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0岁的彷徨

现在是2025年7月2号,我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枇杷树发着呆,思考着我的未来该如何走。

有人说23岁是清晨的6:54分,正是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刻,可对于我这个刚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却是人生中最痛苦的岁月,在这一年我奔赴于各种考试,均是以失败告终。

“迷茫”“彷徨”“无措”几乎成为了我这一年的代名词。窗外的枇杷树落叶了,我想我此刻我就是那片叶子,总归是要脱离母体,走向自己。命运真的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你会落在哪里,也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看着周围的同学继续升学亦或者是选择就业,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停留在原地,茫然着看着大家各自离开。说来也巧,我目前入职的这家公司是属于饿了么的外包公司,但是幸运的是这家公司福利待遇是与饿了么是相同的,是一个正处于上升期公司,它刚准备在镇江开分公司,我刚好考研失败在boss上疯狂刷简历以此来缓解我心中的郁闷,就这样我与这家公司相遇了。

23岁时的我,似乎总会有很多很多的奇思妙想,想要出国留学、想要去维多利亚港看一下陈挽眼中的香港、也想过考公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家人总会劝说趁现在年轻赶紧去考公,以后也能找个好老公,我知道他们说得没错,在当今这个时代,年轻女性+编制,几乎是完美存在(至少在中低阶层里是)可我似乎像是天生反骨一样,始终与其抗拒,我总想要走出去,想要去学一门外语,出国读书,实现儿时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朋友们常会说我“太过于理想主义了”。

我常常会回怼“现实中的生活已然是一地鸡毛那为何不能做在精神世界做个富人呢”?

精神世界的富裕,至少能证明自己是有想法的,无论发生什么,精神世界的富裕都会支撑着我们默默坚守着,最终坚持下去,可若是连精神世界都匮乏,我想那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多一个会喘气吗?

我想看到这里就会有很多朋友都会说“这不就是逃避吗,只不过披上了一层皮而已,其懦弱的本质还是不会变的”。是的,你说得没错的,究其本质来说这只不过是弱者用来麻痹自己的一个理由。可我想说得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孙悟空那般七十二变,面对挫折时游刃有余。我想我就是一个懦弱敏感又无能的人,当困难来临时,我会条件反射般躲在壳里,需要很多时间来适应,然后才能慢条斯理的处理问题。用玄学的术语来说——身弱。

20多岁的生长痛比梅雨季更绵长隐痛。现在窗外正下着大雨,看着窗外的树叶被雨水打的滴滴作响,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我就是那片树叶,任凭挫折打湿我的身体,我的眼泪也为雨水落下,而旁人看不见,我也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