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意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
- 方建移
- 1972字
- 2021-03-30 04:22:16
第三节 社会精英的“民”意
精英阶层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见往往举足轻重。
在多元化社会中,权力和影响力依赖于各种各样的资源,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政权、司法自由裁量权、经济权力,以及专业知识及其对民意的影响力。精英通常被认为是政治机构和私人组织中处于现任领导地位的人,他们利用对组织内部权力资源的控制,实现对重要决策的影响。
精英们经常性地参与政治事务,他们对政治的了解一般比普通公众多。这是因为他们对公共事务具有更强烈的兴趣,更多地参与公共政策协商,并经常性地跟其他组织的精英互动。可以认为,精英们的价值取向和政治态度不同于普通民众。因此,要研究民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光靠民意调查是不够的,通过对精英的研究获取相关的补充资料是必要的。
一 运用结构性问卷研究精英
尽管基于概率抽样的一般人口调查已广被接受,但对于能否运用结构性问卷研究精英群体,却始终存在极大的争议。许多学者声称,精英们不愿意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且对结构性问卷反感,因为他们认为其政治观点的独特性无法用那些带有固定选项的问卷进行测量。因此,一直有人认为精英调查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使得对精英—普通大众进行比较研究即便不是不可能,也变得非常困难了。
然而,在各个不同国家快速增加的精英调查已经表明,研究精英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经验表明,只有极少数精英拒绝接受结构性问卷调查。而且,在被调查的精英中因“不知道”或拒绝回答而遗漏的值往往更少(cf.Wildenmann,Kaase,Hoffmann-Lange,Kutteroff,& Wolf,1982,p.20;Czudnowski,1987;Sinclair & Brady,1987)。不过应答率总体偏低,这主要是因为精英阶层一般都是忙人,即便他们愿意,也常常挤不出时间来完成费时较长的访谈。时间限制以及对研究目的和研究者的不信任都是应答率不高的原因。因此,组织对精英们的现场调查,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来解释研究目的,预约好时间并切实完成访谈。应答率还因研究所涉及的精英所处的部门而异。对于国会议员的调查,应答率跟一般人口调查差不多,但企业精英、军事精英和宗教领袖的应答率往往要低一些,更不用说那些对政治不满的“在野精英”了(Wagstaffe & Moyser,1987)。
与普通民意调查相比,对精英的调查要少得多,同时包括精英和非精英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数同时包括精英和非精英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民主政体里的国会议员和选民进行比较。这些研究的优点不容否认,但显而易见我们还需要更全面的精英调查,即研究各个不同领域的精英,以更好地考察精英态度和意见的区分性特征。遗憾的是,这类研究很少。目前最有影响的研究是1981年和1985年在德国进行的两次综合性调查,既包括了广泛类别的高层精英,也包括了领域广泛的普遍大众(Hoffmann-Lange,1992;Burklin & Rebenstorf,1997)。此外,一些社区调查也包含了同时对精英和普通选民的访谈(如德国的Arzberger,1980;英国的Parry,Moyser,& Day,1992)。美国有两项对公民自由主义的态度调查也提供了精英和非精英的数据(McClosky & Brill,1983;Lock,1999)。
二 社会精英与非精英的对比研究
西方国家一些研究考察了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在民主价值理解上的差异,如赫伯特·麦克洛斯基(Herbert McClosky)研究表明,对于民主根本原则(普遍选举权、自由的竞争性选举、大多数原则)的支持,政治精英与普通大众接近,而对于不那么显而易见的制度意义,如法律法规、公民自由和少数人的权利、政治平等、有组织地进行反对的权利、党派竞争、自由市场经济等,则普通大众的支持要低于精英们(McClosky,1964)。麦克洛斯基由此得出结论,精英阶层应该被视为“民主信念”的主要承担者。此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对于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的区别,可以用几个因素进行解释。一是精英们的受教育水平更高。二是精英们享受着更安全的社会地位,因此更能够容忍持不同意见的少数群体。三是精英们被认为更倾向于支持现有的政治秩序,因为这一秩序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关于这些论点的总结,可参见麦克洛斯基和布里尔(McClosky and Brill,1983)以及洛克(Lock,1999)的相关文章。
尽管上述提到的研究都是在社会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的,但其中的一些实证数据仍能给我们提供启示。首先,社会精英与非精英之间存在的实质性差异表明,精英政治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精英的价值取向和政治态度不能简单地从有关总人口的调查中进行推论,相反,需要开展一些比较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民意的专门调查。其次,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正规教育对于个体意见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较高的教育水平不仅可以培育公民对社会和政治事务的兴趣及参与度,政治知识水平较高也意味着公民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与政治制度运行的方式,以及具体政策议题与更抽象的价值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
当然,现有研究数据也表明,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非精英都不应被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相反,两者都因年龄、教育水平、政治思想、所属政党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存在内部差异。因此,对精英与非精英的分析应该进一步考察这些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