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高不成低不就
- 重生1997,从煤老板开始崛起
- 我是二当家
- 2192字
- 2025-05-01 10:11:58
很快,班长选举如期而至。
这是这一届戏剧文学班第一次集体班会,整体氛围显得比较严肃,就连话最多的那几个也都安静下来。
柴琳今天化了淡妆,微卷的长发高高扎起,还穿上一身小西装,这样显得比较干练。
此时她端直身子坐在那里,整个人蓄势待发,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赵师夷看了一眼,有些惊讶地说道,
“老陈,看来人家准备得比你充分啊,还有演讲稿~”
陈渊笑而不语,但心里却完全不这么认为。
其实当众发言这种事最好不要带什么演讲稿,虽然它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但那些书面语也会破坏演讲的整体性,反而不利于情绪传递。
除非是政要或者商界的人分享观点交流心得之类,否则真没必要。
很多事就是这样,越是准备充分越容易搞砸,说到底就是一个玄学。
很快辅导员赵刚走进来,见所有同学都已经到齐,这才笑着对众人道,
“之前我跟大家说过,军训结束后我们要选班委,我们是编剧班,接下来几年班务肯定不轻。”
“现在全班都在,哪些同学想竞选的可以上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完赵刚退到一边,整个人轻松不少。
陈渊看了一眼老赵,心里猜出个大概,想来是跟老婆又和好了。
上辈子的赵刚跟老婆分分合合,最后还是以离婚告终,这位优秀辅导员也从此一蹶不振。
这种事也不能怪老赵,毕竟戏剧学院不是一般的大学,这里距离名利场很近,明星大腕们进进出出,抬头不见低头见,时间一久就会产生错觉。
她们都可以,为什么我就不可以?
当明星也没什么嘛!
当年赵师娘为了追求理想,扔下老赵就跟一个香江制片人走了,没多久就推出自己的处女作。
即便是到了2025年,有心的朋友只要用心找,还是能在亚洲专区的三级分类里找到那部古装片子,此处暂且不提。
果然,就在赵刚话音落下的时候,只见柴琳从座位上起身,一脸自信地走向讲台。
“赵老师好!同学们好!”
柴琳先是一笑,随即很有礼貌地跟辅导员和同学们打过招呼。
“我叫柴琳,这一次我想竞选班长,同时也有一些话想对同学们说。”
当着众人的面,柴琳掏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演讲稿,
“首先我从小就是班长,对于当班长有丰富的经验,知道该怎么处理班务,服务好同学,管理班级。”
这就是柴琳的聪明之处,她一上来就表明自己的资历,无疑向众人暗示:一个从小就当班长的人当然能做好班长。
“其次,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我将兢兢业业,急同学所急,难同学所难,竭诚服务好班里每一位同学,但凡大家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我也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最后,如果我做了班长,我将团结同学一起经营好班级,让同学们有更丰富的大学经历,有一段难忘的大学时光,谢谢大家!”
柴琳话音刚落,整个教室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宋金泽手都差点拍烂了。
李飞瞟了一眼,心里忍不住暗骂一声:“叛徒。”
见状赵师夷则苦笑一声,
“狡兔死走狗烹,老宋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咯~”
此时的宋金泽正处于热恋中,哪里听得进去舍友的话,心里已经决定给心上人投票。
班里不少女生也纷纷响应,教室里掌声不断,这些大多是支持柴琳的。
可见这段时间军训下来,柴琳的策略是成功的,很多人在潜移默化间已经把她当成了班长。
赵刚点了点头颇为满意。
尽管她只有十八岁,但是从她在讲台上的表现来看,这已经十分优秀了。
很多大学生这个年纪还不敢当众说话,更别说演讲什么的了。
除此之外,柴琳的履历确实优秀,就算赵刚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她高中文化课成绩不低,自身气质形象也相当不错,如果运气再好点,她大概都考进表演系了。
只是戏剧学院这两年表演系名额太少,竞争实在太过激烈,柴琳没办法才考编剧班。
有这样的学生当班长,赵刚觉得也放心,他点点头表示肯定,随即鼓励道,
“柴琳同学说得很好,戏剧学院不是普通大学,我们编剧班不是普通专业。”
“接下来四年你们要面临的挑战有很多,学习上是这样,事业上也是这样,总之大家一定要团结才行。”
赵刚虽然是辅导员,但是在这个圈子里浸淫已久,深知情况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别看戏剧学院每一届只有不到200名新生,但是人家表演系基本不愁工作,一毕业有的是大公司抢着要,有些没毕业就登上大荧幕,拿奖拿到手软。
像是表演班的陈好和陶红就是这样,人家没进学校之前就小有名气。
当然,陈渊的师兄夏雨更厉害,人家十七岁就拿影帝了~
这些人只要不浪,星途基本上都有保证。
导演系也是这样,这个年代中国导演奇缺,只要不是太拉胯基本都能接到活,成为片场上的话事人。
个别剑走偏锋,拍点乡土传奇还能率先在海外成名。
舞台美术系虽然差一点,但好歹也能就业,各地剧组剧场都抢着要,混得好的同样风生水起。
而在戏剧学院那么多专业中,最尴尬的就是戏剧文学班了。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个专业美其名为编剧班,可是高不成低不就,在整个戏剧学院里最尴尬。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既然是编剧班,那去当编剧不就好了么?
有这个想法只能说还很天真,不知道这个圈子的残酷之处。
要知道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一部片子投资动不动投资几百几千万,每一次布景,每一组灯光和道具都跟着剧本走,谁敢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管你是央戏还是北电,统统靠边去。
因此要当编剧哪有那么容易,要当一个有话语权的编剧更是难上加难。
纵观中国几十年影史,有话语权的编剧压根就没几个。
一旦毕业就只有从零开始,先拜师当学徒,兢兢业业干几年后才有机会,能挂个名就已经是万幸。
这种情况下编剧想要出头,当真十分困难。
赵刚早就预见到这一点,因此入学就开始跟同学们打预防针。
“各位同学,还有没有想要竞选的?”
老赵话音刚落,只见一个身影走上讲台,正是陈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