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计划提前

正岳刚要退下,谢彦玉突然察觉到什么,猛地挥臂扫落案上物件。砚台、茶壶碎裂一地,纸张如雪花般散落四处。他锐利的目光死死盯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黑影,眼中寒光乍现。

正岳立即会意,快步退出门外,对值守下人说:“世子腿疾发作,速去通知侯爷。”话音刚落,他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夜色中。

房内,谢彦玉故意从轮椅上跌落,面色苍白地抓起一本书向门口掷去,怒吼道:“滚!都给我滚出去!”

永安侯闻讯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狼藉景象。地上散落着碎瓷片,墨汁在地面上蜿蜒成扭曲的图案。

“父亲。”谢彦玉抬头与永安侯对视,眼神中传递着无声的讯息。

永安侯快步上前搀扶儿子,两人默契地看了眼门口方向。屋外廊下,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悄然退去。

“计划需要提前。”谢彦玉在父亲耳边低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永安侯身体一僵,随即不着痕迹地点头:“三殿下已经点头答应?”

“正岳已带信过去。”谢彦玉说着,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的皇城。

天色渐明,星星逐渐隐去。晨露沾湿了庭院中的花草,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沈桃桃从噩梦中惊醒,大口喘息着。梦中那些持刀弓箭的刺客仍让她心有余悸,她摸了摸汗湿的脖颈,看向窗外泛白的天色。晨光中,几只麻雀在屋檐下跳跃鸣叫。

简单梳洗后,她来到后院。虽然看不见暗卫的身影,但知道他们一直在暗中保护着自己,这让她稍感安心。清晨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和母亲孙氏一同去了酒肆开店后,沈桃桃想起还欠着望江楼的酱料。因不能出城,她只得让如意代为去朝阳镇取货。看着如意远去的背影,她心中不免有些愧疚。

“桃桃,你这几日怎么了?”孙氏一边整理柜台,一边关切地问道,“总是心不在焉的。”

沈桃桃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没事,娘。可能是最近太忙了。”

孙氏叹了口气,拍了拍女儿的手:“你呀,就是太拼了。开个店而已,别把自己累坏了。”

直到下午,酱料才运到酒肆。忙完店里的生意,母女俩便驾车送货去望江楼。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马车缓缓前行。

傍晚时分,望江楼正是最热闹的时候。灯笼已经点亮,酒香飘散在空气中。采办仔细清点验货后,在契纸上按了手印。

然而,她们并未注意到对面茶寮里两道不怀好意的目光。

“就是这两个女人?”蓄着胡须的男人低声问道,手中的茶盏微微晃动。

“是的,掌柜的。她们的酱料连郡主府都在用,抢了咱们永盛斋不少生意。”瘦高个子的伙计凑近说道,眼露阴狠。

“哼,给我盯紧她们!”胡须男人重重放下茶盏,“永盛斋经营了二十年的买卖,岂能让两个女人搅了局?”

看着马车驶入芳草巷,两人在巷口驻足片刻后离去。暗处的正风见状,并未轻举妄动,但眼中充满警惕。

连日来的平静让沈桃桃既忐忑又抱有侥幸。眼看《香香酿酿》即将开业,她不能一直躲在泉城。这几日只能让母亲带着装在小瓶里的灵芝露,谎称是安宁水偷偷加入调坊的水缸。

每次看到母亲小心翼翼地往水缸里倒入灵芝露,沈桃桃心中就充满愧疚。她知道自己在欺骗母亲,但又不得不这样做。

回到家后,沈桃桃对着空荡的后院轻唤正风。月光下,院中花木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

“姑娘有何吩咐?”正风无声现身,黑色的夜行衣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

“这几日风平浪静,是不是已经...”沈桃桃话未说完,正风已摇头打断。

“姑娘莫要轻举妄动,对方还在暗中查探。”正风的声音低沉而沈肃,“在他们下一步行动之前,还是安心待在泉城吧。”

沈桃桃叹了口气,望着天边的月亮。这段日子以来,她总觉得自己像是困在笼中的鸟儿,既想展翅高飞,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看不见的危险。

刚回到酒肆,就遇到望江楼的采办匆匆而来。

“沈姑娘!”采办满面笑容地说道,“姑娘的新酱料很受欢迎,连几位贵人都赞不绝口。望江楼想与您签订长期契约,每月各类酱料各一百坛...”

这笔大生意让沈桃桃喜出望外,连忙邀请采办到对面详谈。然而,她并未注意到街角阴影处,一双阴冷的眼睛正注视着这一切。

沈桃桃和望江楼的采办签完契约,心情格外愉悦。她站在楼前,望着远处的街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初夏的风带着淡淡的槐花香,拂过她的面颊。

将契约小心收进袖间,她迫不及待地赶回酒肆。推开店门的瞬间,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几个食客正在细细品尝着今日的新品酱料。

“娘,您看!”沈桃桃快步走到柜台后,将契约拿给孙氏过目。

孙氏擦了擦手,接过契约仔细查看。她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如三月春风般温暖:“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望江楼可是泉城数一数二的酒楼,能和他们签下长期供应的契约,咱们店的生意只怕要更上一层楼了。”

“是啊。”沈桃桃笑着应道,“以后每个月都能固定供应酱料,收入也能稳定下来。”

“今晚咱们得好好庆祝庆祝。”孙氏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转身吩咐小二,“去,把掌勺的盛二娘叫来。”

不一会儿,掌勺的盛二娘走了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

“盛二娘,今晚打烊后留下来吃饭。”孙氏热情地说,“桃桃和望江楼签了契约,咱们得好好庆祝一下。”

掌勺的盛二娘抹了把额头的汗,笑道:“那敢情好,我让家里人别等我了。”

入夜后,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摆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掌勺的盛二娘特意做了几道拿手好菜,香气四溢。

“来,为了咱们店的未来,干一杯!”孙氏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盛二娘告辞离开后,母女俩开始收拾店铺。

“娘,您先上马车歇着,我来关门。”沈桃桃将最后一把椅子摆好,转身对孙氏说道。

孙氏点点头,慢悠悠地走向门外停着的马车。夜色已深,街上行人寥寥。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