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品读经典

品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作者: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文献简介:《共产党宣言》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于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正式出版,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革命纲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和国际主义精神。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1999年,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最为人们看好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2003年,《共产党宣言》被评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2015年,《共产党宣言》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品读者:2016级汉文 2016072113 梁皓玮

记忆最深刻的经典金句: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品读心得体会: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经过170年,只剩下5个国家将这门学说成功运用至今并不断发展壮大,而在这门学说诞生的大洲,却没有社会主义的旗帜飘扬。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的进步产生于每次阶级碰撞后的重组。每个社会都有着各个不同的阶层——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但是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在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从这个整体趋势来看,我们不妨可以设想社会的进步是以对立阶级的数量的不断减少为标志的,并且最终达到一种全社会只有一个阶层的状态,而社会主义正是将社会的高度推向那个时代的最强大的力量。

在资产阶级时代,资产阶级占据着社会的主要资源和财富,而下层的无产阶级虽承担着社会的主要劳务,却只占有很小一部分的资源财富,在这种不平等面前,他们获得权利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宣言中这样写道,彰显出无产阶级的呼声。

从小学或者更早开始,我们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下一代就接受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印象最深的有小学时背诵的“八荣八耻”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在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下健全身心,树立起坚定的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决心和正确的三观。在我认真地浏览这份跨越了170年时光的《共产党宣言》时,我才惊觉当年的无产阶级分子那份开新天辟旧地的气魄和能量是如此的伟大卓绝——在任何一个敌对势力占据优势的环境下,能够站出来发表出和大环境截然不同的见解并为那些弱势群体拟写纲领和指导方案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这就是所谓的“破旧立新”的意气。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目睹着世界变化万千,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与此同时我们作为世纪交接的一代也放眼于世界,学习不同的文化。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发展,甚至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命运。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导教师:沈顺祥


品读者:2016级资产一班 2016054122 王文宇

记忆最深刻的经典金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品读心得体会:

1848年2月19日,在法国二月革命爆发的消息传至英国之际,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正在印刷一本只有23页的德文小册子,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创了世界工人运动的新时代,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共产主义的研究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考。1919年的冬天,陈望道借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废寝忘食地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第一本《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出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引导,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其精神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伟大使命而努力奋斗。170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旗帜,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170年来,社会主义的“幽灵”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170年来,《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光芒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泯灭,而是在历史的沉淀中熠熠生辉。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生生不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一脉相承。

我认为,《共产党宣言》不是凭借它的辞藻有多么华丽,也不是凭借它的文字有多么激昂,而是凭借它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凭借它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影响全世界。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在我看来,“幽灵”是对这些想要“围剿”共产主义的一切势力的讽刺,同时也是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处境。“幽灵”是无影无形、无处不在的,哪怕所有的势力联合起来,也无法消灭它。

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宣言》是照亮人类历史前进方向的灯塔,照亮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以后我会更加广泛地阅读和学习党的经典著作,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理论指引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指导教师:杨小红


品读者:2016级社保一班 2016282111 游文杰

记忆最深刻的经典金句: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

品读心得体会: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无数传世之作,但又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鼓舞广大人民的心呢?人们对《共产党宣言》有着极高的评价,说它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的旗帜、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是有历史条件的。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暴露,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日益激烈。随之,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提供了可贵的材料和经验,而且《共产党宣言》还吸收了其他思想理论成果。正是这些历史条件的交织、交汇,才有了这样一本伟大的巨著。

《共产党宣言》开篇一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毫无疑问,这吸引了读者的目光。紧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客观地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分析。他们运用历史唯物论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他们还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积极性。资产阶级对于近代社会发展的促动作用,无疑是应当肯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因为自己的阶级属性,就一味地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这也体现了他们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这一点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文章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其次,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接下去,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领导力量;之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最后,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保证。在谈到当时的局势时,《共产党宣言》认为当时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基础,无产阶级企图用和平方式达到目的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夺取最终的胜利,无产阶级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一切从实际出发,逐步实现共产主义。

以中国为例,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混战、割据,再到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出卖国家利益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再到最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解放和独立,实现国家统一。《共产党宣言》用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了中国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鼓舞了人们反抗那些在金字塔顶端剥削他们的劳动力的资产阶级,为当时被压迫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共产主义更能为旧中国带来福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这部宣言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再到现今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被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关理论也不断为共产主义注入新的活力。近百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的火炬在我们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着我们中华民族从贫困弱小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伟大复兴。

马克思将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写进《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不仅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呼吁,更是他对无产阶级的一种期待。从这之后,无产阶级的解放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坚持社会主义信仰,不断向共产主义迈进。

指导教师:罗琼


品读者:2016级市场开发与管理二班 2016041109 王施宇

记忆最深刻的经典金句: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品读心得体会: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宣言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既是一篇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战斗檄文,更是一部对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教育的启蒙教材。它没有居高临下的教导,而是摆事实、讲逻辑,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读完《共产党宣言》,我知道了三件事:一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二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要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要“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三是对待反对党派,要用统一战线的法宝。“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读完《共产党宣言》,我得到了五种认识: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焕发着较强的生命力,于是有人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产生了怀疑。《共产党宣言》并不否认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这并不能阻止其灭亡。正如书中所言,“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是一个历史必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无产阶级发展、成长、联合起来。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穿越一百七十年的时空依然活力四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所说:“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我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追求更加有意义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们期待的共产主义的美好明天一定会到来!

指导教师:赵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