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滇地 交趾传道

离开南越之后,张角一行踏上了前往滇地的征程。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缓缓前行,那山路犹如一条盘绕在山间的巨蟒,崎岖而又漫长。山间雾气弥漫,仿佛一层轻纱,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其中,如梦如幻。不时从山林深处传来野兽低沉的吼声,在寂静的山间回荡,令人心生敬畏。道路愈发崎岖难行,脚下的石块错落不平,稍不留意便可能摔倒。

多同带来的夜郎部勇士们手持熊熊燃烧的火把,走在队伍前方为众人开路。那跳跃的火光,在岩壁上投下摇曳的光影,照亮了岩壁上斑驳陆离的图腾。这些图腾形态各异,有的似展翅欲飞的神鸟,有的如张牙舞爪的猛兽,透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教主,前方便是滇王属地。”多同抬手,指着远处那座在雾气中隐约可见的城池,神色格外郑重,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滇王尝羌虽与我夜郎交好,但向来对中原势力戒备颇深。此次我们贸然前往,还望教主多加小心。”

张角微微颔首,伸手整了整身上的衣襟,目光坚定而沉稳,仿佛能穿透眼前的迷雾,“太平道所传,乃是济世救民之道。只要能为百姓解除疾苦,又怎会惧怕他人的戒备?我相信,真心为民,必能打动人心。”

滇王城内,宫殿金碧辉煌。尝羌身着华丽无比的孔雀羽袍,那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他端坐在黄金铸就的座椅上,身姿挺拔,眼神却警惕地注视着走进殿内的来客。“太平道?我只听闻你们在中原举旗反汉,此番来到我滇地,究竟意欲何为?”尝羌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王误会了。”张角神色从容,不卑不亢地回答道。他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卷制作精美的《太平要义》竹简,双手递向尝羌,“太平道所求,唯有天下大同,让世间百姓皆能安居乐业。我们听闻滇地多瘴气,百姓长期深受其害,痛苦不堪。此次前来,我特意带来了张宁医官所著的《太平医典》,其中详细记载了数十种治疗瘴疠之法,定能为滇地百姓带来福音。”

尝羌听闻,眼中微微闪过一丝动容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他冷笑一声,道:“空口无凭,仅凭你几句话,叫我如何相信你?”

“那就让事实说话。”张角镇定自若,转头看向文丑,目光中透着信任与果断,“去请我们的医官为城中百姓义诊,用实际行动证明太平道的诚意。”

三日后,滇王城外的一片空旷地上,临时搭建起了一座医馆。张宁带着一众医徒们在医馆内忙碌得不可开交。他们有条不紊地为前来就诊的百姓诊脉、抓药、施针。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专注,脸上洋溢着关切与耐心。

这时,一名面色青紫如瘀、咳血不止的老者被人匆匆抬了进来。张宁赶忙上前,仔细地为老者查看病情。她眉头微蹙,眼神专注,凭借着精湛的医术,迅速判断出病因。随后,她取出银针,手法娴熟地刺入老者身上的几处穴位。紧接着,又吩咐医徒端来一碗精心熬制的汤药,轻声安慰老者:“老人家,这是用青蒿、艾叶等多种珍贵草药熬制而成的祛瘴汤,每日按时服用,不出十日,您的病情便能有所好转。”

老者看着眼前的汤药,眼神中满是将信将疑,但在病痛的折磨下,还是缓缓喝下了汤药。令人惊喜的是,仅仅过了三日,老者竟然能够自行前来复诊。只见他面色已恢复了些许红润,精神也明显好了许多。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滇地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听闻,纷纷涌向医馆,口中高呼着“太平道救我”,那声音响彻云霄,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感激与希望。

尝羌听闻此事,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来到医馆,看到张宁忙碌地为百姓诊治的身影,以及百姓们对太平道医官们那充满信任与感激的眼神,他的态度终于开始软化。“教主,若能将这些神奇的医术长久地留在滇地,造福我滇地百姓,我愿与太平道结盟,共图发展。”尝羌的语气中多了几分诚恳。

张角脸上浮现出温和的微笑,目光坚定而自信,“不仅是医术,我们太平道还可以为滇地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马钧先生改良的水车,构造精巧,能够轻松引山泉水灌溉农田,大大节省人力;田畴先生培育的耐旱稻种,对环境适应性强,非常适合滇地的气候,可有效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免受饥荒之苦。”

“好!”尝羌激动不已,大步上前,紧紧握住张角的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明日便举行结盟大典!我定要让滇地百姓都知道,太平道是我们的大恩人!”

滇地传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张角一行并未停下脚步。他们乘船南下,向着交趾进发。当船只缓缓靠近交趾港口时,一股夹杂着咸腥味的热浪扑面而来。港口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街道上肤色各异的商人们往来穿梭,络绎不绝。有的皮肤黝黑,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有的肤色白皙,穿着精致的绸缎衣物。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讨价还价声、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繁华的画卷。

张角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当地最具威望的豪族士燮。见面之后,张角开门见山,表明来意:“士大人,太平道久闻交趾地理位置优越,海上贸易潜力巨大。我们愿助交趾发展海上贸易,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马钧先生新造的‘破浪号’海船,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和坚固的材料,能够抵御狂风巨浪的侵袭;同时,我们还带来了精准无比的航海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各个海域的暗礁险滩,可确保航行安全。”

士燮捻着胡须,目光深邃,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审视着张角,缓缓开口道:“如此大费周章,太平道想必所求非小。你们究竟想要什么?”

“只需在交趾传播太平教义。”张角神情庄重,展开一卷绘制精美的帛画,上面生动地描绘着一幅人人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孩子们在田野间嬉笑玩耍,老人们在屋檐下悠然自得,青壮年们在田间劳作,一片和谐美好的画面。“我们希望让百姓知道,这世间本应人人平等,无有饥寒,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士燮沉思良久,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突然,他仰头大笑起来,“有意思!我交趾向来开放包容,多一种教义又何妨?不过……”他神色瞬间一肃,目光中透着威严,“若因传教引发骚乱,破坏了交趾的安宁,休怪我不客气。”

张角抱拳行礼,态度诚恳而坚决,“士大人放心,太平道向来以理服人,秉持着仁爱之心传教,绝不会做出惹是生非之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太平道的传教士们纷纷走街串巷,深入到交趾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向百姓们宣讲太平道的教义,让百姓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太平道的理念。同时,他们还开设义学,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为交趾培养未来的希望;建起工坊,将先进的纺织、制陶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百姓,助力交趾的经济发展。

一日,张角正在义学为孩子们授课,他那充满智慧与激情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就在这时,一名满脸惊恐的百姓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声喊道:“不好了!有海贼袭击港口,士大人的船队损失惨重!”

张角听闻,神色一凛,当即果断地召集颜良、文丑,语气坚定地说道:“备船!我们去会会这些海贼,绝不能让他们在交趾肆意妄为!”

海贼的船队上,头目刘旗站在船头,狂妄地大笑,那笑声在海面上回荡,充满了贪婪与嚣张,“交趾的财宝,都是老子的!谁也别想阻拦!”话音未落,他却突然看到远处驶来几艘造型奇特的战船。那战船船头高高耸立,安装着巨大的投石机,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那是什么玩意儿?”刘旗瞪大了眼睛,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给我打!”张角站在战船船头,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他一声令下,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刹那间,投石机轰然启动,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一块块巨石如雨点般朝着海贼船砸去。马钧改良的投石机不仅射程远超寻常,而且精准度极高,巨石准确无误地砸在海贼船上。一艘又一艘海贼船被击中,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海面。海贼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惨叫声此起彼伏。

刘旗吓得屁滚尿流,脸色苍白如纸。他深知大势已去,连忙下令投降,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张角站在船头,神色威严,高声道:“太平道不杀降者。但若再为非作歹,定不轻饶!”那声音在海面上久久回荡,震慑着每一个海贼的心灵。

消息传回交趾,士燮听闻后大为震惊,同时也对张角充满了感激。他亲自前来道谢,紧紧握住张角的手,感慨道:“教主神勇!看来与太平道合作,是我此生最正确的决定!”

张角望着交趾那片广袤的天空,心中豪情万丈。从滇地到交趾,太平道的教义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原本陌生的土地。而他深深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太平道的火种,必将如燎原之火,燃遍天下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天下大同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