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六年级学生的外孙女,正月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有幸随爸妈一道乘高铁来到焦作博爱外婆家,喜悦之情挂在脸上,甜在心中。
不过,伴随着她的脚步,双肩书包却不曾丟下,人到哪,书包到哪,形影不离。走亲戚间或写写作业,一举两得,或许就是当下小学生的不二选择。
翌日(星期六)下午近四点,挤出时间她随我到公园转悠,不忘带上上年购置的长柄鱼网及鱼饵,意欲顺便捕些鱼苗投放家中鱼缸观赏。她记得上年暑假捕捉的几十尾鱼苗,至今了无踪影,想必是大鱼吃小鱼所为。她虽有些许遗憾,可谁能破解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天律?
外婆家的小区与公园一路之隔,十多分钟即可走进公园,巧遇一中学生放学时段,人车拥剂,行进挪步的场景令人唏嘘不已。“大家若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么宽的非机动车道不致于堵得水泄不通。”我的话语引得身旁的外孙女用手指点了后背一下,意在提醒我理应顾及同行者的感觉和反应。接学生的家长都希望早点见到自己的孩子。此时,我的电动三轮车卡在其间,想折返绕行却无能为力,只好因势而为,别无选择。好在时间不长,勉强通过。
当在公园浅水区网鱼无果后,我俩来到湖畔,我故意提出湖中捕鱼的试探性意念,当及,外孙女手指向警示牌说道:“不可以!”我接着辩解说:“让你捕,米把长的网兜可能吗?”
沿着湖畔不多会,我俩便往回返,骑上电动三轮车,稍不留神错走了逆行道,外孙女的提醒,我到了叉路口调整方向驰入正道。
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中的自我表现,反映出的是自己的底色和品位,自觉不自觉的惯性意念的流露,尤为真实。根植于内心的良好家风和幼教的熏陶,是非判断的自我领悟,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健康、得体、舒展的言谈举止,无疑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力量。它的夲身自带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