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扶苏的窒息,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你知道统治者、或者说中央朝廷的人最害怕什么东西吗?”

最害怕的?

扶苏微微摇头:“依照我的想法,最害怕的应当是地方长官不作为?”

樊牧看着扶苏摇了摇手指:“不,中央朝廷最害怕的不是这些地方长官不作为,而是他们和当地的地头蛇勾结起来!”

“一郡的长官也好、一县的长官也好,这些人若是和当地的地头蛇勾结起来,他们的行为有着权力来做保证,在名义上是以朝廷、皇帝的名义去做的事情。”

“因为他们是朝廷所委派的。”

“所以一旦他们做恶事,黔首们无知,便会将这些事情最后全都算在统治者的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朝野之间唾骂陛下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

“扶苏啊,你去地方瞧一瞧,看一看,你便知道了。”

“这些人在地方打着陛下的旗号都做了什么事情,将黔首们逼迫到了什么样子的程度。”

樊牧冷笑一声后继续说道:“而他们若是和地头蛇勾结起来,就更了不得了。”

“一个有权,一个有势力,两个加在一起无法无天,只手遮天,将当地的天给盖的黑黑的,谁都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事情了。”

“黔首们的声音被权力给压住,统治者的耳朵被他们给堵塞。”

“如此一来,地方上自然是怨声载道、而统治者还自诩为洋洋得意,觉着自己干的挺不错的了。”

“也就难免最后黔首们一呼百应,所有人站在一起,想要推翻这“昏君”“暴君”了。”

樊牧看着扶苏,意味深长的说道:“至于如今大秦的情况,比我刚刚所说的那个情况更加惨烈、惨烈一万倍不止。”

“因为如今的大秦,已经不是所谓的官和地头蛇勾结了,而是那些地头蛇就是官!官就是地头蛇!”

“他们甚至可以打着朝廷的旗号为自己的势力谋福利,而后在黔首们走投无路想要报官的时候,堂而皇之的坐在大堂上。”

樊牧说到这里,也是嘿嘿一笑。

他看着扶苏举了个例子。

“假如说你现在是赵地的一个普通黔首,你家中的田产被当地的贵族想尽办法给兼并走了,甚至他家中的仆役看上了你的姊妹,之后强行抢走。”

“你走投无路的时候,想到了报官。”

“你用尽全部的力气和勇气,来到了官衙之中,想要报官,请朝廷为自己做主。”

“这个时候.....”

“你听到头上传来一句轻声的问话,那声音中带着玩味和似笑非笑,似乎是在嘲讽着你的苦难和倔强一样。”

樊牧看着扶苏,眼眸中的玩味也全都是消失了,只剩下冷冽。

“扶苏,你知道那个时候,台上的传来了什么样子的话吗?”

在刚刚樊牧的分析中,扶苏已经明白了这官员便是地头蛇的本质,但此时的他依旧是想不出来那人会说什么。

嘲讽这黔首的无能?还是乱棍将其打出去?

在扶苏茫然的眼神中,樊牧一字一句的说道:“他会说: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扶苏,若你是这个家破人亡、最后绝望到报官,却发现将你害到这种程度的人就是官....你会怎么想?你会认同自己是大秦人吗?”

“你会觉着....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吗?”

听到樊牧一字一句说出的那句话,扶苏一时之间有些许的窒息。

他本就十分敏锐和悲悯众生,方才听樊牧举例子的时候,是实打实的将自己带入了进去....

此时猛的听到那句“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话语,一瞬间就彻底的陷入了绝望的窒息当中,他无法想象,这样子的事情若是真的存在,黔首们该有多绝望....

可最嘲讽的是,这便是如今大秦的事实啊!

大秦如今的郡县,的确是那些“地头蛇”在充当郡县的长官——而这些人还是他们亲手挑选出来的。

扶苏窒息般的看着樊牧,脸上带着痛苦的狰狞。

“师兄.....”

“我明白了。”

扶苏深深的吸了口气。

是的,他明白了。

明白了....为什么要异地为官!

“师兄的意思是,让不同地方的人去不同的地方为官——甚至可以说不只是将“郡县”视为地方,要将原本赵地的人调去他们不熟悉的楚地,将楚地的人调去他们陌生的齐地。”

“总而言之,将所有的所谓贵族士大夫全都打乱,让他们去往陌生的地方。”

扶苏的眼眸中闪烁着精光:“这样一来,他们想要在当地坐稳自己的官位,只能够寻求....朝廷的帮助,他们唯一的靠山也就是朝廷!”

“这样一来,就能够改变他们和当地的贵族“利益一致”的现有行为,而后让他们为了“利益”互相制衡?”

樊牧微微点头,脸上带着赞叹的笑容。

“不错,你已经学会抢答了。”

他笑着说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千里当官只为财!”

“我们不可能要求这些郡县长官一分钱都不受贿,因为这不现实——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哪一天可以将这些人换成傀儡戏中的木偶人,彻底的除却人的劣根之后,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吧。”

“可只要他们还想要为财,他们就必定是会和当地土生土长的地方势力进行“搏斗”,因为地头蛇的利益也在这些黔首的身上!”

樊牧微微一笑:“此时,只需要派遣一部分当初未曾能够晋升的“士卒”去当“监督”就可以了,这样子一来,三足鼎立的局面便彻底形成。”

扶苏微微皱眉:“可是大多数的士卒并不识字.....也不懂得怎么治理地方。”

樊牧嗤笑一声:“让这些大老粗学会识字是很难的,可是给他们找几个识字的“文吏”是很简单的——更何况,你需要的不是他们治理地方。”

“治理地方自然由那些自视甚高的士大夫们来做。”

“这些老秦人千般不好万般不好,但有一点是最好的。”

“他们....忠诚于大秦!忠诚于陛下!”

“如此,便是千好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