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确认番号:抗日救国川军第一连!振华与光华。

李云龙没有侃空。

只在姚家窑休息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便带着大部队离开了姚家窑。

李云龙众人大步流星的离开好之后,宋光华脸上的笑意逐渐收敛。

让这个敢打敢冲、不按常理出牌的李云龙团长。

未来确实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机会。

这对宋光华而言来说,利大于弊。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了村头的众人。

张大彪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即兴奋。

谢瑞峰和李伟松则相对沉稳一些,毕竟当连长的是四川人,是他们的排长。

而那些川军老兵和新兵,以及原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切的一切,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

“都静一静!”

宋光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在了村口的繁杂之音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地投向他。

宋光华迈步走到众人面前,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且坚定。

“兄弟们,”他缓缓开口,目光依次扫过每一个人,“昨天晚上李团长和兄弟们透了个底,他确定晋升八路军386旅新一团团长,这是一件大事。”

“而我们,也有了新的安排。”

他顿了顿,大声宣布:“从今天起,我们这支队伍,正式改编为新一团下属-独立作战连!番号,就叫‘抗日救国川军第一连’!

我,宋光华,就任连长!张大彪!”

“有!”

宋光华看向张大彪,“就任副连长!”

张大彪猛地胸膛挺挺,脸部激动的泛红,大声应道:“是!连长!保证完成任务!”

他的那几名二十九军弟兄兴奋无比。

“独立连”意味着更大的自主权。

“副连长”的位置也让原二十九军的人有了归属感。

“诸位弟兄们,还有没有其他想问的没有?”

独立作战?

八路军-386旅-抗日救国川军第一连。

这番号听起来就像是个杂牌。

一个川军老兵还是默默确认道:“连长,您的意思是大家不跟着李团长主力走了?”

“对!”宋光华肯定是点了点头:“我们的任务,就是以这姚家窑为中心,就在这一带扎下根来!”

宋光华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知道弟兄们心里在想什么,跟着大部队,安全,有依靠。”

“但是,弟兄们不要忘了,为什么我们要从四川千里迢迢来到山西?”

“为的是什么?”

他指着村子的,声音低沉却排队:“就说姚家窑,前几天的战斗,乡亲们对我们是咋的?”

“一开始不信任,后来呢?”

“即便是不信任我们,也依旧给了我们两袋高粱米。还在我们和小鬼子拼命的时候,给我们带路,跟着我们一起冲锋,这些我们能忘吗?”

“不能忘!”李伟松当即出声附和道。

“不能忘!”

“对,不能忘!”

“小鬼子吃了亏,能善罢甘休?”

“咱们现在也不知道前面到底打的怎么样了,但等太原那边打完了,小鬼子他们肯定要回来复仇!”

“我们要是跟着大部队走了,姚家窑的乡亲们咋办,谁来护着他们?”

宋光华适时地缓和了语气,眼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弟兄们,留在这里,不是坏事。”

“这里的地形复杂,很适合我们运动战,小鬼子大部队进不来,小股敌人,我们收拾他!”

“我们有枪,有八路军方面给的补充,还有我们自己缴获的!”

“我们保护乡亲,乡亲们支持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出粮,少不了我们的!”

“我们就在这里,建立我们自己的抗日根据地,打出我们‘抗日救国川军第一连’的名号!”

“让小鬼子知道,我们川军、我们西北军的汉子。”

“不是孬种!让山西的老百姓看看,我们也是真正的保家卫国的队伍!”

宋光华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传递给每一个人。

他的话语具有魔力一般,驱散了众人心中的疑虑和不安,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热血和希望。

张大彪作为新任副连长,更是带头响应:“连长说得对!就在这边干!保卫乡亲,打鬼子!我张大彪跟着连长一起同小鬼子干到底!”

李伟松和谢瑞峰也齐声道:“连长,我们支持你!”

西北军都表态了。

他们这群川军汉子自然更挺自己的老乡。

川军的士兵们看到状,纷纷出声:“连长,干死这帮狗日的小鬼子!”

“保卫老百姓,保卫山西,保卫全中国!”

看着逐渐提起的士气,统一的队伍。

宋光华自己清楚。

这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

当天下午,宋光华和张大彪带着战士在村口讨论防御工事的设置时。

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战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连长!副连长!村外来了几个人,说是八路军,找你的!”

“领头是个戴眼镜的干部,带着文件呢,说是什么指导员。”

宋光华和张大彪对视一眼,互相整理了一下军装,确军容齐整之后。

这才同时迈步走了过去。

“走,去看看。”

来到村口。

只见三个人站在那里。

为首的正是赵振华,三十岁上下,一副黑色框眼镜,穿着半新的灰色军装稀疏,文质彬彬,但目光锐利,透着一股怀疑小伙子的练干。

赵振华开口问道,声音温和沉稳:“哪位是宋光华连长?”

“我是宋光华。”

宋光华上前一步,敬了个军礼。

旁边的张大彪也跟着敬礼。

“我叫赵振华,”对方回了个标准的军礼,从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宋光华,“奉行386旅旅部和新一团李云龙团长命令,前往担任抗日救国川军第一连指导员,协助宋连长和张副连长工作。”

“欢迎赵指导员!”宋光华接过文件,确认无误后,热情地伸出手,“我名光华,指导员名振华,看来我们很有缘分嘛。”

“光大华族,振兴中华!”宋光华和赵振华两人对视了一眼,颇为默契的笑了笑。

“以后我们就是搭档了,连队的工作,还要请赵指导员多多指点。”

张大彪也憨厚地笑道:“欢迎赵指导员!”

赵振华与二人握手,微笑道:“宋连长,张副连长,你们太客气了,来的路上,李团长可没夸赞你们能打仗,有本事。”

“我是来学习的,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们一起把连队建设好,把根据地的建设工作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