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弄堂雨夜的宣纸蝴蝶

【楔子:裱画室黄昏】

1998年的永康里弄堂还留着民国余韵,林家裱画室的木格窗棂上结着蛛网,网上粘着半片泛黄宣纸。六岁的小满踮脚去够,听见裱画台方向传来咳嗽声——爷爷临终前最后修复的《韩熙载夜宴图》摹本还绷在湘竹架上,绢布边角渗着暗红药渍。

“记住,补画要留七分旧。“爷爷把松烟墨塞进她掌心时,窗外正飘着那年第一场雪。此刻春雷骤响,小满望着画中破损的琵琶,突然明白爷爷说的“三分新“要掺栀子花浆。她不知道,三个街区外的程公馆书房里,十二岁的程弈正用裁纸刀划开奥数竞赛通知书。

【第一幕:碎画惊雷】

程父的瑞士怀表指向19:17分时,程弈撕碎了自己第五张参赛画作。德国进口的铜版纸比宣纸难撕,他改用裁纸刀,锋刃却被父亲的手掌压住。血珠溅上《少儿书画大赛》金奖证书,程弈看着父亲西装袖口的金线刺绣,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少年宫走廊——那个穿香云纱旗袍的女人往父亲口袋里塞名片时,袖口也闪着同样的金线。

“奥赛金牌能保送清华!“程父的怒吼震得水晶吊灯摇晃。程弈后退时撞翻案头青瓷笔洗,水流浸透他藏在抽屉底的速写本。本子里有他偷画的小满——女孩蹲在弄堂口喂流浪猫,麻花辫梢沾着裱画浆糊。

【第二幕:浆糊秘方】

20:03分,小满在煤炉上搅拌第七锅浆糊。铜锅边沿结着经年的琥珀色浆痂,新添的栀子花蕊在沸水里舒展成小舟。这是林家秘方:寅时采花,取第三滴晨露,混入陈年糯米浆。去年爷爷咳血昏倒时,锅底还沉着给程弈修补画作的宣纸屑。

后门吱呀作响,小满以为是风。转身却见程弈湿漉漉站在雨里,怀里抱着浸透的塑料袋。他白球鞋上沾着金箔碎片,像撒了一路星子。小满注意到他左手虎口有新鲜血痕,形状像被裁纸刀划的。

“能修吗?“程弈抖出泡烂的参赛画,牡丹丛中的工笔蝴蝶只剩半边翅膀。小满没说话,从樟木箱底抽出爷爷的紫檀镇尺。这原是乾隆年间裱画匠的物件,尺身刻着“修破如悟道“的箴言。

【第三幕:金粉藏锋】

21:15分,程父在书房发现消失的徽墨。这是上个月苏富比春拍的清宫御墨,本该锁在保险柜里。窗台残留的栀子花香让他皱眉,管家适时递上刚熨好的西装——后襟处沾着几点金粉,在灯光下泛着奇异冷光。

与此同时,梧桐树洞里的程弈正用瑞士军刀刻树皮。手电筒光圈里,小满用鼠须笔蘸金粉填补画作裂缝。“爷爷说金粉要混鱼胶才牢固。“她抹开额前碎发,腕间银镯撞得叮响。那是母亲临终前从化疗腕带上拆下的不锈钢圈,被小满磨成了镯子。

程弈突然抓住她手腕:“我爸要把我送出国。“树洞外闪过车灯,照亮他睫毛上将落未落的水珠。小满抽回手时,银镯在树皮划出浅痕。二十年后他们在敦煌重逢,程弈会认出洞窟墙上的刻痕与此处同源。

【第四幕:夜盗疑云】

22:47分,小满被撬锁声惊醒。裱画室木门洞开,《韩熙载夜宴图》摹本不翼而飞。她赤脚追到弄堂口,只看见黑色奔驰尾灯消逝在雨幕里。石板地上留着半枚带淤泥的鞋印,鞋纹是罕见的十字星纹路。

同一时刻,程弈在卧室窗边拆解粢饭团。蒸过头的糯米里藏着字条,小满用裱画小楷写着:“裂缝是光进来的地方“。他摸到饭团核心的硬物——半块栀子香糕裹着松烟墨碎末。这将成为七年后他在波士顿确诊色觉障碍时,随身携带的药引。

【第五幕:墨中玄机】

翌日清晨5:20,环卫工在程公馆后院发现撕碎的机票。头等舱票据上,“程弈“名字被红笔划去,改签栏填着“BJ“二字。没人注意碎纸机里残留的拍卖图录残页——张大千《黄山图》的预估价旁,有人用金粉笔写着“林家摹本可乱真“。

小满在梧桐树洞发现程弈留下的铁皮盒。盒里除了那锭裂痕徽墨,还有张泛黄照片:穿月白旗袍的程母站在裱画室门前,腕上翡翠镯子与小满母亲的遗物惊人相似。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模糊的“1986年秋,林氏摹本入库“。

【第六幕:蝴蝶折扇】

晨光穿透裱画室的蛛网时,小满完成了秘密礼物。十二根扇骨用撕碎的奥数通知书卷成,洒金宣纸上的墨蝶振翅欲飞。她在扇柄系上蓝印花布包,里面裹着连夜炒制的栀子香丸——这是爷爷教她的防虫秘药,后来成为程弈研发文物保存剂的灵感来源。

搬家公司的货车轰鸣而过,程弈从车窗抛出个纸团。小满展开后发现是张化学元素表,硼、锌、钛三个元素被圈红。十年后她才会明白,这是程弈留给她的颜料防腐配方。此刻她只顾着藏起松烟墨,没发现树洞深处多了本《芥子园画谱》,扉页上新鲜墨迹写着:“十年后,故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