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跃入盛夏

高考第一天,清晨的阳光格外明媚。我站在考场学校门口,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准考证的边缘。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和家长,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期待。

“邱桐!”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转身,看见乔昔小跑过来,短发因为奔跑而微微翘起,脸上带着熟悉的灿烂笑容。她穿着那件淡蓝色连衣裙——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装扮,脖子上挂着星星哨子,手腕上是那条刻着“Q”的银色手链。

“紧张吗?”她在我面前停下,呼吸因为小跑而略显急促。

我点点头,喉咙发紧得说不出话。昨晚几乎没怎么睡,脑子里全是公式和知识点,像一团乱麻。

乔昔突然拉起我的手,放在她胸口:“感觉到了吗?我的心跳。”

透过薄薄的衣料,能感受到她急促而有力的心跳,像只受惊的小鸟。原来她也紧张,只是掩饰得更好。

“我们约定过的,”她直视我的眼睛,“把考官当成南瓜。”

这个熟悉的玩笑让我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我深吸一口气,回握住她的手:“南瓜军团。”

乔昔笑了,那个熟悉的、带着酒窝的笑容:“对,一群拿着考卷的南瓜。”

入场铃声响起,我们随着人流走向各自的考场。分开前,乔昔突然转身,给了我一个紧紧的拥抱:“星辰为证,我们都会考好的。”

这个拥抱短暂而有力,却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我看着她走向走廊尽头的背影,挺直而坚定,像棵迎风的小树。

考场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翻动试卷和笔尖摩擦纸面的声音。我展开语文试卷,深呼吸,开始答题。作文题目是《跨越》,看到这个题目,我几乎要笑出来——还有比这更适合我们的题目吗?

我写下了我们的故事:跨越距离的友谊,跨越困难的努力,跨越自我的成长。当然,隐去了真实姓名和细节,但那些情感是真实的——思念、坚持、重逢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笔尖在纸面上流畅地滑动,仿佛有神灵相助。

中午休息时,我和乔昔在学校草坪上碰面。她兴奋地告诉我作文也写了类似的主题:“我写的是跨越恐惧,从舞台恐惧症到爱上表演的过程!”

我们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即使没有商量,我们也选择了相似的题材,仿佛心有灵犀。

下午的数学考试难度超出预期。几道大题让我额头沁出冷汗,手指不自觉地颤抖。就在我几乎要陷入恐慌时,余光瞥见了手腕上的星星手链。乔昔说过,这是我们的“星辰为证”。这个小小的提醒让我冷静下来,重新审题,一步步解开那些看似复杂的方程式。

走出考场时,夕阳已经西斜。乔昔在校门口等我,脸色有些苍白。“最后两道题没做完,”她沮丧地说,“时间不够...”

我搂住她的肩膀:“大家都说难,别担心。明天还有综合和英语,能追回来的。”

乔昔靠在我肩上,深深叹了口气:“你说得对。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再战。”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同一个地点碰面。乔昔看起来精神多了,眼睛里重新燃起斗志。“昨晚梦见考了满分,”她神秘地说,“这是个好兆头。”

综合科目考试进行得很顺利,题目大多在我们的复习范围内。英语更是乔昔的强项,她提前二十分钟就做完了,检查了两遍才交卷。

最后一科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整个校园爆发出欢呼声。考生们冲出教室,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把复习资料抛向空中。我在教学楼前的梧桐树下找到了乔昔——她正仰头看着漫天飞舞的纸片,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结束了,”她轻声说,转向我,眼中闪烁着泪光,“我们做到了。”

我紧紧抱住她,感受着她身体的温度和微微的颤抖。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两年的分离与重逢,无数个并肩奋斗的日日夜夜,都在这一个拥抱中得到了慰藉。

“海边,”乔昔在我耳边轻声说,“我们终于可以去海边了。”

回家路上,我们像两个刚从战场归来的士兵,既疲惫又兴奋。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乔昔和她爸爸也受邀而来。餐桌上,大人们体贴地避开了考试相关的话题,转而讨论我们的旅行计划。

“机票已经订好了,”妈妈宣布,“下周三上午的航班。”

“民宿也确认了,”乔爸爸补充,“老板听说你们是高考结束去放松,答应免费升级海景房。”

乔昔在桌下捏了捏我的手,眼睛亮得像星星。这一刻,高考的紧张和压力都成了过去式,前方是整整两个月的自由时光,以及我们梦寐以求的海边之旅。

晚饭后,我们挤在我的房间里,开始认真收拾行李。乔昔带来了她的沙滩装备:宽檐帽、防晒霜、浮潜面罩,还有那把小小的旅行吉他。

“我要在海边给你弹琴,”她调了调琴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则准备了一个素描本和一套水彩,打算把旅途中的美景画下来。“然后你可以给画配乐,”我提议,“我们合作一部'海边日记'。”

这个想法让乔昔兴奋不已,她立刻开始规划“作品”的内容:日出、海浪、沙滩上的小螃蟹...我们越聊越兴奋,仿佛已经置身于碧海蓝天之间。

夜深了,乔昔不得不跟她爸爸回家。送她到门口时,她突然转身,在我唇上轻轻一吻:“晚安,我的农夫。明天开始正式倒计时——距离海边还有五天!”

这个突如其来的吻让我愣在原地,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电梯里才回过神。手指不自觉地触碰嘴唇,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她柑橘唇膏的甜香。

接下来的几天像做梦一样。我们忙着做最后的旅行准备:买防晒衣、下载离线地图、研究当地美食...乔昔甚至列了一个“必做清单”,从看日出到夜泳,事无巨细。

“我们得试试冲浪,”她指着手机上一家冲浪学校的广告,“据说初学者两小时就能站起来了。”

“不是说先教我游泳吗?”我警惕地问。

“可以一起学嘛,”乔昔理直气壮地说,“反正有救生员。”

看她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不忍心拒绝。况且,尝试新事物不正是旅行的意义吗?即使失败,也会成为难忘的回忆。

出发前一天,我们约在秘密基地做最后的道别。歪脖子树比去年更加茂盛,墙头上的刻痕已经完全被新长的树皮覆盖,但我们依然能准确找到那个位置。

“最后一次了,”乔昔抚摸着粗糙的树皮,“作为高中生的最后一次。”

这个认知让我们都有些感伤。明天过后,我们将踏上新的旅程,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人生的。大学、工作、成年人的责任...所有这些都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

“但我们还会有很多'最后一次',”我握住她的手,“最后一次大学考试,最后一次毕业典礼,最后一次...”

“第一次同居?”乔昔调皮地插嘴,然后在我震惊的表情中大笑起来,“开玩笑的!不过...”她的表情变得认真,“毕业后我们确实可以租个房子,养只猫,你写作,我作曲...”

这个美好的想象让我们都沉默下来,各自沉浸在未来的图景中。夏日的风轻轻吹拂,带来远处花园的芬芳。乔昔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两个小玻璃瓶。

“时间胶囊,”她解释道,“我们各自写封信给未来的对方,埋在这里,等五年后回来挖出来。”

这个浪漫的想法让我心头一暖。我们背对背写下心里话,然后交换信封。我写的很简单——感谢相遇,期待未来,无论发生什么,都希望我们能保持这份纯真的感情。乔昔的信封鼓鼓的,显然写了更多。

“不许偷看,”她严肃地说,然后狡黠地笑了,“不过如果你实在忍不住,我也理解。”

我们找了个隐蔽的角落,把玻璃瓶深埋在歪脖子树下,用一块特别的石头做标记。乔昔甚至画了张“藏宝图”,我们各执一份。

“五年后的今天,”她伸出小拇指,“我们在这里重逢,读信。”

“五年后的今天,”我勾住她的小拇指,“不见不散。”

这个小小的仪式让我们都红了眼眶。成长意味着不断告别,但有些东西值得永远珍藏——比如这棵树,这个墙头,以及我们共同度过的青春时光。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乔昔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差点忘了,毕业礼物第二弹。”

盒子里是一对精致的银色耳钉,做成小小的星星形状。“和手链配套的,”她解释道,“我注意到你上周偷偷打了耳洞。”

我确实在上周鼓起勇气去打了耳洞,本想等旅行时给她个惊喜,没想到早就被她发现了。这个发现让我又惊又喜——乔昔总是这样,看似大大咧咧,实则观察入微。

“帮我戴上?”我问。

乔昔小心翼翼地为我戴上耳钉,手指轻轻拂过我的耳垂,带来一阵微妙的颤栗。“完美,”她后退一步欣赏自己的杰作,“现在我们连耳钉都是情侣款了。”

路灯突然亮起,为我们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在这柔和的光线下,乔昔的笑容如此明亮,让我忍不住凑近,轻轻吻住她的唇。这个吻比之前的都要长,都要深,仿佛要把所有无法言说的情感都倾注其中。

“哇,”分开后,乔昔眨眨眼,“邱桐同学进步神速啊。”

我红着脸拍了她一下:“回家收拾行李吧,明天还要赶早班机呢。”

“遵命,我的男朋友~”乔昔做了个夸张的敬礼动作,然后蹦蹦跳跳地跑开了,短发在晚风中飞扬。

回到家,妈妈已经帮我整理好了大部分行李,只剩下洗漱用品和随身物品需要打包。“都准备好了?”她问,眼中带着慈爱和不舍。

“嗯,“我点点头,”乔昔爸爸明天早上七点来接我们。”

妈妈递给我一个小袋子:“给你的,路上用。”

里面是一本精致的旅行笔记本,一支高级钢笔,还有...一盒避孕套。我的脸瞬间烧了起来:“妈!”

“别紧张,”妈妈温和但坚定地说,“我只是希望你们安全。你和乔昔都是懂事的孩子,但有时候感情会让人冲动。”

我低下头,既感动又尴尬。妈妈轻轻拥抱我:“我为你骄傲,桐桐。无论是对学业,对友情,还是对感情,你都处理得很好。”

这个简单的肯定让我喉头发紧。十八年来,妈妈一直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无论是我决定学文,还是和乔昔的恋情,她都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海边的民宿里,听着涛声入眠。这个想象让我既兴奋又忐忑——第一次长途旅行,第一次和乔昔单独在外过夜,第一次...我摇摇头,打断了自己越来越远的思绪。

手机震动起来,是乔昔发来的消息:“睡不着!太兴奋了!”

“我也是,”我回复,“在想明天的海会是什么样子。”

“蓝的!咸的!大的!”她回了一串夸张的形容词,然后补充,“而且会有我们的倒影。”

这个诗意的回答让我微笑起来。乔昔总是能用最简单的话语触动我的心弦。

“早点睡吧,”我回复,“明天要早起。”

“遵命!晚安,我的星光。PS:记得摸耳后的星星。”

我摸了摸左耳后那个几乎看不见的纹身,又碰了碰新戴上的星星耳钉。明天,我们将跃入盛夏,跃入那片未知的碧蓝,跃入人生的新篇章。这个认知让我心中充满平静——因为我知道,无论前方有什么,我们都将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