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第三版)
- 史继刚 刘方健 赵劲松主编
- 1015字
- 2021-12-30 11:43:37
编者按
本教材原本是我们在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中国经济史”课程讲义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初版于2001年,再版于2010年。自第二版面世至今,又过去了十载。十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和经济史学的研究范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界有关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学术新成果也不断涌现;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被誉为“中国奇迹”的经济建设成就,以及新中国七十年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等都有必要在教材中予以体现。为此,我们决定在本教材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再次修订。
本次修订,对原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撰原则和基本框架均保持不变,只是在相关内容上做一些适当调整,主要反映在删除了原教材中的“港澳台殖民地经济”,增补了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部分内容。移除“港澳台殖民地经济”,主要是出于这几个地方在近代未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实际管辖这一考虑,而最近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也需要在教材第三版中有所体现。另外,我们还在每一章末尾列出了一些思考题以供教师和学生学习研讨。
教材的编写始终围绕“中国经济现代化”这一主线,采取专题概述的形式,以经济发展纵向演进的编撰方法来展现中国经济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和演进历程,目的是让学生从中领会、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向学生揭示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是如何从受人欺凌的贫穷落后中不畏牺牲、奋发图强地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由于本教材属于“简明”性质,所以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简单扼要、通俗易懂、结构紧凑、逻辑连贯。相比于同类教材,本教材特别突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色和经验教训总结,对经济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进行反思,更加强调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自身特点。
为了及时、准确地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传递给读者,在本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大量参考、引用了学界先贤的研究成果。作为本教材的编撰者,我们在对这些先贤表达由衷钦佩的同时,也对他们为我们编写和修订这本教材提供的各类参考和便利表示由衷感谢。事实上,我们不过是扮演了一个“艺匠”的角色:把各种不同的、分散的前人既有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逻辑架构,配置到合适的位置,潜心构思,精雕细琢。在这次教材的修订过程中,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专业的研究生李成、巩家磊同学在协助相关史料和参考文献的搜集、文字校对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对文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张岚编辑对本教材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很多辛劳,在此一并致谢。
编 者
2020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