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汉语教学资源研究的新认识

回顾近十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教学资源的研究有长足的进步,也有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认清形势,有助于在世界教育技术的大发展时期,为汉语教学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一)更新资源观念并审视已有资源建设状况

技术的应用使教学领域产生了诸多变化,也导致了资源观的变化。比如,教学主体的呈现,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参与者,并逐渐发展至资源或化身为智能教学系统;教学不在实地实施,而通过网络形式在虚拟环境下发生。以资源支撑和促进信息化教学,通过资源建设引领外语学习的革命,这些前沿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正确地认识资源,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信息时代教学和学习的开展,促使我们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去深化对资源的认识,甚至重新认识资源的性质、形态和层次等概念。按照这样的认识,一切可被汉语学习利用的、有利于促进学习的资源都可以称为汉语教学资源。

对已有的汉语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梳理,积极调整资源研究的方向,有助于实现信息时代的资源驱动的语言教学。从已有文献我们了解到,已有的资源研究类别繁多,这些资源都有继续建设的必要。

相比之下,对教学软实力资源的研发和对学习分析资源的研发,属于真空地带。举例来说,基于交互反馈的汉语二语习得语料库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汉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另外,也应重视基于教学或学习理论研究的语料库建设,这类语料库目前尚属空白。未来,汉语本体语料库、汉语学习者母语语料库、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将与汉语教学和学习信息库贯通,构成汉语资源系统,共同为汉语学习服务。

(二)对资源建设的理论及方法和手段进行变革

在信息化教学时代,网络平台上不仅产生了教师使用的本体语料(库),也产生了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库),还有学习者背景信息、语言教学和学习行为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应该大力开展对这些资源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反馈于教学系统的研发。

从理论上看,教学资源的研发要扎根汉语教学和学习的规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以往的教学系统,缺少学习分析数据,导致教学软件系统的设计无所适从,交互和反馈功能开发也无从参照,因而无法具体地将学习过程控制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也就无法产生理论上应有的学习绩效。从实践上看,教学资源的研发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数据获取到深度学习,都需要对资源建设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变革,应着手研究基于网络大数据平台自动搜集、挖掘、识别和集成语言学习数据的各类工具,以及自动进行各类教学与学习信息标注的软件工具。未来有望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系统地挖掘各类信息,并把这些知识体系融汇到教学系统设计中,按需推送给学习者,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服务。

(三)借鉴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解决资源研究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汉语资源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涉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目前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与加工大多遵循传统方式,无论是目标还是方法,从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创新和突破,已有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二三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借鉴,如平衡性和代表性等问题、计算机自动标注问题。这些是语料库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共性问题,可是诸如此类的汉语中介语中文信息处理问题很晚才开始讨论,这实在是一个失误。事实上,中文信息处理很多方法和技术在汉语教育技术中都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建设资源的重要目的是共享并产生应有的效益,因此标准是资源的生命线,也是教学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由来已久的课件重复制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有了科学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教学应用就有了依托;而参考标准所建设的资源和加工的信息,便会更具科学性。

当然,面向汉语教学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重点应放在解决和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问题上,解决好个性问题。例如,汉语语法偏误的自动识别、汉语中介语语音识别和汉语学习者汉字手写识别等问题。

(四)在教育技术视野下审视已有资源研究的状况

若在由教育技术定义所构成的框架下看待近十年来汉语教学资源研究的文献就会发现,已取得的有关资源研究的成果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找到相应的位置,而在这一框架下所看到的研究的“强项”(文献数量多)或“弱项”(文献数量少),有可能(不是绝对)是已有研究成果丰富之处,以及不足或研究进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一切有关汉语教学和学习资源建设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属于汉语教育技术领域的工作。

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扩展和深入,对资源的研发也将全面而深入地开展。特别是面向未来的教学,资源既是表层的应用对象,又是实际推动教学和保障教学的基础。在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下对汉语教学进行研究,正是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目标和任务。汉语教学资源在新时期的汉语教学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本篇“综述”以“汉语教学资源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为题发表于《语言文字应用》2018年第3期。

2 参见崔永华《试论后方法时代的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

3 参见李泉、金香兰《论国际汉语教学隐性资源及其开发》,《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

4 参见张宝林、崔希亮《“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的设计理念》,《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期。

5 参见北京语言大学“外国学生错字别字数据库”课题组《“外国学生错字别字数据库”的建立与基于数据库的汉字教学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4期。

6 参见曹文、张劲松《面向计算机辅助正音的汉语中介语语音语料库的创制与标注》,《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4期。

7 参见焉德才、胡晓清《基于偏误反馈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信息库建设》,《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

8 参见彭炜明、宋继华、赵敏《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语法资源库建设》,《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8期。

9 参见周小兵、薄巍、王乐、李亚楠《国际汉语教材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第1期。

10 参见曹贤文《留学生汉语中介语纵向语料库建设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第2期。

11 参见柴省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生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

12 参见卢伟《国外汉语师资远程培训网络资源建设》,李晓琪主编《汉语教学学刊》(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 参见黄伟《多模态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刍议》,《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3期。

14 参见郑艳群《语料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透视》,《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第1期。

15 参见张宝林《关于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模式的再认识》,《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第1期。

16 参见肖奚强、周文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的全面性及类别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3期。

17 参见刘长征、张普《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的多元化与动态更新》,《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2期。

18 参见施春宏、张瑞朋《论中介语语料库的平衡性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第2期。

19 参见郑艳群《多属性标注的汉语口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及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

20 参见王飙《中国大陆对外汉语视听教材评述与展望》,《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2期。

21 参见张璐、彭艳丽《基于影视作品改编的中高级汉语视听说教材语料难度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第2期。

22 参见王洁《计算机识别汉语语法偏误的可行性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1期。

23 参见邢红兵《基于语料库的词语知识提取与外向型词典编纂》,《辞书研究》2013年第3期。

24 参见卢伟《基于网络语料库的汉语分级阅读资源建设》,《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2年版。

25 参见刘鑫民《基于知识库的汉语语法学习系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第3期。

26 参见卢伟《基于WEB的对外汉语教材编著系统:理论依据与设计开发》,《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