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武都力夜走茅山

第九回武都力夜走茅山茅山道一语惊人

都力顺着山路迤逦向北,转而向西。江苏的山不高,满山的青枝绿叶、郁郁苍苍,山下是良田万顷,溪水潺潺,小湖、河汊无数,端的是鱼米之乡。赶路带观景,不时问个路,倒也不觉烦闷,悠悠荡荡错过了打尖,午后方到了溧阳与金坛边界三里墩。天热饭庄、面店早早息晌,馒头、糕饼店早市卖完已上了排门,唯有一家小饭铺,门口挂了一只猪头、两挂下水,叮满了苍蝇,看了味口全无,在高家庄吃的是素菜中的山珍海味,在外就天壤之别了,吃素更加麻烦。正巧对面有一瓜摊,瓜农正有气无力地叫卖,都力走过去挑了一只大西瓜,就地吃了,既解渴又当饱,再继续赶路。

一路上翻山越岭,路经大铜山、百羊山、半边山,往茅山而去,只是途中前不靠村后不傍店,腹中饥饿有钱无处买吃的,后悔在庄中未带点干粮上路。眼看天已黑了,四周黑咕隆咚。都力凭着多年的江湖经验,知道白生生的是路,亮晶晶的是水,深色的是草洼低处是沟。用戒刀砍了一棵小树,去了枝杈削成一个哨棒,一来权当拐杖,夜晚走山路,三条腿总比两条腿强,二来打草惊蛇,以免遭蛇袭击,三来万一遇到勐兽,可当防身武器。贪心赶路错了饭庄且不必说,兴许错过了宿头呢!只有加快脚步前行了。眼见前面黑黝黝的一条山梁挡住去路,犹疑间却峰回路转,前面灯火闪烁,有灯就有人家,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渐渐地隐约听见琴笛锣钹声,都力竟自笑了起来,原来是一处道观,正在做晚课或是今夜有道场,竟然凭地热闹。

走近一看,高大雄伟的山门显示出昔日的辉煌,如今锈迹斑斑、油漆脱落、陈旧不堪,大门上的八卦图依稀可见,两旁立柱上的纤语断断续续无从辩论,门楼上一块竖匾“三清观”三个大字倒还清晰。好在大门虚掩,未曾上栓,都力悄悄地推开门,朝着灯火闪耀的大殿走去。大殿为重檐琉璃瓦盖顶,斗角飞檐,四根红柱五开间宽,规模不小,虽说陈旧气魄尚在。大殿中央,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中间是玉清“元始天尊”,右边是上清“灵宝天尊”,左边是太清“道德天尊”。“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教自视甚高,“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至高无上,都力不敢怠慢,合十稽首,以示尊敬。

正巧晚课已毕,众道士纷纷解下法衣,斋堂用膳去了,都力走到中央神坛前,朝着一位年逾花甲的道长稽首问讯:“道长,过路人有礼了!”“还礼还礼,施主夤夜到此作甚?”“回道长话,在下贪赶路程,错了宿头,误投仙观,祈求一饭一宿,明日一早下山,敬献香资,不知可否?”“不妨事,施主请随贫道来用膳,只是观中吃斋,望施主谅解。”“在下也是吃斋念佛之人!”“哦-!施主也是沙门中人,失敬了!”

斋堂里香火道人见都力是观主同来之人,盛了四碟素斋一碗米饭,素斋是煮南瓜、青菜豆腐、金针木儿、素鸡素肠,比常人多了一样。都力要了三份,老道以为还有二位伴当,都力笑说自己食肠大莫要见怪。饭罢小道童稽首说是观主有请,随即到了观主丹房内,老道在蒲团之上打坐,指着旁边说:“居士请坐!”都力告了坐道童献上茶退下。

“贫道见阁下相貌堂堂、非寻常之人,冒昧相请,居士莫怪!”“岂敢,打扰道长清修,失礼之处望乞海涵!”“请问居士高姓大名,仙乡何处,怎麽晚间走到这穷乡僻壤的茅山来了?”“在下法名都力,山东清河县人氏,本月初三在六合寺皈依佛门,今往句容宝华寺受戒,不料贪赶路程,迷了路途误闯仙观于心不安。”“好说好说,据贫道揣测居士俗姓武,人称打虎英雄武二爷麽!”“正是在下,道长因何知晓的呢?”“贫道有一方外好友,乃兵部参议年友亮,日见前方战事的塘报,方知武英雄遭方腊营中包道已暗算失了左臂,告知贫道;今日见居士英雄气概,闻听又是清河县人氏,故而一语中的。”“真乃大才,佩服佩服,请问道长法号,也好领教。”“领教不敢,贫道姓右名一怪,百家姓中无有此姓,乃西南边陲蛮夷人,性格古悖,言谈见解常与人相左,人称“左道人”。只道贫道姓左,其实姓右。”“这倒有趣得很,不瞒道长,在下也有此好,敢问道长怎麽个“左”法呢?”

一怪道长叹了口气:“就以茅山道场来说,茅山地处江南句容、金坛、溧水、丹徒、丹阳五县之间,得天独厚鱼米之乡,山随不高,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人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美誉。茅山道士大多数是葛洪祖师爷一派,讲究炼丹、画符驱妖捉鬼,只因后来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滥收门徒。贫道极力反对,只乃势单力薄,无人肯听,以至门徒虽多,良莠不齐,滥竽充数,骗吃骗喝的都有;信誉一落千丈,日渐凋零,辉煌不再,一日不如一日,从三清观一角可见一斑了。”

“道长说得是,除此以外呢?”都力赞同说道。“有一件关于武林中的事,那就争论更大了。众所周知武林中的泰山北斗自然是少林武当,再有就是昆仑峨眉、华山衡山嵩山、崆峒青城,江湖有丐帮,XZ有密宗喇嘛教,XJ有天山派,云南大理有段家,使毒的有四川唐门和苗疆蛊毒,还有江湖上小帮小派,多得不知其数,为何就没有文人参于其中呢?其实不然,据贫道所知,山东曲阜孔圣人家乡便是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孔庙乃历代皇帝朝拜胜地,庙内虽没有大量奇珍异宝,但是天下闻名的藏书楼所藏书籍,哪一本不是难得一见的奇书呢!而且孤本不少,可谓价值连城,从未听说失窃被盗、江湖人作乱又是什麽原因?答桉只有一个,那就是庙里武林高手甚多,不乏有超一流的宗师级人物守卫保护,还有皇家带刀侍卫,专职守护神,寻常盗贼或是江湖败类不敢前去捣乱惹事。为此贫道特地前往三孔瞻仰,发现大量武林中人留下的痕迹,孔庙、孔林中的方砖地被练武时脚踩、蹬、踢、跳都磨平了。只不过三孔中的武林高手统一口径,一字不露从不张扬,多少年如此,十分难得。”“哎呀呀,高见高见,此番言语闻所未闻,两日里已听说二遍了!在下顿开茅塞,长见识了!身上的事一旦了结,定去曲阜一走。”“请问都力师,何处又听得此番言辞的?”“在太湖庄上倒是一位女流所言,令尊曾是孔府幕僚。”“难道是吕松樵吕老师的令爱、高家庄三庄主夫人吕小姐麽?”“正是!道长认识?”“岂止认识,贫道年少时曾拜在吕先生门下,同吕大小姐也算是师兄妹吧!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已是二十余年了,吕师妹还好吧?”“二年前尊夫病逝,日夜思念贵体欠安。令郎高承辉拜在我膝下为螟蛉之子,倒是一段佳话。”“无量天尊!你我有缘不是外人,来来来,请上坐!”起身重新见礼坐下,吩咐道童:“请膳堂速备一桌素斋,贫道与都力大师痛饮几杯!”

须臾上斋上酒,一怪道人说:“此酒是素酒,以冬天的雪水与春天的桃花酿成,奇香无比,强身健体,爽神明眸,大师请饮了此杯,贫道先亁为敬!”“多谢道长款待,素酒也不为破戒,亁!”酒过三巡,道人言道:“大师,你道今日为何这麽晚还有道场?今天乃是老师十周年忌日,贫道打算做七日打醮以纪念老师栽培教导之恩。老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学术渊博,文理诸课,无一不精。他曾言道武林中有若干本奇书,有一半在少林寺藏经阁,这是人所共知;殊不知另一半竟在孔庙藏书楼,特别是有一本经典秘籍,叫做“九玄真经”是由数十位大文人所着,共分九册,穷其半生精力创作而成,包罗万象,有武功、气功、兵刃器械以及武学的发展前途等等,端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所知有两册:一册是玄功,一册是罡气,玄功秘籍同少林“达摩神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重文,后着重图,倘若二者并学,定会事倍功半,此武林绝学不知何人有缘学之,天下无敌了。”

都力心想老道如此诚信,自己如不心诚,倒显得小家子起了,虽说行走江湖,逢人只说三分话。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于是从怀中掏出一布包,脱开封套:“道长请看,是这本书麽?”老道接过书一看,封面上“玄功“二字跃入眼帘,大吃一惊道:“正是此书!大师从何而来的?”“昨晚三庄主夫人亲手所赠!”“这就是了!老师传了小师妹理所当然,师妹赠与大师也是恰如其分,慧眼识英雄,望大师好生研究、勤加练习,发挥此书的作用,也算慰告老师在天之灵了!”“在下今日一天忙于走道赶路,还未曾瞧过一字,太湖高家庄三兄弟研读过,言道内容十分难懂,无从着手,不知......”不等都力说完,老道打断:“武功修为不一,悟性有高低,缘分有深浅,岂可等同!贫道断言,大师定有所为,而且是大作为!尽顾说话了,吃菜喝酒!”

一席长谈之后,亲情似乎拉近了许多,“大师不仅仅是上宝华受戒的吧?恐怕另有所为!”“正是,在下心中之事难逃道长法眼!”于是把诸事从头至尾叙述了一遍。谁知老道也是性情中人,听到妙处连声喝彩,闻听三庄主夫人思夫,终日以泪洗面以至身体欠安,竟然老泪纵横,师兄妹情深可见一斑。“既如此,大师当开山立派,发扬光大师承武学,造福武林。老师留下的这本秘籍对你一定有用,俗话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的结果太好了,吾师在天之灵也甚感欣慰。不知大师有何打算呢?”都力正色道:“先将林师兄之事办妥,这是最要紧的。恩师所藏的三本秘籍还未开始寻找,不知能否如愿,故而不敢言后。”老道摆摆手说:“俗话说好事多磨,事在人为,只要全力以赴终究是如愿以偿的,我预祝大师马到成功。来,先亁了此杯!”碰杯之后老道接着说:“说到此我又左了,贫道替大师所建门派的名字都想好了,就以泰山二字如何?”都力笑了:“道长真是妙人,古道热肠得很!”老道一本正经地言道:“第一,大师是清河县人,成名在景阳冈,出名在阳谷县,均为山东境内。第二,山东最有名的自然是东岳泰山,五岳独尊,名号响亮。第三,适才提起过江湖上大大小小的帮派不计其数,泰山派名不经传,应当为其正名。第四。山东人杰地灵,英雄好汉无数,一呼百应,声势浩大、如火如荼指日可待。第五,泰山离曲阜几十里路,得到三孔文人、武林高手支持帮衬可能性极大。鉴此五大原因,以贫道所见大师速离去,先去宝华山后上汴梁城,迁坟寻宝,办妥林教头所托之事,而后就可建大业了!”都力被道长说得雄心勃勃:“道长真是快人快语,在下恭敬不如从命,照此而行!”

老道吩咐知客接待都力至客寮休息,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都力早早起身,客寮后院便是山峰,一道山泉自上而下顺着山石缓缓流淌,山脚下一洼处有两个塘,一大一小,大高小低,大饮小用,都力用手捧了一掌饮之,凉爽之外还有点甜,顺势在此净面漱口,其爽无比。四周峰峦叠嶂、绿树成荫、葱茏一片,山不高却秀丽、水不深却纯清,满山间的野花五颜六色争鲜斗艳,薄雾轻如纱、晨露亮如晶,端的是人间福地。绕山脚走了一圈从正门踱入,见过观主用过斋饭,辞别道长择路下山,老道亲自送行,边走边说:“大师顺此山道而下,大约十五里路便是茅西镇,拐道向北就进入句容,再转向西北便是宝华山了。路途遥远,风险无常,大师珍重!再回太湖时,替贫道多多问候我那小师妹,万事自有定数,人力不可挽回,保重身体要紧。再有就是我那未见过面的外甥高承辉,既是大师的义子,望多加熏陶,助他成人成才,一切拜托了!”说着深深地施了一礼。都力还礼不受:“无需道长嘱咐,分内之事自会全力而为的。”十五里山路走了一半,都力握着老道双手:“千里送君总需一别,道长请回吧!”“好,大师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