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庞参军并序
三复来贶[1],欲罢不能。自尔邻曲[2],冬春再交[3],款然良对[4],忽成旧游[5]。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6],便当语离;杨公所叹[7],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8],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9],且为别后相思之资[10]。
相知何必旧[11],倾盖定前言[12]。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13],所说圣人篇[14]。
或有数斗酒[15],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16]。
物新人惟旧,弱毫夕所宣[17]。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18]。
君其爱体素[19],来会在何年?
【注释】
[1] 三复:反复。三:泛指次数之多。贶(kuàng):赠。这里指赠诗。
[2] 自尔:自从。邻曲:邻居。
[3] 再:第二次。
[4] 款然:诚恳的样子。
[5] 旧游:老朋友。
[6] 人事:人间的事。好:常常。乖:违背。
[7] 杨公:指杨朱。《淮南子》里说,杨朱见到岔路就哭了起来,“为其可以南,可以北。”也就是说,人到这里难免要有选择,要有分离。
[8] 本:指身体素质。丰:丰满、厚。
[9] 辄依:就按着。周礼:古代礼制。往复之义:这里指《礼记·曲礼》里的话:“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0] 资:凭借。
[11] 相知:彼此知心。
[12] 倾盖:古谚有“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话。倾盖是说两个人在路上相逢,言谈投机,以致乘坐的车子的车盖都靠到了一起。
[13] 谈谐:谈话和谐。
[14] 说(yuè):悦,喜欢。圣人篇:圣贤之书。
[15] 或:有时。斗:酒器。
[16] 无复:不再。东西缘:指为世事东西奔走的缘分。
[17] 弱毫:毛笔。夕:通“昔”。宣:宣称,表达。
[18] 滞:停留。
[19] 其:表示祈使语气的助词。体素:身体的根本。
【串讲】
诗前小序说:
一遍遍地读着您寄来的诗,想停下也停不下来。自从和您做了邻居,已经过了一年。真诚地相互对待,忽然间就成了老朋友。俗谚说“见过几次面就会成亲朋好友”,何况我们的情况要超过这种情形呢。人世间的事常常违背人的心愿,才熟悉又该告别了。杨朱先生所感叹的,岂止是普通的离别之悲。我抱病多年,不再写文章。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又有老病相继而至。就按周礼中说的礼尚往来的道理写这首诗给您,就让它作我们分别以后相思的一种证明。
诗中大意是:
彼此知心何必是旧友,前人就已说过倾盖如故的话。有个客人欣赏我的趣味,常常光顾我的林园。我们谈话和谐,不说一句世俗的事,两个人喜爱的都是圣人的文章。有时也准备几杯酒,两人悠然闲饮自有一份欢乐。我实在只是一个隐居的人,不再有为世事东西奔走的缘分。东西是新的好,人却是旧的好,古书中就记载过这样的话。感情相通在万里之外,身体却不免停留在各自所在的山川。请您保重自己的身体,再来相会不知又在哪一年?
【点评】
庞参军曾经是陶渊明的邻居,两人相交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感情很好。他后来出去做官还时时记着陶渊明,并且寄自己的诗给陶渊明看。陶渊明便写了这首诗答谢他的盛情。从诗中“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的话看,陶渊明在出仕这一点上,与他的志趣其实有异,所以小序中也有“杨公所叹,岂唯常悲”的话。但陶渊明也并不将自己的志趣强加于朋友,因而诗中所谈的,就主要是两人旧日的友谊,在回忆中重温着从前的欢乐。结尾又特别提到保重身体的话,表达出一种希望能与朋友再见的衷情。不论是诗前小序,还是诗篇正文,都让人感觉诚恳真挚,温情殷殷。“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江山不能延滞和隔断的感情,才是深挚的感情。平实朴素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有关友情、人生的深沉喟叹,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