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扫描仪在贝森朵夫焦黑的琴盖内侧投下幽蓝网格。沈溪左手悬在操作台上方,神经性抽搐像被无形琴弦牵引——仪器显示她痉挛的肌肉电流正以132Hz频率震颤,与琴腔内残留的肖邦《离别曲》音频波纹完全重合。
“琉森湖音乐厅的通风管道设计图。”顾珩的声音从身后响起,阴影笼罩工作台。他指尖划过投影屏上刚刚复原的蓝图,炭化木质纹理间浮现出精密建筑剖面,“三年前我亲手绘制的图纸,现在嵌在烧死朱丽叶塔的钢琴里——沈小姐不觉得讽刺吗?”
沈溪猛地抽回左手塞进衣袋。那图纸上蜿蜒的管道走向,与七年前火灾现场消防员记录的通风口位置分毫不差。
【物证解剖:声学陷阱】
“贝森朵夫的击弦槌本该用阿尔卑斯云杉。”沈溪用镊尖挑起一片焦化木材,“但扫描显示内部混了廉价松木——吸音系数差27%,高温下会释放甲醛助燃。”
顾珩突然攥住她手腕,皮质手套被强行褪到一半,露出腕骨上蜿蜒的疤痕:“当年消防报告里,琴房甲醛浓度超标六倍。你在火灾前两周订购过松木替换件。”
“修复师有义务保留原始材料供应商记录。”沈溪抽回手,将检测报告甩在他面前,“真正致命的不是木材——是有人篡改了音乐厅声学结构!”
她放大图纸角落:本该呈波浪形散音的穹顶被改为锐角反射面,聚焦点正对钢琴。当《月光》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奏响最强音时,声压会在琴箱内形成260分贝的共振漩涡——足够震碎水晶吊灯引爆煤气管。
【深渊回响:父与子的棋局】
顾氏集团顶楼办公室,顾珩将蓝图摔在紫檀木桌上:“父亲,琉森湖音乐厅是您亲自验收的项目。”
顾明渊慢条斯理擦拭金丝眼镜:“施工队偷换材料罢了。倒是你——”镜片反光遮住他眼底寒意,“为个手上沾血的修复师翻旧账,对得起你死去的未婚妻?”
窗外霓虹掠过顾珩绷紧的下颌。七年前朱丽叶塔葬礼上,这位建筑业巨头曾握着沈溪伤痕累累的手老泪纵横:“谢谢你冲进火场救她。”此刻那双手的主人正点着蓝图上的签名栏:“声学结构修改授权书有您亲笔签名。需要我请笔迹鉴定专家吗?”
月光穿过百叶窗,将父子对峙的身影切割成明暗碎片。
【幽灵频率:左手的三重赋格】
沈溪在午夜工作室吞下双倍剂量镇痛药。左手神经在肖邦旋律中失控抽搐,仿佛仍按在当年滚烫的琴键上。
她颤抖着接通报警录音:
「2016年9月16日23:15,消防控制室接到琴房烟感警报,但喷淋系统未启动...」
背景音里隐约传来德文嘶吼:“Verfluchte Dreiklang!”(该死的三连音!)
——与怀表盖刻的琉森湖诗句同一声线。
当药物终于麻痹痛觉时,沈溪在琴箱裂缝处滴下显影剂。松木夹层如血管般浮出褐红色纹路,拼成三个反复出现的音符:升C、E、升G。
贝多芬《月光》第一乐章核心动机,也是她十七岁为顾珩庆生弹奏的起始音。
【致命共振:蓝图的最后一格】
晨光刺破夜幕时,沈溪在通风管道图纸末端发现微型签名:
L.Chuan
——她少女时代所有乐谱上的落款。
顾珩的短信在此刻切入屏幕:
「十点,琉森湖音乐厅遗址见。」
「带着你所谓的真相。」
建筑残骸在雨中矗立如巨型墓碑。沈溪踏进焦黑的主厅,看见顾珩站在当年钢琴的位置。他脚边散落着混凝土碎块,每块都嵌着与琴盖夹层相同的金属标牌:
**声学反射板№.7
专利所属:顾明渊**
雨水顺着顾珩的睫毛坠下:“三连音是声压共振的触发器,而修改图纸的签名是你的笔迹——沈溪,我们到底谁在撒谎?”
废墟深处传来《月光》第一乐章的钢琴声。慢板旋律在残破穹顶下回荡,像亡魂温柔的索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