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开发高职公共英语教材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魏朝夕*

(注: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教育重视职业能力,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也应在“够用,适用和实用”的原则下,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积极探讨如何设计和开发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为此,本文通过探讨“要求与原则”“需求分析与内容设计”“英语基本技能与职业英语能力”“工具性发挥与通用能力培养”这几组关系,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设计与开发、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内容的特色、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探讨,试图为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公共英语教材 编写原则 内容特色 培养目标

一、引言

公共英语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发挥公共英语教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大批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应运而生,虽然编排体系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注重语言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力求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设计教材内容,体现出一定的语言观、教学观、学习观和文化观。但是,真正有别于大学公共英语教材,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重视职业能力的高职教育理念”,“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确实少之又少。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设计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使之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需要探讨以下几组关系:要求与原则;需求分析与内容设计;英语基本技能与职业英语能力;工具性发挥与通用能力培养。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应为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服务。作为高职基础课程之一的公共英语教学,也必须服从于高职教育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但高职英语教育长期忽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缺乏竞争优势,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高职生入学英语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性,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变化等,都迫切需要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材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教材开发编写的理论根据和执行标准,自1993年开始至今,经历了2000年和2009年的两次修订,重申和明确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体现出高职英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即:(1)实用性和应用性。教材编写可以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补充实用性阅读和写作(如说明书、技术规范等),增加对应用文的阅读与模拟套写,强调语言技能的训练,强化实用的听说口头交际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这门工具,通过积极获取、主动交流和专业岗位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2)分级制和可操作性。高职英语教学实施分级教学和分类指导,实施统一教学要求下,教材内容和练习设置的难易结合,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从而保证教学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3)职业性与真实性。结合学生未来从事行业及岗位群的特点,提供给学生与他们自己有关的、对他们有意义的、能激发其学习的动机与兴趣的并且不会引起文化休克的材料。(4)以能力为本位。目前部分高职教材内容还是集中在对各个领域中共同的词汇、语法结构的堆砌,教材的话题仍以日常生活、交际活动和社会话题为主,还是应试体制下的英语学习,缺乏与高职生未来目标工作场景的直接联系,导致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无法学以致用。因此,应提供训练英语交流技能的任务型或项目型练习实践材料:通过任务背景资料的阅读、任务指令的理解、操作规范和指导进程的小组讨论与实施,检测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任务驱动下的语言实践与协作活动,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凸显能力本位下的英语学习。

三、需求分析与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内容的特色

杜威认为“教材必须与人类的共同利益相统一”,即教材编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生活的目的。现行的某些高职教材强调知识性而忽视技能性,突出基础性而忽视专业性,重视功能性而忽视趣味性,由此造成部分教材与高中大学教材编排与设计有雷同之感,教材内容陈旧、枯燥,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为此,在编写教材前,了解未来职业需求和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很有必要,即以问卷的方式调查用人单位的英语使用状况及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需求状况,通过职业需求分析,了解学习者目前的英语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需求间的差距,找出工作岗位与选材内容的关联性,将技术规范、说明书、仪器的安装说明、操作指令等应用型很强的英语材料合理糅合进教材中,不仅教材的编写具有了实用性、真实性、时代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学习需求分析,搜集与分析同一年龄群学习者聚焦的话题、视角,了解他们的喜好、倾向、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确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通过学习需求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期望达到的英语层次,反思如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能力、不同需求的学生的差异性、多元化需求,在教材内容上做到难易结合的阶梯式设计和编排,巧妙地将自主学习手段与教学辅助手段结合,体现教材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设计、教学目的的多层次性满足、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

四、英语基本技能与职业英语能力的结合在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此,在公共英语教材中加入职业英语元素不过是向行业英语教材的一种过渡和铺垫,可以在注重学生基础语言技能的同时辅以对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便培养学生对行业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能力的完善。在公共英语教材编排上,将适用于任何就业岗位群的职场英语需求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相结合,预设和安排一定的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场景,强化英语的交际意识,训练英语的基本技能。比如,将“自我介绍”的英语口语技能点设置在多个职业场景下:公司上班第一天,新旧同事间的彼此问候场景;受公司主管委派去机场迎接公司客户的见面场景;公司人事主管面试中的自我介绍场景;等等。阅读部分可以将阅读课文主题与“职场英语知识”和“工作背景知识”相融合,还可以将岗位指南、产品说明书、仪器操作介绍、导游词、商务合同等作为阅读材料等等。练习部分可以创设英语项目实践,发挥学生的创意潜能,贴近未来工作,如设计公司LOGO和产品广告宣传语,研发产品新功能,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等实用的、创新的、能激发学生自主性和兴趣点的内容。

五、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兼顾工具性的发挥与通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说,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基础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仅仅具备作为交际工具的英语的“工具性”特点,还应“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凸显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高职教育特色——“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的通用能力人才。具备通用能力的人会在面临就业、晋升、转岗等多样性选择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当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日益加快,新产品、服务、技术、工作岗位不断涌现时,通用能力的具备会让劳动者自如应对快速的变化。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在充分发挥工具实用性的前提下,利用教材编排的指定任务,侧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管理和发展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抽象概括的逻辑能力以及运用现有资源创新和组合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及设计创新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到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这会使学生在高职公共英语的学习中,借助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具备应有的语言技能基础、职场素质、职场应变能力和就业能力,逐渐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使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基础。

六、结论

为了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未来工作中用英语进行交际沟通能力的课程,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尤为重要,毕竟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以及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贯穿及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因此,从多个角度探讨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内容的特色以及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对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至关重要,也是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