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 星期二

书声琅琅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聆听哲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解读】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解读】人生在世应当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诗词翻译

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①这是天宝四五年间李白寓居沙丘时写给杜甫的诗。沙丘约在山东汶水边上,难以确考,李白从长安东归后,曾同杜甫畅游齐、鲁。

②鲁酒:鲁地的酒,用《庄子·眩(qū)箧篇》“鲁酒薄”的典故。

③齐歌:齐地的歌,用《孟子·告子下》“齐右善歌”的典故。

【今译】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为什么原因竟然来到此地?如今却在这沙丘城里闲居。这里只有城边的老树,日夜沙沙地响在秋风里,有酒却没有闲情逸致痛饮酣醉,有歌也只是徒有其情意,思君之念就像汶水长流不息,让它紧随着你悠悠南行去。

天末怀李白 秋天的凉风从天边刮起,不知道你现在心情如何?鸿雁何时送到你的消息,你此番流放前途多风波。有才的人大都命运不济,鬼怪最喜人从跟前过,你应把冤屈向屈原诉说。写首诗给他投赠到汨罗。

成语故事

摩肩接踵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外交家。后人称他为晏子。

有一年,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见他身材矮小,很看不起他。在晏子入城时,楚王命人不开城门正门,只开侧门,以小门来影射侮辱晏子。晏子见此,笑着对接待官员说:“我出使了许多国家,进门都走大门。今天来到楚国,没想到狗门大开,既然访问狗国,只好从狗门入内了。”接待官员一听,忙赔礼道歉,命人打开城门迎接晏子入城。

楚王看着面前矮小的齐使,故作惊讶地说:“哟,齐国没人了吗?怎么派这样一个人出使我国呢?”晏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齐都临淄街道纵横,百姓一家挨一家,不在几万户之下;大伙张开衣袖就能遮住太阳;众人挥汗一把就像下一阵雨;街上人来人往,肩擦肩,脚跟脚,怎能说没人呢?至于派我来楚国,是齐国的规矩所造成的。我们齐国有一条规矩,有本事的人就派他拜见有本事的君主,没本事的人就只能拜见无能的君主了。我在齐国最无能,所以我就被派到这里了。”

楚王听了,异常尴尬,也不敢小看晏子了,忙命人隆重接待晏子。(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释义】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摩,接触。接,接着。踵,脚跟。

素材存盘——“兴趣”格言

使生活不致陷入苦闷单调的方法之一,是养成正当的爱好。——罗兰

热忱不只是外在表现,它发自内心,发自你对自己正在做的某件工作的真心喜爱。——(美)卡耐基

每一件工作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样去发掘它们罢了。——(法)卢梭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时时刻刻创造新生命。——李大钊

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一切都没有兴趣。——罗兰

如果你表现得“好像”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一点表现就会使你的兴趣变得真实,还会减少你的疲惫,你的紧张,以及你的忧虑。——(美)卡耐基

事例精选

兴趣的力量

我国青年速算专家史丰收速算赛过电子计算机。他在小学二年级时就想到了一个“怪”问题:读、写、看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的,而运算为什么偏要从右往左,从低位算起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他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从此,他把玩的时间都用到思考和计算中。正是这种入迷的兴趣,使史丰收创造了快速计算法。

不可一日不读书

曾经有人问孙中山先生:“我们每次看见你,谈不到三句话,你就要讲革命。究竟你在革命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嗜好呢?”他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先生的手里,经常拿着书,不论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等各种书刊,他都喜欢阅读。

在旅行的时候,他的行囊里,总是装有新出版的书籍。甚至在革命工作紧张的时候,在火线上指挥作战的时候,还带着他心爱的书。

孔子学琴

孔子曾向春秋时一个名叫师襄子的乐官学弹琴,开始学了一支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对他说:“差不多了,再学一支曲子吧。”孔子答道:“我才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呢。”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可以学另一支曲子了。”孔子答道:“我还没体会出这支曲子的思想感情呢。”又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再次告诉孔子:“你已经弹出了这支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学新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弄清作曲子的是什么样的人呢!”于是又继续练下去。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日子,孔子兴奋地跑来对师襄子说:“我已经了解曲子的作者了: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视,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师襄子高兴地说:“一点不错,这支曲子名叫《文王操》啊!”

安培谜题

著名的安培定律的发现者——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思考问题常常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有一天,他在大街上一边走路一边思考一个难题,想着想着,他觉得需要进行演算。他抬头发现面前正好有一块木板,当即掏出粉笔演算起来,各种符号和数字布满了木板。难题解决了,他高兴得不得了,正要从头至尾再检查一遍时,木板突然离他而去。他定神一看,才知道这块木板是停在他面前的马车后面的挡板。这时,马车夫赶着马车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