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马邑

郭翁伯眼神躲闪,心虚的说道:“没有,没有,你们真想多了,我哪有什么事瞒着你们。”

莫负:“我听说,你最近经常往刘元府上跑,是不是?”

郭翁伯一惊,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莫负:“你去她府上干嘛?”

郭翁伯躲开莫负质疑的目光,随口说道:“也没干啥,就是和几个相熟的江湖朋友,去刘元府上寻乐子。她府中的新奇玩意,娱乐项目不是特别多嘛!?”

莫负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如果是去寻欢作乐的,那是你的自由,我也无权干涉。但如果你是跟卫绾一样,贪恋刘元府中美女的姿色,那就要留点心了。刘元此人,可不一般,朝中许多大臣都被她府中的那些美女勾了魂,从此不能自拔,指不定哪天就要栽大跟头。”

郭翁伯见莫负说的这么直白,只得老实交代:“姐,还真被你说中了,我还真的喜欢上刘元府中的一名歌姬,她叫尹珊。”

莫负:“你真的很喜欢她吗?”

郭翁伯:“真的喜欢,一天没看见她,我就浑身不自在。实在没办法,我现在天天想着各种法子进刘元的府邸,就是为了去见她。”

莫负:“尹珊有什么好,让你痴迷成这样?”

郭翁伯:“真要问她哪里好,具体我也说不清。不过,她是长得真好看,正好我又是个颜值控,我第一眼看见她,就喜欢上她了,觉得她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她就是我的命中注定。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吧。”

莫负轻轻叹了口气:“男的果然都是这么肤浅。”

郭翁伯回怼:“甭光说我,你要是长得不好看,我姐夫能看上你?”

莫负扭头望向王旭,王旭顿时慌了,连连摆手,满脸堆笑的说道:“怎么会!?我爱上你姐,不光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才情过人。我跟你姐的爱情,始于外貌,终于才华,绝对经得起考验。”

莫负一听,觉得可受用了,心里美滋滋的,一个人默默暗爽。郭翁伯听到王旭这一番求生欲极强的山盟海誓,差点没把去年的饭吐出来。

两日后,季布、李广、魏尚、王旭、柴奇领着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赴马邑。到了马邑后,他们就兵分两路,季布、李广、魏尚率领大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而王旭、柴奇则领着另一支人马,兵出代郡,预备截断勋育大军的归路。

另一边,聂壹的商队领着成群结队的牛羊,深入漠北,找到了栾弟稽粥。聂壹将这几百头牛羊献给了栾弟稽粥,趁着栾弟稽粥高兴之际,说道:“尊敬的单于殿下,这些牛羊只是见面礼,聊表我的一点心意,我还有更大的厚礼要献给您。”

栾弟稽粥顿时来了兴致,问道:“还有什么厚礼?”

聂壹毕恭毕敬的回道:“马邑物产丰饶,牛羊众多,是块宝地。我愿将马邑献给您。”

栾弟稽粥狐疑的问道:“我垂涎马邑这块宝地,确实很久了,却苦于汉军守备森严,迟迟找不到下手的良机。你一个小小的商人,无权无势,帐下没有一兵一卒,有何办法助我夺取马邑?”

聂壹:“虽然我一不是官员,二不是将领,无权无势;但我常年在大汉、勋育两地往来经商,为了自保,麾下可养了数百勇士。我与马邑县令霍仲孺是老熟人,随随便便就能接近他,将其刺杀。霍仲孺平素在乡间作威作福,老百姓早就对他积怨已久。我再让麾下数百勇士对马邑的老百姓进行威逼利诱,举城投降还不是易如反掌?!大汉的驻军离马邑还挺远,到时候,您只要先行一步,派大军提前赶到马邑,接管城池,那马邑所有的金银财宝、人口、土地、牛羊,就都是您的了。”

栾弟稽粥一听,欣喜若狂,连呼“妙计”。于是,聂壹与栾弟稽粥约好了夺取马邑之事。聂壹见栾弟稽粥已然上钩,不禁心中暗喜,正要向栾弟稽粥告退,走出大帐。突然,有人在背后喊停了他:“我有个疑惑,你一个的大汉商人,不愁吃不愁穿,在马邑当地混得风生水起,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为啥好端端的要背叛大汉,投靠勋育,还献计助单于夺取马邑?莫非你心怀不轨,是来行诱敌之计的?”

聂壹登时被吓出一身冷汗。聂壹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人一边发问,一边从帐篷的阴暗处缓缓走出来,而且竟然是个汉人。聂壹心下暗惊:“这人藏得真深,我与栾弟稽粥交谈了这许久,愣是没发觉帐篷内竟然还有这么个人。”聂壹定睛一看,这人竟是先前从大汉叛逃到勋育的卫绾。

卫绾的这一番质问,如同将聂壹推到了悬崖边上,空气中弥漫着怀疑、杀戮的气息。生死一线之际,聂壹一边扭头望向栾弟稽粥,一边在大脑中飞速运转。

当眼神与栾弟稽粥对上的那一刻,聂壹突然灵光一现,装作恨恨的说道:“别看我是个商人,每日里银子进帐无数,其实只是表面上风光。背地里,我的那些收入都被大汉官员吃拿卡要,吞没了不少。在大汉做生意,就像捉蛇,利润就像我拳头这么点大,风险却缠着满头满身。

前些日子,我去长安跑了趟业务,累得半死才赚了几十万。却被一个叫柴奇的官二代狮子大开口,硬是索要了我一百万两。我是日忙夜忙,一场白忙;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还把自己家底赔进去。我厌倦了这个世道,觉得留在大汉没有奔头,才不得已来投奔您。”

栾弟稽粥与卫绾听完,稍加思忖,就对聂壹的话信了七八分。栾弟稽粥当即召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马邑附近的武州塞,驻军观望。同时,栾弟稽粥派使者跟随着聂壹,先行出发进入马邑。聂壹猜出栾弟稽粥的图谋,他是想等自己杀了霍仲孺,才会进兵马邑。

于是,聂壹一抵达马邑,就趁着勋育使者疏忽之际,偷偷跑去与霍仲孺密谋。随后,霍仲孺杀死一名囚犯,并割下他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与此同时,霍仲孺隐匿行踪,瞒着众人躲了起来。准备妥当后,聂壹才在城门处张贴告示,告知全城百姓,霍仲孺已经被自己诛杀。

聂壹想出的这一串连环计,全部都是演给勋育使者看的。勋育使者果然上当,兴高采烈的回去向栾弟稽粥禀报:“霍仲孺已经被聂壹杀了。一路走来,马邑附近也没有汉军的踪迹。现在正是攻打马邑的大好良机。”

栾弟稽粥大喜,当即率领十万大军,向马邑挺进。沿途牛羊无数,栾弟稽粥看在眼里,美在心里,恨不得长上一双翅膀,立马飞到马邑。勋育大军来到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卫绾突然叫停勋育大军,并对栾弟稽粥说道:“单于殿下,此事恐怕有诈。我军不宜再向前,最好赶紧撤离。”

栾弟稽粥大惑不解,问道:“此话怎讲?马邑就在眼前,又有聂壹作内应,眼瞅着就要被我收入囊中,为啥叫我撤军?你觉着哪里不对劲?”

卫绾不慌不忙,指着漫山遍野的牛羊,对栾弟稽粥反问道:“这一路走来,牛羊成群,却不见一个人影,这正常吗?”

栾弟稽粥顿时警觉起来,问道:“你的意思是?。。。。。。”

卫绾:“按常理,主人放牛放羊,为了防止遭贼,都会在一旁好生看着。这一路过来,却一个人影都没见着,肯定有问题。我猜,这些大汉的老百姓,肯定是事先听到什么风声,才不得已舍弃了家里这些牛羊,提早跑路了。这些牛羊都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本钱,如果不是天大的事儿,他们哪里会狠得下心舍弃。”

栾弟稽粥越听越不对劲,问道:“莫非他们事先接到风声,知道我军要大举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