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白帝城阴霾

永安宫的铜鹤香炉里,龙脑香正徐徐飘散。刘备半躺在紫檀木榻上,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幕,恍惚间又回到了猇亭那片火海之中。

“陛下,太医令说您的药该服了。“黄门侍郎小心翼翼地捧着药碗上前。

刘备挥了挥手,药碗落地,黑褐色的药汁在青砖上蜿蜒,宛如未干的血迹。他挣扎着起身,剧烈的咳嗽震得胸口发疼。镜中的自己形容枯槁,两鬓白发如霜,哪里还有当年纵横天下的英气?

“关云长,张翼德......“刘备喃喃自语,泪水模糊了视线。曾经桃园结义的兄弟,如今都已魂归西天。更让他痛心的是,数十万大军在猇亭毁于一旦,多年积攒的基业几乎化为乌有。

这时,丞相诸葛亮匆匆赶来。他身着素白长衫,神情凝重:“陛下,东吴遣使求和,孙权愿归还荆州......“

“住口!“刘备突然暴怒,抓起案上的青铜镇纸狠狠砸在地上,“那江东鼠辈害我二弟三弟,此仇不报,我刘备誓不为人!“

诸葛亮叹了口气:“陛下,如今曹魏虎视眈眈,若再与东吴为敌......“

“够了!“刘备剧烈喘息着,“当年我三顾茅庐请你出山,是为了兴复汉室,不是听你说这些丧气话!“

诸葛亮沉默了。他望着病榻上的主公,心中五味杂陈。那个曾经礼贤下士、宽厚仁德的刘备,此刻眼中只剩下仇恨的火焰。

入夜,雨越下越大。刘备独自坐在书房,案头摊开着荆州地图。烛光摇曳中,他仿佛看到了关羽的首级、张飞的断首,还有无数将士的冤魂在雨中哀嚎。

“子龙,“刘备突然唤道,“你说,这一切都是谁的错?“

赵云站在阴影里,沉默良久才道:“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

“不!“刘备猛地站起,“是那些背叛我的人!是糜芳、傅士仁!是孙权那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还有......“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还有那些劝我休战的人。“

赵云心中一寒,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主公。那个曾经以德服人、以仁治国的刘备,此刻的眼神让他感到陌生。

就在这时,一名密探悄然入内,在刘备耳边低语几句。刘备的脸色瞬间变得狰狞:“什么?诸葛瞻与东吴暗通款曲?“

“陛下,此事尚未查实......“赵云急忙说道。

“查?还用查吗?“刘备冷笑,“自从我执意伐吴,那些人就没停止过反对。他们表面上忠心耿耿,背地里却巴不得我失败!“

雨打芭蕉的声音越来越急,刘备在房中来回踱步,眼神愈发阴冷。他想起了诸葛亮屡次劝阻,想起了群臣联名上书,想起了那些质疑的目光。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背叛。

“传令下去,“刘备突然停下脚步,“明日朝会,凡再敢言和者,斩!“

赵云大惊:“陛下,万万不可!“

“子龙,“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却冷得像冰,“你我相识多年,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夜深了,永安宫一片死寂。刘备躺在榻上,望着帐顶的蟠龙纹,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半生漂泊,从织席贩履到三分天下;想起了与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的豪言壮语;想起了诸葛亮隆中对时的意气风发。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兄弟死了,军队没了,就连最信任的人,似乎也在背叛他。仇恨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让他无法自拔。

“兴复汉室......“刘备自嘲地笑了笑,“也许,该换一种方式了。“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他阴沉的脸。雷声滚滚而来,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在这个雨夜,那个曾经以仁义著称的刘备,正在仇恨与猜忌中渐渐迷失。而蜀汉的命运,也将随着他的转变,走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次日清晨,永安宫钟声响起。群臣鱼贯而入,望着高台上的刘备,心中都感到一丝寒意。他们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而刘备坐在龙椅上,眼神冰冷地扫视着下方。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将不同。为了复仇,为了重新掌控局势,他愿意做任何事,哪怕,背离自己曾经坚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