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表妹张雪琴

“我们愿意出资一百个大洋,只求二位送我们到盐城张家!”

女学生张雪琴抛出重金对福贵二人诱惑着。

福贵二人听闻此话,惊讶的目瞪口呆。

黄杰转头看了看福贵,福贵也这般看着黄杰,虽然二人都没说话,但似乎从眼神中就交流了一番。

一旁的张雪琴见到自己开口一百大洋边让这主仆目瞪口呆,心中不免小小的得意,这不比身旁的同伴的一番空口白话要高明。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为利往,非亲非故别人为什么带一程,若非同伴还爆出被日伪军搜捕的事情,不然二三十大洋就足以让人心动。

张雪琴还是忍不住撇了一眼身旁同伴一眼,和个大傻子一样见到人什么都往外讲,得亏张家也有钱,不然非让人卖了也说不定。

“盐城哪个张家?”福贵不确定的问到。

“家父盐城商会会长张有权,家有千亩良田,猪马牛羊无数,苏省的高官显贵大多都相识,一诺千金。最疼爱的便是我这长女,若是将我送到张家,必定不会亏待二位的!”

“只要到了盐城地带,家中的组建的八百人保安团便能前来接我回家。”

冰雪聪明的张雪琴虽然有求于人,但介绍家境的时候,有意的夸大一些,捏造了一些。

就是有心通过言语来打消福贵二人尚未萌发的歹意,若是一般地主老财还能绑架女儿勒索敲诈一番。

但是张雪琴描述出来的,更像是一个有钱有权的军阀一般。

一般人听到,想必也能做出选择。好好护送张家小姐回家,不香吗?为什么要去冒着风险去做那些百害而无一利的事。

“这么巧?阿黄,你来给大小姐解释一下吧。”

福贵感觉太过于巧合,但大抵还是相信的。

“大小姐,我就是张家的马夫。这位是老爷姐姐嫁到康城徐家的少爷,福贵少爷也就是您的表哥!”

黄杰连忙下车走到张雪琴面前解释到。

“雪琴表妹,这都出了盐城八九十里地了,再回去反而容易撞上鬼子和二狗子的扫荡。不如先去表哥康城的徐家先,等到风头过去再回盐城!”

福贵也在一旁插话讲到,

“不可能,我张家四十多个仆人,我都见过,你这一脸伤疤的模样,我从未见过。你们是想诓我吧!”

“我不会跟着你们往康城去的,那里我人生地不熟,岂不是像案板上的肉一样,任人宰割了!你们走吧,我们两自己找条路回去。”

张雪琴并不认为有如此巧合之事,两个素未谋面之人,一个是张家的下人,一个是自己的表哥。

福贵将自己如何来盐城又见过舅舅外婆一经历讲了一遍,张雪琴依旧半信半疑。

突然福贵想起了临行前,舅舅张有权让自己转交给母亲的一封信,便转身进车厢的包袱里拿出那封信,对张雪琴说到:

“表妹,既然你觉得口说无凭。离开张家的时候,舅舅给了我一封信,让我转交给我娘的,但这些都是舅舅和我娘之间的私隐,可以给你看一下开头,舅舅的字迹你总认识吧!”

“若真的是父亲所写,我必定认得他字迹!”

福贵将信抽出,也不看上面写着什么,将信折了起来,只露出开头的一段话。

张雪琴看福贵拿出书信时,就信了七八分,毕竟证据都能拿出来了。

“姐姐安好,

当年父亲离世后,姐姐气恼我与有利兄弟相争,便一气之下从此不回娘家。弟弟思念姐姐久已,老母年事已高,无论夕日如何,还望姐姐……”

看完了书信的开头,张雪琴发现这还真是父亲的字迹,也不接打开看下去,窥探父亲和姑母书信,转身连忙和福贵表示歉意。

“不是我胡思乱想,主要还是不安心,觉得太过于巧合。我容貌如此倾城,怕你们二人是好色之徒见色起意!”

此话一出,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就连黄杰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意识到这是大小姐又捂住了嘴巴。

张雪琴聪明的通过一句玩笑话化解了刚刚尴尬的气氛,福贵当然也不会再提。

“这是我的同学李慕白,我们本来是跟着……”

原来新四军军部重建后不久,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大“扫荡”。

时机尚不成熟,新四军军部为了保存实力主动撤出盐城,向敌后的建湖、阜宁转移。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400多名师生分成两队。其中文学系、美术系为一队,戏剧系、音乐系和普通班为二队。向盐城西乡楼王庄一带水网地区转移。

这张雪琴和李慕白本来二队成员,队员大都是刚入伍不久的大中城市的学生,战斗经验、体力都较差。

凌晨时分出发转移,连夜赶路,免得被日伪军发现。可惜这群年轻的大学生低估这路途的遥远,高估了自己的体力,一路翻山越岭后,体力快速的消耗着

才走出区区几十里地,队伍里的学生,大多都已经精疲力尽,可距离安全地带还有好远。

无奈领队的老师们只能让学生聚成一团,原地休息先。几个身体强壮,还吃得消的男老师与男学生则出去寻找一个能遮风避雨之处。

最后找到了一个祠堂,师生们便在祠堂休整了一日。待到第二天凌晨,众人又出发连夜赶路。

一位女老师带着八个手里有枪的男学生作为战斗班在前面探路,然后队伍的中间则是这个团队中女生,最后又是另一个老师带着男学生殿后。

可是由于体力不支,前进的速度依旧很慢。在祠堂休整一天后,反而更多人因为前一日翻山越岭的剧烈运动引发了肌肉酸痛,这样一来反而走的更慢了。

队伍稀稀拉拉,蔓延出几百米来。

此次日伪军“扫荡”,采取分区“扫荡”、分进合击和包围迂回的战术,借助汛期河道水涨,特地从沪宁线敌占区调来百余艘汽艇,大量使用架设机枪的装甲汽艇(这种汽艇装有小型塔台,指挥员和机枪手在塔台内,既便于观察,又便于发扬火力,汽艇拉着木船)快速推进。

不幸的是,张雪琴与李慕白所在的的二队,在过桥的时候遭遇了沿河道搜寻而来的日军汽艇。

尽管当时的雾气很大,但是二队还是被日寇发现了,慌乱中张雪琴还看到有老师为了掩护学生撤退牺牲了。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张雪琴一路乱跑,只碰到了李慕白也不知道其他同学如何了?

再然后分不出东南西北的二人在芦苇荡里东躲XZ,最后跑了整整一天,累了就在地上躺着睡一会,再后来就碰到了福贵二人。

说起当时死去的老师和同学,张雪琴和李慕白的眼睛又红了起来,流下了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