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百代皆行秦王政

秦卫宁整篇文章的立意,其实已在三子问题中讲明了。

大明帝国为什么走到如今山穷水尽的地步?

就是因为利益集团没人管,管不了了。

皇纲不振,中央失威,谁也不能制止利益集团腐蚀帝国,最后帝国穷得连维持暴力机器运转的军饷都开不出来,能不完蛋吗?

谁是大明帝国的真正敌人?

就是靠帝国养活的利益集团咯……

利益集团包括宗亲藩王、军阀、财阀、学阀、大地主、大商贾、大汉奸……还有全体文官。

秦卫宁文章后面的内容,就主要是骂全体文官。

大明朝的文官,除了海瑞之外,几乎是无官不贪。

造成无官不贪局面的原因,据说是朱元璋太抠门,给官员们的俸禄低到还没富农收入多……

作为对比,清朝官员有养廉银制度,可谁敢说清朝官员不贪呢?

宰相合肥天下瘦嘛。

事实上,在监管不足,千里做官只为财的时代,官员贪不贪污全看个人道德,跟皇帝给的俸禄低或高,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现实当中,人们看到连小小的九品芝麻官的收入都是自己的五六倍,全恨的不行。

一读书,见历史上曾有人给官员的俸禄和平民百姓收入差不多,就又替官员大老爷鸣不平了。

也不知屁股是坐哪边的……

或许,越是基层,越容易背叛自己的阶级……

秦卫宁将写好的纸稿,一张张平铺在桌面上,嘴里说道:“怎么样?拿这个作为第一刊发行物,绝对可以一炮而红了吧?”

耳道里,蓝星的声音马上回应道:“可以倒是可以……但这就是一篇统战文章啊。指明敌人,统一战线……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还没融入其中!”

“开玩笑呢?”

秦卫宁挑了挑眉,继而无奈道:“百代皆行秦王政,封建专制那是多完美的一套理论体系!你指望我一个人写多少文章对这一整套理论体系进行驳倒?再者,资本主义理论咱们肯定不搞,那没有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我就是写反帝反封建,又有多少人能接受?”

百代皆行秦王政。

自秦始皇一统中央,结束封建之后,古中国没了天子,却一直有皇帝。

往后两千年,在历代帝王和智者的完善下。

精英阶层有了一套非常完美的理论,可以解释中央集权,皇权专制的重要性和强大性。

重要性:

不中央集权,诸侯国互相打来打去,民不聊生。

不中央集权,地方自重,藩镇割据,最终天下瓦解。

不皇权专制,宦官、外戚、权臣把持朝政,汉朝、唐朝、元朝的覆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皇权专制,官员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个贪腐到没边儿,国家就彻底完蛋。

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原因,总结的很清楚了。

‘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

这套结论安到明朝身上也说的通。

最到位的就是后面几句:法度不行、人心涣散、天下骚动。

现在大明帝国就是制度崩溃,执行系统堕落,监管系统失灵,整套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也都被利益集团给打烂了,全国都笑贫不笑娼。

好不容易在嘉靖时期出个海瑞海青天,却由于他清廉不贪污,反而成为人们眼中的怪物和异类。

这样的社会,怎么能不乱?

还有‘元以宽纵失天下。’,元朝廷就是对利益集团管的太松弛,让他们的贪污都公开化了,连治理黄河都要大把贪污,逼的元朝百姓除了造反没有活路可走……

所以就要有一个权力无限大的皇帝,管死这些利益集团!

强大性则不必多言了,清朝以前,或者说是西方国家的生产力跨上一个台阶以前,古中国的国力一直都是世界第一。

有这些实证存在,空口无凭的秦卫宁拿什么反帝反封建?

关键是中央集权没错。

中国的地理环境很恶劣,连黄河母亲都时常虐待孩子,不抱团取暖,靠国家主义捍卫每一个人的利益,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可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一起产生的。

如果反帝反封建,古人一定会纳闷儿,没有皇权专制,那还要中央集权干什么?

有了中央集权,还能没有皇权专制?

不要皇权专制,岂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小国寡民的理想政治是实现不了的!

什么?连皇帝也不要了?

古人能想象没有皇帝的日子该怎么过吗?

秦卫宁即使可以通过抄写出大量的文章论证,在理论层面把皇权专制的思想给驳倒,但又能如何呢?

在古人看来,那也不过是一个想象中的乌托邦罢了,是纯粹的纸上谈兵。

或许上层建筑可以天马行空的设想一下,但经济基础可玩不了虚的。

而两套理论体系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事情。

古代,学而优则仕,精英才能当官,精英领导百姓过太平生活,精英享受智商高所带来物质回报。

这个道理古往今来都说的通,精英比普通人聪明,精英就该比普通人活的好,比普通人有钱。

后世则是强制精英为普通人做贡献,你不能多一分聪明就多拿一分钱,你得回报社会……

秦卫宁虽然知道后世的理论完全可行,但古代人却不知道。

因此历代皇朝所有恶性问题总爆发后,人们都在等着大清洗后的改朝换代,然后精英还是当精英,做人上人。

普通人照样是给精英当牛做马的命……

反帝反封建,难的不是该怎么做,而是解释明白为什么要做?

且不说放弃老路,对古代的人充满了未知。

你就是要求官员们不贪污,真按朱元璋定下的俸禄生活,那也不容易做到啊。

寒窗苦读,十年用功,最后的结果竟是要当公仆?过跟农民一样的粗茶淡饭日子?古代精英哪里接受得了……

朱元璋时期,读书人为什么不想当官?为什么非得朱元璋拿刀逼着才不情不愿的上任?不就是由于那时当官没有特权给造成的吗……

秦卫宁还是觉得,饭得一口口的吃,而且得捡自己喜欢的吃。

造反、打败皇明、满清、李自成……秦卫宁愿意干,这对他而言就像是要吃一顿麻辣火锅,刺激。

反帝反封建这种硬骨头,则就留给蓝星慢慢啃吧。

反正自己没精力,也没耐心,靠一人之力,拿着毛笔头子,完成一整套迥异于皇权专制的理论建设。

尽管蓝星储存器里有后世文献可以参考,但提炼出适合而今,并让现在人们能够接受的东西,也是一项十分庞大且繁杂的工作。

秦卫宁虽还未涉及,可仅是想想就够头疼了。

在山上的蓝星考虑了一下,也是觉得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不能急,便说道:“那就先这样吧,这不过是宣传活动迈出的第一步,离走完万里长征还早的很。”

秦卫宁点了点头,又大略检视了一遍文章,说道:“等我明天把某些太不合时宜的字眼删掉,再润色润色,后天就能找书店刊印了……”

文章刊印之前自然要修饰一下,尤其是于皇权神圣性有损的词语段落必须删去。

虽然明朝到了中后期,皇帝在舆论上都变得好欺负,可这个把柄太大,让利益集团当做口实定罪,是无论如何也逃不了的。

骂利益集团则没事,毕竟利益集团确实是亡国的罪魁祸首。

这一点,皇帝即使高高在上也能看得出来。

如果这篇文章能够上达天听的话,没准儿在利益集团对自己展开报复时,皇帝还能发言庇护一下自己。

明末有人曾给朝廷上书,秦卫宁忘了是哪一年了,上书内容大致是要求朝廷清查富人的财产,让富人按比例拿钱出来救国。

当时满朝官员就炸了,义正言辞的说,敢讲这种混帐话的王八蛋必须得弄死!

崇祯皇帝就保护了上书的那人,在朝堂大谈明君治国,不能使人因言获罪的道理……

秦卫宁突然笑了起来,“你说,我这篇文章一问世,那得给明帝国造成多大的影响?”

蓝星说道:“多大的影响不知道,但让你骂的什么都不是的官员们可能要搞你。”

历代皇朝的灭亡,史书总强调那是制度的原因,是天灾的原因,是皇帝弱智的原因……

文官掌握历史话语权,灭亡原因一直落不到他们利益集团身上。

秦卫宁却提前三百年给揭露出来了,想来利益集团一定会恼羞成怒。

尤其是既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文官们,肯定是会狗急跳墙的。

对早已经预想到的这一后果,秦卫宁不以为然,拍着腰间的格洛克手枪说道:“他们连拿粪叉的农民都干不过,还敢来搞我?那我就代表百姓,提前枪毙了他们呗。”

不得不说,划时代的武器,确实给了秦卫宁强大的安全感和自信感。

三百年后的子弹,打在三百年前的利益集团狗头上,秦卫宁认为这一定很震撼。

因为这讲不清是正义不会迟到,还是正义提前到来?

混沌的,就是磅礴的。

这玩意儿简直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