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商洪亮也看到了李三,兄弟二人四目相对,自是百感交集,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大哥!”
“三弟!”
俩人异口同声呼唤对方,亦是喉头发哽。
算起来,哥俩自从白龙湾一别,已经是七八年没见面了,此番异地相逢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尤其是李三,如今逃亡在外,有家难回,看到大哥商洪亮,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他怕大哥看见了难过,赶紧扭过头装作看别处,把眼泪又生生地咽了回去。他去下臂弯上的包裹,递给商洪亮,笑着说:“今儿个运气不赖,方才跟那个洋鬼子交手还收获了一份战利品,看看是啥好玩意儿啊。”
商洪亮接过包裹,拉着李三进了客栈。
这时候,外间大厅里方才打斗推翻的桌椅板凳,以及一地的杯盘狼藉都已经收拾干净,郭连发搀扶着黄莲圣母进了里面的雅间。老板娘见李三和商洪亮如此亲热,断定都是一家人,此刻,见商洪亮那几个弟兄都还在外面站着,赶忙招呼进来,两桌并一桌,重新温酒上菜。
在另一间屋,商洪亮和李三把方才截获的包裹层层打开,顿时射出五彩光芒,照的李三赶紧捂住眼睛,商洪亮脱口叫道:“夜明珠!”
原来,那包裹里的东西正是蓟州城内独乐寺丢失的佛顶珠。
说起来,那独乐寺已是千年古刹,寺庙建成的时候那珠子直接就镶嵌在了大殿正中,十一面观音塑像的脑门上了。这佛顶珠可是一件无价之宝,它虽然只有鸡蛋大小,但光芒无比,平时每逢月黑天,方圆四五里就能看到它的光芒。
起初,那珠子并不是很亮,但随着年代久远,那佛珠受日精月华和殿内香火熏燎,竟是越来越亮。也正是这光亮招来了众多贪婪窃贼的青睐,历朝历代都有窃贼光顾,但都被寺内武僧和平时巡护寺院的蓟州武林人士打退了。
到了清朝后期,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大多会点儿武艺的都上山当了土匪,独乐寺的武僧也都远走他乡,只剩下几个老弱病残和尚佛看守寺院。这伙东洋武士,其实早就垂涎这颗佛顶珠了,只是碍于蓟州武林泰斗——蓟州城西宫乐亭商家长期巡护独乐寺,他们下不了手。
这次,他们就是趁着商家老夫人过世,商家忙着操办丧事,放松了对独乐寺的巡护,他们才一时得手。
可是,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商洪亮发现了,当即带着几个弟兄追了过来。也是因为承德有东洋人开设的道馆,这几个人本想到了承德就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李三,把他们刚弄到手的宝贝又抢了回去。
此刻,见到失而复得的夜明珠,商洪亮激动得声音发颤,连声说道:“三弟呀,追回国宝,你可是立了大功啦!”
李三谦逊地说:“呵呵,啥功不功的呀,那还不是瞎猫碰上个死耗子,赶上了。”
商洪亮说:“可不是啊,你等于是救了我,救了我们商家啊。”
李三不解地问:“有那么邪乎么?”
“当然有啦!”
商洪亮于是把商家常年义务护庙,出事那天又刚好是商姓村民值夜的事儿一五一十说给了李三。
说完这事,哥俩有说了些离别之后的感慨,正是千言万语就不断扯不断的时候,郭连发神色紧张走了进来,打断哥俩的诉说,伏在李三耳边说:“你俩别叙谈了,此地不宜久留,干娘好像体力不支,你赶紧护着老人家回山寨吧。”
李三一听,立刻紧张起来,当即飞身出屋,来到黄莲圣母身边,看着黄莲圣母略显苍白的脸,关切地说:“妈,你老哪不舒服么?”
黄莲圣母勉强笑了笑说:“呵呵,没啥,我就是有点儿累,方才小五说那宝贝被你给抢回来了,这挺好,咱这趟山没白下来,我琢磨着这儿不是说话儿的地方,咱们还是赶紧走吧,免得夜长梦多,真要被朝廷那些狗盯上就麻烦了。”
“哎。我听你老的。”
李三答应着,又跟郭连发和商洪亮说了几句话,双方就此分手,各奔东西。
李三和黄莲圣母一行连夜赶回了黑鹰帮山寨。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回到自己的住处,李三和衣躺在床上,刚想合眼睡一会儿,忽听窗外有人小声叫他:“大哥。”
是燕子!
一听到燕子的声音,李三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来了这么多日子,燕子这是第一次到山寨找他,难道她家里出了啥事儿?
想到此,他赶紧翻身起来,开门转到窗外。燕子搓着手,看着他的窗户正愣愣地发呆。
李三悄悄来到她的身后,轻声问道:“燕子,你咋来了?”
“大哥!”
燕子一听到李三的声音,立刻转身惊喜地拉住她的手,两只美丽的大眼睛泪汪汪看着他。
李三着急地问:“咋?家里有事儿啊?”
“没事儿人家就不兴过来看看你呀?”
燕子嘟起嘴,一脸的委屈。
说实话,燕子对李三这个大哥哥是一见倾心的。
自打那天在河边看到他第一眼,她就把他印在了心里,及至他把她从马上抱下来,夹着她风驰电掣般飞跃到山坡上,无端的,她就认定了他就是她这辈子要托付终身的那个人,是她的初恋,也是她这辈子唯一的爱人。
唉!少女的心,少女的情,少女的爱,本来就是无端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用任何凭据,个中奥秘,谁又说得清楚呢?
特别是那天夜晚,李三醉酒后睡在燕子的屋里,燕子一夜未眠,就那么坐在床边看着他。看着他白皙帅气的脸,听他在睡梦中呼唤梁英、郭连发和许老爷,她不敢问他呼唤的那些人是谁,也不敢碰醒他。还几次她甚至冲动地想偷偷亲吻他,几次把自己的脸挨近他的脸,但最终也没敢贴近他那紧抿的双唇。
燕子喜欢李三,吴老爹是最直接的知情者和支持者。但是,凭直觉他能感觉得出来,李三对燕子的感情绝对是那种父亲对待女儿的娇宠和溺爱。燕子让他干啥就干啥,从来不会反驳,也不拒绝。有一次,燕子病了说想吃鱼,李三二话没说,脱鞋拉袜,卷起裤腿儿就下到河里摸鱼,摸了大半天才摸上来十几条小鱼。兴致勃勃拿回家,刷锅点火熬了一碗鱼汤让燕子喝,没想燕子只抿了一小口,就皱着眉头把碗推开了。李三一见急坏了,央告着让燕子喝:“喝点吧,你不是想鱼吃么?”
燕子摇摇头没说话,李三端起碗尝了一口,才知道是没放盐。立刻倒回锅里,放上盐接着熬。熬好了再给燕子端到床前,燕子这次又抿一小口,立刻甜甜的笑了,一口气把一碗鱼汤都喝光了,一边抹着嘴一边夸:“好喝,好喝。”
吴老爹在一旁看不过去,嗔怪道:“傻丫头,就知道自个儿好吃了,咋不问问李大哥为给你摸鱼受了多少累呢?”
李三笑着说:“呵呵,只要闺女高兴,我苦点累点算个啥呀?”
闺女。难道我在他的心里只是闺女么?
燕子有时候夜里睡不着觉,没来由地想起李三大哥,时常这么问自己。
有几次,他跟着李三到很远的地方帮人护秋看庄稼,茫茫原野,一望无边,空空旷旷只有他和她两个人。骑马并肩走在他的身旁,多少次她痴痴地看着他模样俊朗的脸,憋着劲儿鼓足勇气想问他:“哥,你喜欢俺么?”
可是,就像故意的一样,从来都是不等她问出口,他准会不失时机地讲些不着边际的笑话,打乱她的思绪,让她无从开口。
难道说武功高强的人都是冷血?都不懂感情?
燕子摇摇头,自己就把自己这歪理否定了。
在她的印象当中,李三大哥绝对不是那样的人。
平时,他看到要饭的叫花子都会站住脚,掏几个铜子儿递过去;村里哪家老人去世,儿女发丧不起,他也会出钱出力,帮着办丧事,让老人体体面面地入土为安。让她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当地一个大财主让李三帮着护秋,有天夜里,他听到玉米地里有人偷掰玉米棒子,就追了过去。到地里面一看,偷玉米的是村里一个病恹恹的穷老太太,他的心立刻就软了,不但没抓那老太太,还悄没声儿在后面帮着她抬筐。老太太开始以为是自家老头子再后面呢,走到玉米地外面回头一看是护秋的李三,扔了筐就要跑,李三笑着说:“穷巴呵呵的,又这么大岁数了还有病,吃几根鲜玉米算个啥呀。”
嗨——,这么有情有义的人,咋能说人家冷血呢?可是……可是,他咋就不明白我的心呢?
燕子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