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欲盖弥彰

曹操在陈留观望不远处的袁军营地,只见袁军营地外围尘土飞扬,似乎又有河北的军队前来,心中有种隐隐的不妥,询问荀攸道:“袁熙似乎没有退兵的意思,河北兵马还不断赶来,莫非是想要围困我军于陈留?”

荀攸不敢大意,暗暗思索,河北不可能抽调出如此多的兵马,一定有什么诡计,许昌,袁熙的目标是许昌,焦急道:“主公,大事不妙,袁军的演习定是迷惑我军,河北不是增兵,而是调遣军队。”

曹操大喜道:“公达的意思是袁熙准备撤军了,看来河北也经不起这么多大军的空耗,看来轮到我们进攻了,这次就算不能捉住袁熙,也要让他付出代价。”

荀攸摇摇头道:“袁熙并非撤军,而是料定我军不敢出战,便想要攻打许昌,故意弄出许多尘土,想要掩饰大军的去向,反而暴露了自己。”

曹操吓出一声冷汗,许昌乃是自己根本,一旦许昌失落,对自己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便想要领兵支援许昌。荀攸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冷静地阻止曹操道:”主公,许昌成高墙厚,尚有万余兵马,有大公子坐镇,又有满宠、贾逵、陈群、夏侯尚等人相助,短时间内无法攻下。只要我们击溃了面前的袁军,再回师许昌,定可大败袁熙,说不定还能将其擒获。”

袁熙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掩饰袁军人数并没有减少,故意将竹子绑在马尾上,令骑兵来回奔跑,这反常的现象却让荀攸看出了破绽,曹操抓住机会,起兵前来攻打袁军大营。

曹操打击道:“袁熙贤侄,果然阴险,居然领兵偷袭许昌,如此雕虫小技,如何能瞒得过我?如今你大势已去,还不早降,更待何时?”

袁熙暗道不好,司马懿的五万大军估计危险了,曹操怎么这么容易看出自己的破绽呢,强作镇定道:“曹操,到底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你以为我会派兵偷袭许昌,那不过是造谣而已,等的便是你出来。”

曹操见袁熙面不改色,如此镇定,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判断出错了,难道袁军已经在周围设下埋伏?荀攸提醒道:“主公不要中了袁熙的诡计,他定是心虚,不然早就对我军发动进攻了。”

袁熙知道今日与曹军一战在所难免,在曹操犹豫之际,先下手为强,令高顺率领陷阵营进攻曹军。曹操自然不甘示弱,令许褚率领虎豹骑进攻袁军。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战士重甲重凯,全身武装,讲究团体配合,或两人合作,或四人合作,用刀用枪用盾用弩箭十分默契。

许褚率领的虎豹骑战士由曹军最精锐的将士挑选组成,坐下黑色战马,全身黑色铠甲,锋利鬼头大刀,杀气十足,最擅长单兵作战。

陷阵营和虎豹骑都没有碾压对手的实力,一时之间难分胜负,曹操下令大军冲锋,想要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压垮袁军。

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撤退等于送死,袁熙下令全军冲锋,与曹军展开残酷的肉搏战。没有埋伏的遭遇战,兵力的优势并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还是看将士的素质和武器的精良。

袁军虽然有连弩利器,不过也不敢乱用,两军混战,怕伤了自己人,主要用于保护后排,还有袁熙的安全。袁军和曹军实力相当,时间久了,兵力的劣势就会显现。

为今之计,唯有派出敢死队搏一搏了,袁熙对张绣吩咐道:“张将军,如今战局胶着,不过我军兵少,唯有突袭曹操。曹操受伤或者身死,曹军群龙无首,我军才能扭转战局。”

张绣与曹操有深仇大恨,无时无刻不想置曹操于死地,率领两千击剑游侠朝曹操发起突袭。曹操十分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靠前呢,看着越来越近的张绣,心慌不已。

换做别人突袭自己,曹操没有那么担心,偏偏是张绣,枪法十分高明,又与自己有深仇大恨,定会拼死追杀自己。曹操手下亲兵抵挡不住,许褚与高顺交战,一时脱不了身,曹操只能向后军逃窜。

幸好曹洪及时杀出,挡住了张绣,曹操故意扰乱张绣道:“张绣,你为了一个女人,想要置我于死地,不过就是不想让世人知道你勾引自己婶婶的丑事。”

张绣为了婶婶邹氏反叛曹操,杀害曹昂和典韦,世人皆以为张绣是为叔叔张济报仇。有了曹操的污蔑,原本心态就不好的张绣觉得不管是敌军还是属下,都在嘲笑自己,弃了曹洪,不顾自己的性命,拼死杀入敌方中军,追杀曹操。

袁熙决定孤注一掷,令韩猛和蒋奇率领后军发起进攻,只留下千余人保护自己的安危,若是有人像张绣那般杀来,估计自己是在劫难逃了,无论怎样,自己也不想浪费张绣拼死换来的进攻机会。

这两千游侠武艺高强,在张绣的激发下,直取曹操,曹军若是放箭的画,这群游侠估计已经伤亡惨重了,可是没人敢放箭,伤了曹操谁担当得起。

经过一时的慌乱,曹操终于安全了,曹军后排军队上来将张绣和游侠死士包围,释放弩箭,游侠虽然武艺高强,用长剑抵挡弩箭,不过游侠都是轻装上阵,都容易中箭。

高顺、韩猛、蒋奇率军杀到,救出张绣,张绣已经身中数剑,深受重伤,危在旦夕。曹军被张绣和游侠死士冲乱了阵脚,曹操怕袁军还有埋伏,只好退回陈留。

张绣不仅身受重伤,还心脾俱损,就算华佗也是回天乏力,在弥留之际,请求袁熙道:“张绣能遇大将军是我的荣幸,可惜以后不能再为大将军效力了,希望有朝一日,大将军击败曹贼,能救婶婶一命,张绣死而无憾。”

袁熙答应张绣将来定然搭救邹氏,张绣安心地点了点头,停止了呼吸,终年三十九岁,袁熙伤感不已,追封张绣为宛城侯,命人将张绣送回洛阳安葬。

曹操退回陈留,心才安定,没想到自己扰乱张绣心神之语,竟然激发了张绣的血性,令其暴走,错失了击败袁熙的大好时机,叹息不已。

荀攸知道此时不是叹息的时候,对曹操道:“虽然这次我军没有击败袁军,不过袁熙的计谋已经败露,胜负已经在我军的掌握之中,为了夜长梦多,还是先剿灭了偷袭许昌的军队。”

曹操当机立断,以徐晃为先锋,亲自领兵五万,支援许昌。袁熙见计划败露,只能派人通知司马懿和石韬撤军,自己也退守虎牢关。

司马懿和石韬秘密行军,十分小心地躲开了曹军探子,在距离许昌只有数里的时候,许昌将士才发现了袁军的行迹,立刻验收城门,报告曹丕。

曹丕年方十七,十分早熟,颇有几分曹操的影子,没有太大慌乱,招来曹操亲信满宠、贾逵、陈群,还有族人曹真、夏侯尚一起商议大事。

满宠安慰曹丕道:“大公子放心,司空已经领兵前往陈留,袁熙再想也不可能几十天就击败司空。这支袁军很有可能是偏师,想要趁着许昌空虚前来偷袭,只要我军守城数日,司空定然赶来支援。“

贾逵支持道:“伯宁所言极是,不过许昌只有万余将士,还要小心防范,需尽快安排好各城门的守将,以防乱中出错,给敌军有机可趁。”

曹丕分配任务道::“丕与子丹守东门,满宠大人负责南门,贾逵大人负责西门,伯仁负责北门。”

司马懿领军来至许昌城前,劝降许昌守将道:“我乃洛阳太守司马懿,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捉拿曹操,识相的就交出曹操,否则攻破城池,别怪我不留情面。”

一旁的曹真见曹丕犹豫,分析道:“这必是司马懿的诡计,只是想要瓦解我军的士气,子桓不必当真。司马懿乃司空手下主薄司马朗的二弟,不如尝试劝降,故意拖延时间。”

曹丕对司马懿恭敬道:“丕久闻司马仲达之名,今日得见果然是一表人才。仲达,你大哥司马朗正在我军中效力,深得我父亲信任,何不投靠我军,你两兄弟也好团圆。”

司马懿婉拒道:“这位想必是曹家大公子曹丕吧!司马懿受大将军知遇之恩,绝不敢忘。大公子若有心令我兄弟团聚,何不投降,以免生灵涂炭?”

曹丕见司马懿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威胁道:“司马懿,你身为司马家族次子,就不怕因为自己今日的鲁莽行为,害了你大哥司马朗?”

司马懿笑道:“大公子,你这话就让司马懿不敢恭维了,曹司空若是没有这点容人之量,恐怕这中原之主也当不多久了。”

曹丕见司马懿讽刺自己无容人之量,心中大怒,不再客气,对司马懿道:“司马懿既然不听劝告,就放马过来吧,我曹丕还不见得怕了你!你孤军深入,我父亲一旦回军,定然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司马懿似乎明白了什么,感谢道:“多谢大公子提醒,司马懿倒要看看大公子能守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