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抽壮丁

钱萍话里没有说秋丰的不是,但是引导性很强。

王工瞥了一眼秋丰,“换成是我,是不会让姑娘家等自己的,有些人看着老实而已……”

秋丰转身目光有些不善看向王工,王工打了个哆嗦,秋丰人高马大,平时笑眯眯惯了,突然凶起来,威慑力还挺强。

“我不是说你啊,我是说约好钱同志又不去的人。”

黄工有些看不下去了,“你这嘴啊,人家小秋不是说了嘛,他没同意去啊,一定是王主任找了其他人……”

钱萍摇头,“我听王大伯说了就是秋丰。”

秋丰呼了口气,“我再声明一次,我没说要去,我有女朋友了,让她知道了不好。”

众人顿时来精神了,王工第一个站了起来,“是我们厂的吗?哪个车间的?”

“不是我们厂,说了你也不认识。”

秋丰抿了一口茶,不再搭理他们,自顾自拿了一本专业书看了起来。

钱萍咬了咬下唇,她可不信秋丰的说辞,她在王主任介绍之前,就打听过秋丰。

他这么说,很明显是想避开自己。

钱萍有些气恼,甚至想摸出挎包里的小镜子,自己今天难道妆化歪了,他看自己的眼神也有些奇怪。

越想越是坐不住,迟疑地站了起来,“请问厕所在哪?”

陈姐指了指走廊,“右转到底就是。”

等她的高跟鞋声音远去了,陈姐凑近秋丰低声问道:“你真的有女朋友了?”

秋丰点头,“等有时间,我介绍你们认识。”

陈姐抿嘴一笑,“你这小子挺能耐啊,那姐等着。”

说归说,她也不确定这事情的真假,这大概率是秋丰想拒绝王主任耍的花招。

看破不说破,陈姐很懂得分寸。

不一会儿,走廊上重新传来了高跟鞋的声音。

户外的雨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更加猛烈了。

秋丰问道:“是不是台风来了?”

黄工有些迟疑,“也没听厂里广播啊?昨晚电视里就是说有暴雨,也没提台风……”

厂里的广播一天三次,听说其中的女广播员,今年想进电视台,日常刻苦锻炼普通话,秋丰在食堂见过她几次,样子生得挺好,据说是厂长家闺女。

厂里的几个单身小伙子,有贼心没贼胆,只敢偷偷看一眼,没人敢真的上前搭话。

正说话间,办公楼里的广播响了,与此同时,钱萍推开门走了进来。

广播里正播报着:【请厂里各部门派出两名同志,前去仓库,参与防洪抢险工作……】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秋丰。

以往干工作,苦活累活都是秋丰主动上,他以前傻,以为这样,别人就会高看他一点,现在他想明白了。

“一个部门选两个。”秋丰懒洋洋地说道:“你们谁去,陈姐排除在外,这活得大老爷们去……”

黄工跟王工对视了一眼,王工往后一靠,“我不行,这大雨天的,一会儿我得去接孩子。”

黄工冷哼了一声,“我儿子也得去接。”

“我帮你一起接了。”王工义正言辞,“今天真的不行,下回轮到我行吗?下回我肯定去。”

秋丰呼了口气,起身,拿起挂在桌上的长柄伞,“你们商议好,我先过去了。”

这种集体事情,作为新人,他是逃不掉的,还不如主动一点。

至于身后这两人,随他们了。

钱萍站在门口的位置,见秋丰走过来,突然伸手拉住秋丰的胳膊,“那个,不如送我到大门口,我自己叫车回去。”

王工站了起来,“这天哪里会有车,不如待在办公室等雨停了……”

秋丰笑了,“对啊,等雨停了吧。”

他甩开对方的手,快步往走廊另一侧走去。

到了办公楼门楼那里,已经聚集了一批人了,后勤在登记造册。

问了秋丰的名字跟科室,发给秋丰一双纱布手套,一件军绿色厚实的连体雨衣。

这样下来伞就多出来了。

不远处钱萍还在看着他。

秋丰把雨伞束紧,夹在腋下,跟着前面的几个人一起,冲进了雨幕里。

笑话,这伞扔了也不会便宜她。

仓库那边地势高但是也够呛,已经有人在搬运沙袋,挡在门口的位置。

秋丰分到的活是拿着空麻袋,装沙石,装好一个就放一边,继续装下一个。

两个人一组,互相配合。

也不知道忙碌了多久,终于听到了口哨的声音,随即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举着小洋伞,走到了秋丰的面前,旁边有人按动了快门。

秋丰抬头笑了笑,雨衣的帽子早就滑落了,头发全湿透,顺着脸颊、后颈,雨水不停地淌下来,现场的雨倒是小了,视线清楚了许多。

“这位同志,请问你是哪个部门的,叫什么名字?”

秋丰呼了口气,面前的这位姑娘就是厂里的御用播音员李云音,看来是出来采风了。

“同志你好,我是技术二部的秋丰。”

“秋丰同志,我看你干活特别的卖力,别人还会休息一下,你是一刻都没停啊……”

李云音毫不吝啬地夸奖着秋丰,搞得秋丰有些不好意思,他纯粹是想早点干完回去洗个澡,每个人都定额定量,他打算卡着自己的那份份额完工了事。

“哎,同志你过奖了,平时厂里领导就经常说,要以厂为家,我这只不过是把厂子当成家一样爱护而已……”

经过后世的会山会海熏陶,秋丰对这种性质的对话,那可是信手拈来,说的真切又平实。

加上他此刻的狼狈的模样配合清亮的眼神,那简直是加分项。

咔嚓——咔嚓——

又被拍了两张照片,拍照的人是厂里宣传部的,叫余强,三十来岁,标准的‘斜杠青年’,一直向报刊杂志投稿。

在他四十岁的时候,有张新闻照片获得了全国摄影比赛一等奖,后来被调到了电视台,还出了一本摄影集。

至于李云音,秋丰没有听说过她什么信息,大概是自己也没有关注,不过这种人家的女儿,只要自己不走错路,未来都是阳康大道。

采访结束了,秋丰直起腰,真的干不动了。

口哨声再次响了起来,负责人开口,把秋丰这些来支援的人统统放回去了。

到了大门口,这些支援的人,一人得了一桶菜籽油。

临近中午,一人又发了一张饭票跟洗澡票。

宿舍门口摆放的红砖被上午的这场雨没了顶,秋丰蹚着水回宿舍把东西放好,提着一个塑料袋装了洗换衣服跟肥皂,换了双拖鞋晃晃悠悠地往洗澡堂走去。

洗了热水澡,时间刚好,去食堂炫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