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大惊,赵歇也猛然从座位上蹦了起来,急道:“项梁如此神勇,怎么会被章邯灭了?你快快详细说来。”
于是,使者如实汇报:
项梁数度战胜章邯,非常得意,骄慢之气溢于言表。部将宋义劝他:“骄兵必败。如今,我军将士多有骄怠,而赵胡亥每天都在给章邯增派援军,我着实为您忧虑啊。”
项梁听了,不知悔改,只觉得扫兴,还打发宋义回去给楚怀王熊心报喜。宋义见到熊心,叹道:“项梁必败。大王您如果要派使者去犒劳三军,不妨延迟时日再出发,尚且可以让使者免遭一死。去得早了,反受灾祸。”
果不其然,宋义走后没多久,章邯再次故技重施,趁着夜色,命令属下让战马口衔木条,偷袭定陶。楚军大败,项梁也死于乱军之中。
赵歇等人听完,震怖不已。王旭连忙进谏:“如今,燕王韩广、叛将李良、秦将章邯环伺我军,我军岌岌可危。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夺回邯郸,诛灭李良,增加回旋的余地,尚可有一线生机。”
陈余也在一旁附和:“这些日子,我军又招揽了不少兵马,足以与李良抗衡。赵王您又深得赵国的民心,邯郸一战,必能马到成功。”
赵歇采纳了王旭、陈余的谏言,立即集结三军,亲征邯郸。没几日,赵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邯郸城下。李良早已布置好城防,严阵以待。张耳见邯郸守备森严,不禁皱眉:“李良善于用兵,邯郸城高垒深,恐怕难以攻取。”
众人正在苦恼,赵歇笑了笑,对众人说道:“我有办法,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邯郸。”
众人狐疑不已的问道:“什么办法?”
赵歇也不回答,而是策马来到阵前,对着邯郸城墙上的守军高喊:“我是赵歇,赵国先王的后裔。如今,我带着义军前来,就是想收复赵国失地。你们都是赵国故民,为何要背叛先王,跟着李良这个无耻叛徒,祸害自己的故国?”
邯郸城内的守军大多是赵国故民,听到赵歇的喊话,登时炸开了锅,窃窃私语起来。李良环顾左右,见情势不妙,怒喝道:“干什么!赵歇不过是个亡国奴,我才是你们的头儿。赵国的先王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你们还惦记他干嘛?都给我老实点,否则按谋逆罪处死。”
说完,李良不分青红皂白,当众斩杀了身边的两个守卒。其他将士本来就感念先王,心生动摇;又眼瞅着李良无故杀人,顿时群情激奋,众人一拥而上,擒住了李良。
赵歇等人在城外看的真切,只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随后,邯郸的守军打开城门,押赴着李良,向赵歇投诚。赵歇顺利夺回邯郸,并当众处决了李良。
两日后,赵歇等人正开着庆功会,突然探子急报:“不好了,章邯领着大军,杀奔邯郸而来。”
众人顿时慌了。赵歇当即撤去筵席,任命张耳、陈余为大将,领兵前去阻击章邯。几日后,赵歇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前线战报,突然收到邯郸守军的急报:“不好了,秦朝大将王文明受赵胡亥之命,领着大军已经杀到邯郸城下了。”
赵歇急忙召集兵马,仓促应战。王文明指挥着大股的秦军,猛攻邯郸。经过连番苦战,赵军不敌。赵歇只得领着众人,弃守邯郸,杀出一条血路,从北门突围而出。
赵歇等人正一路逃窜,突然身后追来一支人马。赵歇惊惧不已,哭丧着脸,说道:“我军连败,已是筋疲力尽。如今,追兵又杀来了,我们只能坐以待毙了。”
众人无奈,瘫坐在地上,眼睁睁等死。身后那支人马追到跟前,赵歇伸长着脖子,正要引颈受戮,却发现原来是张耳、陈余的部队。赵歇大喜过望,握着张耳、陈余的双手,激动的一边痛哭,一边说道:“我们被王文明的大军欺负惨了,一败涂地,邯郸城也丢了。想必你们是击退了章邯,赶来救我们的吧?还请两位将军再接再厉,带我们杀回邯郸。”
不料,张耳、陈余二人紧握着赵歇的手,同样是一边哭泣,一边说道:“章邯根本不是人,简直就是虎狼。我们被章邯的大军好一番蹂躏,折损了许多将士。我俩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我俩本来想逃回邯郸,向您求助。却不曾想,邯郸竟被王文明占了。我俩快马加鞭,只是想找到您。如今,兵败如山倒,就不要惦记邯郸了,我们还是逃到北边去吧。”
一路上,赵歇、张耳、陈余三人不住的哭哭啼啼,连夜逃遁至巨鹿城。
赵歇、张耳、陈余只顾着伤感哭泣,一应大小事务都办不了了。郭翁伯、王旭只得挺身而出,组织将士们布置城防。郭翁伯又让陈余驻扎在巨鹿城的北边,与巨鹿城互为犄角,以待秦军。
过了不久,章邯命令大将王文明、涉间分兵二十万,围攻巨鹿。章邯、司马欣自领大军二十万,驻扎在巨鹿城南边的棘原,筑起甬道,为王文明、涉间的大军护送粮草。
赵军死守巨鹿,伤亡惨重,张耳连忙派人向城外的陈余求救。不料,陈余见到秦军的浩大声势,竟然吓破了胆,不敢来救。过了好几天,张耳不见陈余的救兵,勃然大怒,派张魇、陈泽前去责备陈余:“张耳与您是生死之交,如今赵王与张耳危在旦夕,你拥兵数万,却见死不救,算是哪门子的生死之交?你如果真的重情重义,即使只有百分之十的希望,也应该施以援手,与秦军决一死战。”
陈余心有余悸的说道:“这跟我怕不怕死没关系。即使我发救兵,也救不了巨鹿,还会白白折损人马。我不去,留着一条命,说不定以后还能为张耳报仇雪恨。现在非要让我去送死,如同把肉扔到老虎口中,死也是白死。”
张魇、陈泽鄙夷的讥讽道:“你倒是仗义,都开始计划以后为张耳报仇的事儿了。”
陈余辩解道:“我的小命是不值钱,可也不能自作死。我会划拨给你们五千人马,你们自己看着办。我就不奉陪了,你们想回巨鹿就自己回去,不送。”
张魇、陈泽大为光火,胸中堵着一口恶气,当即领着五千人马,面对王文明的大军,依然冲向巨鹿。没多久,这五千人马就全军覆没,张魇、陈泽也英勇就义。
赵歇等人迟迟等不到陈余的援军,无奈之下,只得派出数路使者,同时向燕、齐、楚三国求援。燕王韩广、齐王田广接到消息,当即领着大军,亲赴巨鹿救援。
楚怀王熊心收到赵歇的求援信,私下与宋义密议:“赵歇被章邯四十万大军围困,写信求救。我们是救,还是不救呢?”
宋义答道:“必须要救。如若您拒绝了赵国的求救,就会失去人心,还怎么做天下共主?况且,借这次救赵的名义,还可以趁机夺回项羽手中的兵权。项梁在的时候,您尚且惧他三分。如今项梁已死,您难道还要看项羽这种毛头小子的脸色行事吗?”
熊心连连称是,旋即召集诸将,宣布:“章邯率领四十万秦军,将赵军围困在巨鹿。赵王写信求救,燕王韩广、齐王田广已经前去救援。我们楚国也要派出援军,兵分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英布、柴武为末将,领兵五万,驰援巨鹿,然后再进攻关中。另一路由刘季率领,直取关中。谁先进入关中,我就封谁为关中王。”
项羽不满的说道:“凭什么让我做次将,听宋义的指挥?宋义何德何能,可以担任主帅?我不爽,请您让我自领一军,我也要像刘季那样,直取咸阳。”
熊心登时沉下脸来,冷冷的说道:“我才是楚王,你公然违抗我的旨意,居心何在?不要啰嗦了,这次去救援巨鹿,你必须听从宋义的指挥,不可违命滋事,否则按军法处置,定斩不赦。”
项羽只得领命。于是,宋义、刘季兵分两路,即刻出发。宋义领着大军,抵达安阳后,却逗留多日,不再前行。项羽急了,对宋义说道:“秦军围困巨鹿,情势危急。我军应当火速渡过黄河,直奔巨鹿。”
宋义斜眼瞅着项羽,不屑的说道:“你懂什么!牛身上的牛虻可以拍打,牛毛里头的虱子如何消灭?秦军与赵军相争,秦军若是胜了,也会疲惫不堪,我们再适时杀到,正好渔翁得利。秦军若是败了,我们也能捡现成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秦、赵两军相争,我们在一边坐山观虎斗。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我不如你。运筹帷幄,谋划战略,你不如我。”
项羽一听,气的拂袖而去。宋义望着项羽的背影,冷笑不止,随即发出军令:“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桀骜不驯,不听指挥的人,一律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