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枕

1.什么是落枕,有什么表现呢
落枕,即颈型颈椎病,也称失枕。落枕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其表现为清晨起床后突感颈后部疼痛、颈项活动不佳、自由旋转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会俯仰困难,更有甚者会伴有肌肉触痛、痉挛、僵硬等现象。落枕患者在夜晚睡觉时,颈部疼痛感会加重,这会使人无法安眠,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白天的工作和生活。
2.落枕的原因有哪些
(1)落枕多由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以及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致使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牵拉位,在过度紧张状态下而发生的静力性损伤。临床中主要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发生痉挛。
(2)本病的发生多由素体亏虚、气血不足、循行不畅、舒缩活动失调或夜寐肩部外露、颈肩部位受风寒侵袭,致使气血凝滞、肌筋不舒、经络痹阻,不通则痛,故而拘急疼痛。
(3)临床中有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部分肌肉扭伤,发生痉挛性疼痛,而致本病者。
3.年轻人为什么会经常落枕
大部分年轻人之所以落枕,是因为颈部劳累过度,加上晚上吹了空调,局部着凉,加上睡眠姿势不当而引发。其中,办公室的白领人士患落枕的较多,原因是这些人颈部缺少锻炼,经常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者坐在电脑旁工作,长期保持那个姿势就会导致颈部的肌肉和韧带因过度牵拉而处于一种缺血的劳损状态,因此容易落枕。睡觉时枕头的高度不合适也容易导致落枕。如果枕头过高,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样枕头过低或者不用枕头也会使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另外喜欢躺着看书或看电视也容易导致颈部的肌肉劳损。出现落枕,说明颈椎周围的韧带已松弛,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医学上称为“颈椎失稳”,而且椎关节可能发生“错位”,可累及椎间盘,使骨质增生加速,发展成颈椎病。
4.反复落枕可能是颈椎病惹的祸吗
有些颈椎病病人,之前表现出来的就是反复落枕。落枕病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醉酒或过度疲劳后没有睡好就进入深睡眠,长时间不动,第二天就可能落枕;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颈部受风着凉等都会引起落枕。另外,如果是颈椎病引起的,可反复落枕。
那么如何防落枕呢,要做好以下4点:
(1)注意习惯姿势,不宜长时间久坐低头,定时起身多活动颈部。
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因为长期保持坐着的状态,身体没有什么运动,这不利于颈部的保健。像长期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特别应该抬头活动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有助于减少落枕。
(2)做好防寒
气温骤降时要注意防护。另外,睡觉时,应盖好被子,被子盖的不宜过低,应能以盖住颈部为宜,预防颈部受凉。平时工作、休闲应避免风扇、空调对着颈部长时间地吹,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颈肌痉挛而诱发落枕。
(3)枕头要合适
枕头不是枕“头”的,而是用来枕住脖子的,经常落枕者选择枕头谨记以下注意事项。按照人的生理特点,枕头应该在10~15厘米之间为宜,不能太高,也不宜过低。枕头也不宜太宽,宽度应保持在肩至耳朵的距离即可,质地应软硬适中,睡眠时舒服就行。
(4)坚持颈椎功能锻炼
落枕症状缓解后可行颈部功能锻炼,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减少复发机会。平时可以多做做通督强脊颈椎导引术,具体方法如下:
白鹅引颈:如天鹅伸展长颈吞食。躯干保持不动,在矢状面上以下颏引领头颈,做前伸、后缩的环状活动,后缩时下颏尽量内收使颈椎尽量向上拔伸。
苍龟缩颈:如乌龟将头颈缩回身体。缓慢用力至极度耸肩,扩胸,两臂可置于体后,头颈后缩,两目直视前上方,使项背部肌肉强力收缩持续5~10秒,然后完全放松缓慢回位。
大鹏展翅:如大鹏张羽待发状。两臂外展,双手十指交叉,下颏内收,掌心扣于头后顶部,两手心向前下用力压头、头项部用力保持续中正,与手心做对抗收缩,持续5~10秒后完全放松回位,两手交叉掌心扣于头侧面,手掌根用力,头部保持中正,肌肉尽力收缩与之对抗,持续5~10秒后回位,左右侧交替进行。也可用单手手掌置于头侧面,做相对抗动作,持续5~10秒,左右侧交替进行。两手掌交叉扣于前额部,做头与手心对抗用力,持续5~10秒。
进行通督强脊颈椎导引术锻炼时,动作次数及时间以锻炼者自身耐受为度,因人而异,起初次数少时间短,视功能、力量增加而逐渐增加,以整套动作练习完微微出汗为度。
5.落枕如何诊断呢
常于睡后起床发现疼痛,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春冬两季发病较多。患者头部倾向于患侧,旋头时常与上身同时转动,以腰部活动代偿颈部活动,颈部一侧或双侧疼痛、酸胀,转动时疼痛加剧,其痛可向背部和肩部放射。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呈僵硬态,活动受限往往限于某个方位上,强行使之活动,则加重症状。
(2)肌痉挛伴压痛。
(3)胸锁乳突肌痉挛者,在胸锁乳突肌处有肌张力增高感和压痛。
(4)斜方肌痉挛者,在锁骨外1/3处或肩井穴处或肩胛骨内侧缘有肌紧张感和压痛。
(5)肩胛提肌痉挛者,在上4个颈椎棘突旁和肩胛骨内上角处有肌紧张感和压痛。
6.落枕一般怎么处理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局部休息,3~5天多数可以自愈。落枕后要注意保暖。另外,还可用针灸法、弹拨法、抚摸法、牵引法、针刺疗法、指针疗法。当前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发作时的剧烈疼痛、强硬。
7.落枕时中医如何辨证
(1)筋脉瘀阻:
睡前如常人,晨起后突感颈后部、上肩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两侧俱痛,或一侧轻一侧重,一般无全身症状,颈部活动受限,重者俯仰亦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舌质暗,舌尖有瘀点,脉沉。
(2)风寒侵袭:
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恶寒发热,头身酸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头重痛,肢节酸痛,苔白腻,脉浮缓。
8.中医如何临证施治呢
(1)筋脉瘀阻:
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痹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川芎、桃仁、桂枝各9克,秦艽、当归、羌活、香附各2克,红花、葛根各15克,鸡血藤30克。
(2)风寒侵袭:
宜疏风散寒,通络止痛。葛根汤加减:葛根20克,羌活、桂枝各12克,麻黄、荆芥、防风各9克,白芍5克,甘草6克。
9.常用的特色与高效疗法有哪些
(1)葛根汤
药物:
葛根30克,白芍、川芎各12克,白芷、羌活各10克,麻黄、炙甘草各6克,细辛4克,生姜3片,大枣8克。
方法与疗效:
中药汤剂日1剂,水煎服。89例病人,治愈65例(73.03%),好转5例(占5.62%),显效15例(占6.85%),无效4例(占4.5%)
资料来源:
王立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8;12):6.
(2)落枕汤
药物:
当归、黄芪各15克,羌活、赤芍、防风、姜黄各10克,甘草6克。
方法与疗效:
中药汤剂日1剂,水煎服。
(3)刀豆壳汤
药物:
刀豆壳15克,防风、羌活各9克。
方法与疗效:
中药汤剂日1剂,水煎服。服药1~3剂症状消失。
资料来源:
陈振智.新中医,1992;(11):26.
10.经常落枕要“补气”吗
落枕病人多与每天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机体透支引发气虚有关。因为“气为血之帅”,当气无法推动血运行时,颈部再感受寒邪,必然会导致落枕。因此,此类病人除常出现落枕之外,还常会伴有精神疲惫、精力不集中、乏力、头晕、记忆力差等气虚症状。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月之内偶尔出现一两次落枕,没有必要太过担心,只要改变长时间伏案的工作方式,避免颈部受凉、适当增加运动量即可。必要时,可用热毛巾敷颈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如果一个月内出现落枕达到三次以上,甚至频繁发作,就要引起注意。除了请医生进行相应的物理治疗外,还应调理体质,选用党参、当归、桃仁等来益气活血。
11.局部封闭可治疗落枕吗
落枕出现颈、肩部有压痛者,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0.5毫升,加3%普鲁卡因0.5~1.0毫升,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其最大疑点是病因不清,机制不明。
12.落枕疼痛难忍有外治方法吗
(1)按摩法:
患者坐位,家人左手扶住患者前额部,右手拇指或其余四指(拇指在左,四指在右)分别置于颈项后两侧大筋上,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按揉或拿揉数次。然后拿住项后两侧大筋将患者头项向前、后、左、右转动,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或者是患者自己一手拇指置于同侧颈项,其余四指置于对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进行按揉亦可,注意按揉压痛点。反复进行约15分钟,疼痛可迅速缓解。
(2)艾灸法:
患者取坐位,单侧落枕者将患侧手置于治疗床上,双侧落枕者将双手置于治疗床上,然后选取患侧经渠穴(该穴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放置厚约0.5厘米并刺有小孔的姜片,将艾炷放在姜上施灸,以患者感觉舒适、不灼伤皮肤为宜,时间15~20分钟。每日1次,共治疗3次。
(3)热敷法:
取300~500毫升的米醋,将一块棉纱布浸泡在米醋中,然后将此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的疼痛处,再将一个装满热水(水温应在70℃~80℃左右)的热水袋放在浸有米醋的棉纱布上进行热敷,持续热敷20~30分钟。热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必要时可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在进行热敷的同时,患者可不断活动颈部以加强疗效,活动的范围应由小到大。一般落枕患者用此法治疗1~2次后,其疼痛的症状就可明显缓解。
(4)拔罐法:
在颈部压痛最明显处,选用适当口径的罐具吸拔,约15分钟,对落枕的疼痛有缓解作用。
另外,治病不如防病好,平时应注意保护颈部,如保持良好的睡姿、经常做“米”字操等。
13.刮痧能治疗落枕吗
落枕与睡姿不当有很大关系,常因夜间不经意的动作而引起的颈部疼痛、僵硬或抽筋现象。枕头过高、过低、凹凸不平或过硬都可能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而使气血不畅,导致疼痛或动作受限。如果人体受风、寒、湿、凉、邪侵入,引起组织炎症,也会导致落枕。颈部过度劳累、扭伤等也可能引发落枕。刮痧疗法可由“内”辩证治疗落枕,还你一个健康的颈部。
患者端坐在椅子上,身体放松。医生左手扶患者头部,右手拿刮痧板对其进行刮拭。先刮中间,1分钟后再刮两边,以头部感觉有压力为度。取风府穴(位于督脉一线,两耳垂连线中点处),进行由轻到重的刮拭,可治头痛、失眠、颈部酸痛、落枕等。再取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凹陷处),上下反复刮拭。刺激此穴,可治脊背疼痛、肋间神经痛等。
14.针刺颈痛穴能治疗落枕吗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系颈部伤筋。轻者4~6日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如果频繁发作,常常是颈椎病的反映。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各种原因导致颈部肌肉痉挛所致。根据平衡针灸学交叉取穴原则,取左侧颈痛穴治疗该病,取穴简便,操作速度快,留针时间短,安全无副作用。
该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4、5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前凹陷中。操作:患者取坐位,半握拳,用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并嘱患者头部左右旋转,3秒,10秒后出针。一般治疗2~3次即可见好。
15.指压承山可治疗落枕吗
落枕多因睡眠时颈部体位不良,肌肉部分受到牵拉、紧张,或在无准备状态下,突然闪扭,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的部分纤维微细撕裂,经脉受到牵拉、挤压,伤其经络,引起颈部疼痛。采用指压承山穴治疗落枕,效果显著,简介如下。
患者俯卧于床上,术者用拇指压按两侧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腓肠肌(腿肚)两侧肌腹下方,伸小腿时,当肌腹出现交角处便是。取压痛明显的一侧穴位,用指压法,以患者能忍受为限度。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加强。指压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每日1次,一般1~2次即愈。
16.也可用热熨擀面杖治疗落枕吗
擀面杖在火上烤一下,让患者头低下,像擀面条一样,用擀面杖在其脖子上擀十几下即可。
用擀面杖的具体做法是:
(1)把擀面杖放在火上烤热,注意火不要太旺,擀面杖也要不停地转动,以免烧黑了。
(2)等到擀面杖烧热后,让患者低头正坐或者趴在床上,家人即用发热的擀面杖在颈部轻轻滚动,直到颈部皮肤发热发红为止,注意不要起泡。
这种方法不仅能治落枕,治疗颈椎病、肩背痛都非常有效。
17.旋转脚趾能缓解落枕吗
中老年人早上起床偶尔发现自己落枕了,这时旋转脚趾可以缓解疼痛。
把患落枕侧的脚抬起来,将大脚拇趾掰开,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慢慢地按摩、旋转,约每秒一圈,会有胀痛的感觉,落枕便可获得缓解。按摩旋转大约需要10分钟,以感到脖子疼痛缓解为宜。
18.按按手背穴也能治疗落枕吗
春季多风,中老年人“受风”易出现落枕现象,按揉手背部的中渚穴可治落枕。中渚穴位于手背无名指与小指连接处后方的凹陷中,每次以大拇指按揉此处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同时配合活动颈部,两手交替进行,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