗和后代CP可谓是相互加持。刘胜一生享受过无尽的荣华富贵,也经历了“七国之乱”的血雨腥风。有人说他“乐酒好內,不堪任藩臣”,也有人说他“优于文辞,为汉之英藩”(即汉朝的杰出藩王),那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刘胜是景帝第九个儿子,景帝前元三年受封为中山王。后元三年,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武帝刚即位,大臣们讨论吴楚七国判乱的教训,多数大臣为晁错被杀打抱不平,都说诸侯国占有的土地太多,过于强大,应该加以限制,并列举诸侯王僭越、作恶的许多例子。而刘胜认为景帝把自己的至亲骨肉封为诸侯王,给他们封地,使他们犬牙交错,就是为了让他们盘根错节,拱卫朝廷。现在的诸侯王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却被朝廷大臣百般挑剔,有关部门吹毛求疵,逼迫诸侯国的官员指证他们的国君,认为诸侯王很冤枉。

武帝建元三年,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中山王刘胜、济川王刘明到长安朝见皇帝,武帝设宴招待,刘胜听着席间的音乐,哭了起来。武帝问他哭什么,刘胜回答:

臣听说,悲伤的人听不得抽噎的声音,忧愁的人听不得叹息的声音。所以高渐离在易水上击筑,荆轲低头难以咽食;壅门子鼓琴吟唱,孟尝君为之悒悒不乐。如今,臣内心郁结很久,听到这微妙的琴声,忍不住热泪涟涟。

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所以文王也曾被囚禁羑里,孔子也曾经受困于陈、蔡。庶民流言,不敢不忌惮,诽谤累积,也能使诸侯王受到伤害。臣远离京师,身单力薄,岂敢妄行嵯峨。然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翮飞肉。罗网密布,臣惊恐只想躲避;忧伤愤懑,潸然而涕泪交流。

臣听说,白天阳光明媚,幽暗处也能看清东西;明月高悬天际,蚊虫也能看得明白。可是如果彤云密布,白天也会昏暗无光;尘埃覆盖天空,泰山也会难以辨清。为什么呢?因为被物体遮蔽。现在,臣壅塞在封国,不了解外面的情形,而制造谄言的恶徒群起谗毁。路途遥远,朝臣对藩臣的诽谤臣时有耳闻,为此暗自伤心。

臣听说,土地庙的老鼠不能用水浇灌,住所的老鼠不能用烟熏蒸。为什么呢?因为怕毁坏屋子。臣虽然微不足道,也是皇室宗亲;虽然不足挂齿,也是朝廷藩臣,是皇上的至亲骨肉。而今,朝廷大臣连较远的亲戚也不是,但谏言的分量很重,他们把持朝议,朋比为奸,使宗室疏远,骨肉间的亲情淡漠。这就是伯奇那样的孝子也会逃离,比干那样的忠臣也会被剖心的原因。《诗经》上说:“忧心如焚,心如刀绞;仰卧叹息,催我衰老;郁闷忧伤,思虑彷徨。”这便是在说臣下。

这就是著名《闻乐对》,刘胜引经据典,借古喻今,向武帝表达自己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情。表明自己虽然远离是非,但是众口一词,足以让他死上千万回。面对这种无力扭转的局面,除了苍天可鉴之外,毫无其他澄清的办法。《闻乐对》通篇文辞雄壮,条理分明,充斥着一股文人式的悲伤,但背戚哀婉之余又不乏贵胄之气。里面有许多成语流传至今,如众喣漂山,指众人吹气可以使山漂移;聚蚊成雷,指众多的蚊子聚集在一起,嗡嗡之声就像雷鸣;朋党执虎,比喻小人结党营私,危害正义事业;十夫桡椎,十个人的力量能使锥弯曲,比喻人多力量大;丛轻折轴,指即使是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会使车轴折断;羽翮飞肉,指鸟的羽毛扇动翅膀,可以使身体飞翔,比喻集轻微之力可撼举重物…

刘胜的说辞深深触动了汉武帝,他开始反思,应该如何对待宗室。武帝下令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的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诸侯王的待遇,强调皇室宗亲间的亲情,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得以暂时缓解。刘胜也因此声名大噪,被誉为汉之英藩。

但刘胜不仅仅有才华,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生育冠军,以拥有120几个子女成为一代传奇,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