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活血化瘀法治疗

输卵管病变是不孕症的常见因素,约占不孕症的三分之一,其中又以炎症性输卵管阻塞为最多见。近几年,我们采用活血化瘀配合西药治疗60例本病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取1989年元月至1993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基础体温呈双相,结婚2年以上或流产后2年以上以及第一胎产后3年以上夫妇同居,排除男方不育因素,而仍未受孕,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输卵管不通者,作为观察病例。

2.年龄及不孕年限

22~29岁者20例,30~34岁者26例,35岁以上者14例。不孕年限:2~3年者36例,4~5年者14例,6年以上者10例。其中原发性不孕症24例,继发性不孕症36例。

3.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型:平素少腹胀痛,经前期乳房作胀或乳头发硬、痒、痛,胸胁胀满,善叹息,甚或急躁易怒,经行腹痛,量少不畅,有血块,舌暗脉涩,舌下静脉怒张。

(2)寒邪凝滞型:腰腿酸软,平时少腹有凉感,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行后期量少色淡,小便清长,苔白润,脉沉。

(3)痰湿下注型:面色白,形体肥胖,头晕、心悸、呕恶胸闷,经行后期,量少,带多质稠,脉滑,苔白腻。

(二)治疗方法

1.根据本病多有经行后期、量少、不畅、疼痛的特点,采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活血化瘀,调经种子。处方:

官桂3g 干姜3g 川芎6g 延胡索10g

小茴香3g 当归12g 赤芍10g 五灵脂6g

蒲黄6g 没药6g

气滞血瘀型加柴胡6g,香附10g,川楝子10g。寒邪凝滞型干姜加倍,加吴茱萸6g,荜茇6g,麻黄3g。痰湿下注型加姜半夏10g,陈皮9g,茯苓15g,白术10g。此方平时水煎服,日1剂。经行之时,服用3剂,因势利导引血下行,祛瘀生新。

2.庆大霉素8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胎盘组织液1mL,肌注。每日1次,均在月经干净第1日起应用,连用1周。维生素E 200mg,口服,月经干净第1日起服用,连用20日为1个疗程。

(三)治疗结果

经上方治疗,一疗程受孕者32例,二疗程受孕者15例,未受孕者13例,未受孕者做输卵管通液复查仍不通。

按阻塞部位:输卵管部分阻塞者受孕24例,完全阻塞者受孕6例;一侧输卵管阻塞者受孕14例,双侧阻塞者受孕3例。

按证型:气滞血瘀型受孕29例,寒邪凝滞型受孕13例,痰湿下注型受孕5例。

(四)验案举例

例1 赵某,女,28岁。1989年7月6日初诊。患者婚后生一女孩,后5年一直未再孕,经数家医院检查,确诊为双侧输卵管不通,中西药多方治疗无效。男方检查正常,症见经期正常,量中、色红,夹有小血块,少腹胀痛,经前乳胀,胸闷善叹息。平时腰膝酸软,小腹针刺样疼痛,下坠有便意感。舌苔白质暗,舌下静脉怒张,脉细涩。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治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投少腹逐瘀汤加柴胡、香附、川楝子、广郁金;西药按疗程用药。1疗程终,月经未行,查尿HCG阳性,后足月顺产一婴,母婴健康。

例2 闫某,女,25岁。1990年2月3日初诊。患者婚后3年未孕而来就诊。男方检查正常。女方15岁月经初潮,每月一行,每次2~3天,量少色淡,夹有小血块,小腹疼痛,平时腰酸头晕,少腹隐痛有凉感,性欲低下,舌淡,脉沉细。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示右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左侧不通。辨证为寒邪凝滞型。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投少腹逐瘀汤加吴茱萸、荜茇,干姜量加倍。西药同前述,调治两个疗程,于1990年4月11日停经,查尿HCG阳性,后足月顺产一女婴,母婴健康。

(五)讨论与体会

输卵管阻塞,中医学文献中无此记载,依据症状散见于“无子”“断绪”“带下”“痛经”等篇中。本资料均以“无子”“断绪”即不孕症而来就诊。临证中我们发现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多有少腹疼痛,经行不畅,后期量少等症。中医理论认为“痛则不通,不痛则通”“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贵在气血流畅。气滞血瘀,阻滞经络,阳精阳血不能施摄,故不得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可辨为气滞血瘀,寒邪凝滞,痰湿阻滞,本病的病理特点为经络阻滞而致不孕。依此特点,拟活血化瘀为主,调经种子。少腹逐瘀汤中官桂、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延胡索、五灵脂、蒲黄、没药化瘀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经种子之功。王清任谓本方“种子如神”。胎盘组织的中药名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经科学加工成针剂,证实对妇科病、腰腿痛、粘连有效。大剂量维生素E有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维持正常的肌肉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庆大霉素为抗菌消炎药。诸药合而用之,功效加倍,效果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