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尘埃落定:捷报传来与初步效应
- 重生198X:智启时代
- 冬夜的萤火虫
- 3753字
- 2025-06-24 10:31:00
又是一个寻常的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的铃声如同解放的号角,沉闷的教室瞬间活跃起来。王磊正眉飞色舞地跟陆扬比划着他新“改良”的弹弓射程,陆扬则心不在焉地听着,目光不时瞟向窗外。距离投稿已经过去了三周,他心中那份对结果的期待,如同在炉火上慢慢煨着的汤,咕嘟着细小的泡,却迟迟不见沸腾。
“哎,你们快去看啊!学校门口的公告栏,贴红榜了!好像是上次那个什么……《萌芽》杂志的征文比赛结果出来了!”一个刚从外面回来的同学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萌芽》?是不是陆扬投了稿的那个?”
“走走走,去看看!”
原本还算安静的教室“轰”的一下炸了锅,同学们呼啦啦地朝外涌去,连平日里最文静的女生也禁不住好奇,三三两两地跟了出去。
王磊一听,眼睛比灯泡还亮,一把拽住陆扬的胳膊:“陆扬!结果出来了!快快快,我们也去看看!你小子肯定能上榜!”他比陆扬自己还要激动,拉着陆扬就往外跑。
陆扬被他拽得一个趔趄,心中也是一跳,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着什么急,榜就在那里,又不会跑了。”话虽如此,他的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学校大门口的公告栏前,此刻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学生,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嗡嗡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让让,让让!”王磊仗着膀大腰圆,硬是挤开了一条通路,拉着陆扬挤到了最前面。
一张鲜红的喜报张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上面用毛笔写着遒劲有力的大字:“热烈祝贺我校学生在《萌芽》杂志社举办的‘新时代·新青年’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下面是一行行获奖名单。
“三等奖……江城二中,李明……咱们学校的,周莉!高二(一)班的周莉!”有人高声念着。
“二等奖……江城一中,孙晓峰!是我们学校的!”人群中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
王磊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红榜上飞快地扫视着,嘴里念念有词:“陆扬,陆扬……怎么没有?是不是我看漏了?”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比陆扬还要紧张。
陆扬的目光平静地从三等奖、二等奖的名单上一一掠过,没有停留。他的心跳,在这一刻反而放缓了,一种奇异的预感油然而生。
终于,他的视线定格在了红榜最上方,那用加粗墨迹书写的“一等奖”三个大字之下。
“一等奖:江城一中高二(三)班陆扬作品《时代的脉搏与青年的责任》奖金:伍佰元。”
旁边还用小字标注着指导老师:张爱萍。
“卧槽!”王磊的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瞪出来,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又凑近了看,然后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变了调:“陆扬!是你!是你小子!一等奖!我艹,一等奖啊!五百块!五百块啊!”
他整个人如同被注入了兴奋剂的弹簧,原地蹦了起来,一把抱住陆扬的肩膀使劲摇晃,唾沫星子横飞:“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小子能行!哈哈哈哈!太牛逼了!一等奖啊,全市都未必有几个吧!”
这石破天惊的一嗓子,瞬间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陆扬身上。
“陆扬?哪个陆扬?”
“高二(三)班的那个?平时不声不响的那个?”
“他得了一等奖?真的假的?”
羡慕、惊讶、怀疑、难以置信……各种各样的眼神交织在一起,像探照灯一样打在陆扬身上。
陆扬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稳稳落地。五百元,对于八十年代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更重要的是,这笔钱,足够启动“二道街”计划的第一步了。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将未来的知识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利益,这种成就感,远非金钱本身所能衡量。
他表面上却只是微微一笑,拍了拍王磊的胳膊,语气平静地说道:“行了,别激动得跟范进中举似的,不就是个征文奖吗?”
“不就是个征文奖?!”王磊瞪圆了眼睛,指着红榜上的“伍佰元”三个字,声音都有些颤抖,“陆哥,这可是五百块!五百块啊!我爸一年工资才多少?你这……你这简直是文曲星下凡啊!”
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议论开来。
“五百块!天呐,我得攒多少年零花钱啊!”
“陆扬也太厉害了吧,以前怎么没看出来?”
“听说《萌芽》的征文含金量很高的,一等奖,以后考大学都能加分吧?”
苏晓蔓也站在人群中,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喧哗,只是静静地看着陆扬,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她就知道,这个陆扬,绝非池中之物。从上次课堂上的惊艳发言,到这次的一鸣惊人,他身上那种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智慧,让她越发好奇,也越发……钦佩。
她轻轻拨开人群,走到陆扬面前,脸上带着一抹由衷的钦佩和浅浅的笑意:“陆扬同学,恭喜你。你的文章一定写得非常出色。”
陆扬对上她真诚的目光,点了点头:“谢谢,苏晓蔓同学。只是运气好一点而已。”
“运气可不会眷顾没有准备的人。”苏晓蔓莞尔一笑,眼神中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你上次说的‘开窗通风’和‘装纱窗’的比喻,就让我印象深刻。我相信你的文章,一定充满了真知灼见。”
就在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哼,一等奖?谁知道是不是抄的?现在有些杂志社,为了捧本地学生,什么事干不出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建国抱着双臂,斜靠在不远处的墙上,脸色阵青阵白,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嫉妒和不屑。他这次也投了稿,本以为凭自己的文采,至少能拿个三等奖,没想到连榜都没上,反倒是以前他根本瞧不上眼的陆扬,一飞冲天,直接拿了一等奖,这让他如何能甘心?
王磊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撸起袖子就要上前理论:“李建国,你他妈嘴巴放干净点!你说谁抄的?有本事你也抄一个一等奖出来看看!”
“我怎么了?我说错了吗?”李建国梗着脖子,强自嘴硬,“他陆扬什么水平,以前考试作文都写不通顺,突然就能拿全国征文一等奖了?谁信啊!”
“你……”王磊气得脸都红了。
“王磊。”陆扬淡淡地开口,制止了冲动的王磊。他转向李建国,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从容:“李建国同学,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如果你对评选结果有异议,可以向杂志社或者学校提出申诉,而不是在这里空口白牙地污蔑人。当然,如果你能拿出我抄袭的证据,我陆扬甘愿受罚。若是拿不出来……”他顿了顿,目光锐利了几分,“那也请你管好自己的嘴。”
他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慑力,让原本还想强辩几句的李建国,在接触到他那深邃的眼神时,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后面的话也噎在了喉咙里。
周围的同学见状,也纷纷对李建国投去鄙夷的目光。
“就是,自己没本事,还眼红别人。”
“我看李建国就是嫉妒!”
“陆扬同学!王磊同学!你们都在这儿啊!”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只见班主任张老师满面春风地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其他班的老师。
张老师一看到红榜上的名字,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得如同盛开的菊花:“哎呀,陆扬!真给咱们班争光!给咱们学校争光啊!一等奖!还是《萌芽》杂志社的全国征文一等奖!了不起!了不起啊!”
她激动地拍了拍陆扬的肩膀,眼中满是与有荣焉的笑容:“我就知道,你这孩子,是个有潜力的!上次课上的发言就让我刮目相看,这次直接就给了我这么大一个惊喜!好!太好了!”
其他几位老师也纷纷向陆扬表示祝贺。
“恭喜啊,张老师,你们班出了个文状元!”
“陆扬同学,以后前途无量啊!”
李建国见状,脸色更加难看,灰溜溜地想从人群中溜走,却被眼尖的张老师叫住:“李建国同学,你跑什么?陆扬同学得了这么大的奖,你不替他高兴吗?同学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李建国嘴角抽搐了几下,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高……高兴,我当然高兴……”
陆扬则谦逊地对张老师和其他老师说道:“谢谢张老师的鼓励,也谢谢各位老师的夸奖。这都是张老师平时教导有方,也是学校培养得好。我只是运气好,侥幸得奖而已。”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老师和学校,又显得不骄不躁,让张老师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不错,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一个优秀学生该有的品质!陆扬,明天晨会,学校要对你进行表彰,你准备一下,可能需要你上台发个言。”
“好的,张老师,我知道了。”陆扬应道。
他心中暗忖,这影响力初步建立起来了,虽然有些招摇,但对于后续计划的开展,利大于弊。至少,在学校层面,他有了一定的“正面光环”。
人群渐渐散去,王磊依然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勾着陆扬的脖子,兴奋地规划着:“陆扬,五百块啊!咱们是不是可以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解放路那家新开的馆子,听说烤鸭是一绝!”
“吃烤鸭是小事。”陆扬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计划通的光芒,“这笔钱,对我们更重要的事情有大用处。”
“启智,”他在心中默念,“一等奖,奖金伍佰元,完全符合预期。‘知识变现’的第一步,成功。”
“是的,宿主。根据当前江城平均工资水平及物价指数分析,伍佰元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约两万元人民币,足以作为您初期计划的启动资金。此次获奖事件,已在小范围内提升您的声望值与可信度,对后续人际关系构建及资源整合具有积极效应。”启智冷静地回应。
陆扬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中涌动的豪情。这不仅仅是五百块钱,更是他改变命运的号角,是他向这个时代宣告自己到来的第一声呐喊。
“二道街”的迷雾,似乎也在这份捷报的映照下,清晰了几分。
他看了一眼身边依旧手舞足蹈的王磊,又想起了苏晓蔓那双充满欣赏的明亮眼眸,还有李建国那张嫉妒扭曲的脸,心中了然,平静的湖面一旦投入石子,涟漪便会不断扩散,有人会因此受益,有人则会因此不适。
而他,陆扬,要做的,就是乘着这股初起的东风,稳稳地驾驭住自己人生的航船,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那张鲜红的喜报,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而奖金,则是他撬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小小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