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送王船,填海眼

大昭,闽州治,九龙江下游。

波光粼粼的江水翻卷,倒映着一片暮色昏黄,残阳如血。

嘟——!

一处江边渡口上却人山人海,法螺阵阵,香烛燃烧产生的青烟足足笼罩了半个江面。

“王船出栈,开海醮,送王爷、世子游地河喽——!”

突然,一个十分喜庆的呼喊声,将王澄从昏迷中惊醒。

缓缓睁开眼睛,就愕然发现自己正坐在一艘彩绘如龙,十分气派的大船上。

前、主、后三面硬骨风帆张开,推动大船沿着茫茫江水顺流而下。

随着他远离渡口,耳畔那一片莫名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鼓噪声也渐行渐远。

王澄完全不清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些茫然地左右四顾:

“我...不是去给海关送报关单的时候,不小心掉海里淹死了吗?这里是什么地方?送王船又是什么意思?”

茫茫大江上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死寂一片的帆船上明显只有他自己一个活人。

王澄努力抬起头,看到这条船上立有三根大桅,桅杆上各自飘着彩旗,上书:“代天巡狩”、“保境安民”、“风调雨顺”。

船头和船身两侧插着金瓜、银锏、枪、刀、剑、戟诸执事器械,甲板上则整齐排列着上百位各类侍从和兵丁的纸扎人像。

管粮官、火头军、开道兵等等不一而足,船舱里还堆着几乎冒尖的柴、米、油、盐。

王澄自己则身穿一件象征王侯的黑色蟒袍,端端正正坐在一张安置于后甲板的金漆宝座上。

身后插凉伞、羽扇、还有一面写着“王世子”的旗幡,面前案桌上则安放香炉、烛台、瓜果供品。

“这些东西...怎么看都不像是给活人用的啊!”

王澄心里忍不住一阵阵发毛,抬头时无意间发现自己前面还有另外一艘张灯结彩的大船,它的体型更大,规格更高。

比起自己这艘“世子船”,那才是真正的王船!

仔细端详,船上果然有一面黑色大纛王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上书:靖海王,锃!

“靖海王...锃...?”

轰隆!

看到这个名字,王澄大脑中猛然响起一声炸雷,无数记忆碎片从脑海深处蜂拥而至,既有前世又有今生。

海边莫名闪烁的金光,好奇探查时突如其来的涨潮和疯狗浪,呛水后剧痛的肺叶,随后是漫长的黑暗...

等到如今再回首时,他竟已变成了刚刚大梦初醒的十六岁少年,重活一世...

在这个酷似某个古代王朝的世界里,自古以来便阴阳混同,万物有灵。

阴兵过境、死人敲门、羊骨成精、剪烛灭寿...种种传闻层出不穷,他亲眼见过的都不止一次。

万幸,先辈与道气显化的天、地、水三官盟约,建立起了覆盖三教九流内外八门的神道职官体系:

走山采水、领火倒斗、牵羊耍猴、金点兰花...包罗万有。

三班职官以【社稷主·真龙天子】为尊,按《二十四节律》调和阴阳。

久而久之,这一方万物有灵的世界也就渐渐演变成了山为阳,水为阴,山海为界的格局。

凡是靠近水系就意味着巨大的凶险。

即使有无数前赴后继的水班职官镇压邪祟,百姓想要在水里讨生活依旧分外不易。

祸不单行,如今统治神州二十四州治的大昭王朝,早在太祖昭明皇帝韩林时期就下令咒禁山海,执行历朝历代最严厉的海禁!

只要敢下海,不论你是海商、水手、渔民一律视为海盗。

大昭沿海“以海为田,沐海耕渔”的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国朝中本就地位不高的一部分水班职官更是渐渐沦为贱籍。

这种情况至今已持续了整整两百年...

至此,王澄脑海里前后两世的记忆碎片,终于像走马灯一样不断旋转着拼合到了一起。

也让他彻底破开胎中之谜,意识到了自己目前凶险至极的处境。

看着前面的那一条王船,不由悲呼出声:

“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爹,你糊涂啊!!”

事实上,眼前这一副“送王船”的诡异场面,归根结底正是出自大昭王朝颁布的那一道“海禁”诏令。

大昭严令禁海,可他们采水王家却偏偏生在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离开大海就难活的闽州治。

出身社会最底层的船户贱籍,家传【采水法】世代担任水班职官。

也导致王家子弟大多横死江海。

父亲王锃年轻时受不住穷困,无视海禁,和几个乡人、同宗兄弟偷偷下海经商,成立了五峰旗武装海商集团。

从加入当时堪称世界贸易中心走私天堂的双屿岛起家。

历经火长、管柜、船头、管哨等职位,靠着超绝的手腕和身上的职官法位【白水郎】,在遍及东海、南洋诸国的国际贸易中飞速积蓄实力,竟一步步成为了东南海商的总盟主!

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海上王国东海国。

若在这大昭王朝的陆地上,别人大可以叫他一声王船主、王管柜。

可一旦到了海外,他却是在瀛洲称王建制,辖制东海三十六岛夷,坐拥战船数千,部众数十万的堂堂靖海王!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位当世最强水班职官虽然犯了海禁,却从来没有像其他海盗那样袭击过大昭王朝沿海。

反而年年派人带着厚礼游说地方官,承诺按四时节令上供。

只要朝廷答应开放海禁,给那些以海为田的采水人一条活路,为渔民、河工、水手、疍民、九姓渔船等等消除贱籍,他这个东海王什么条件都能谈。

可以说心心念念都想要受朝廷招安。

此后,他不仅扛起采水人中“互市派”的大旗,还主动出击帮助朝廷剿杀那些内外勾结,杀人放火的“寇掠派”海盗团伙。

过去三年,吴州、闽州两大州治的海疆防务皆由他靖海王“代管”,整个东海大致风平浪静,没有出现任何一起能捅破天的大案。

沿海商贸也日渐繁荣,从贩夫走卒到衙门里的老爷们全都发了大财,真正做到了“与人同利,为国捍边”。

直到月前,这位“互市派”盟主又大举出兵,与大昭水师一起格杀了不服王化的“寇掠派”首领【天差平海大将军】徐海。

借此向朝廷交出一份厚厚的投名状后,终于得到了一纸招安旨意。

可惜,这位最强采水人想要当大昭顺民的一腔热血,只换来了朝廷背信弃义的...埋伏诱杀!

三天前,带着少量护卫受邀登陆的靖海王,不仅没能成功上岸,反而因为自己太过天真,轻信朝廷,额外搭上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只有独子王澄侥幸没死,暂时活到现在。

王澄回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心中依旧愤懑难平:

“您为什么要对招安和解除海禁这么执着呢?您是东海王,不是及时雨啊!

朝廷的反应也十分不对劲。

那些大老爷都是从科举里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人精。

他们难道不清楚,贸然杀掉一个严守规矩,还心心念念想要被招安的东海王,不仅平不了东海,止不住海贸,反而会制造数不清的海枭巨寇吗?

等父亲麾下的那些义子、二十四将、三十六猛,加起来几十位身怀异术绝活的大船头纷纷自立,必定不会再跟他们讲什么狗屁规矩。

也再也不会相信官府的任何承诺,只会血战顽抗到底。

五峰旗之外,不知道多少海商、采水人会放弃幻想,彻底从互市派转变成寇掠派。

这次大昭沿海恐怕是要真的遭殃了,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过,王澄已经没资格担心别人的死活了。

融合两世记忆后他就知道了什么叫作“送王船”!

大昭东南很多地方水脉纵横,瘴疠瘟疫、阴物邪祟、牛鬼蛇神层出不穷。

神道科仪“送王船”就是在一年年尾,由一位水班鬼神【王爷】、【千岁】坐镇,将那些陆地上的五方瘟神、邪祟、疫鬼一起送进东方的沧溟大洋。

代天巡狩,保境安民!

而王澄和父亲的尸体现在恰恰就各自坐在一艘王船上。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脸色铁青,用力咬紧牙关:

“杀人不过头点地,死了还要被拿来送王船,读书人的心肠可真是歹毒啊!”

仙,白日飞升;神,死后享祭。

在这个世界,仙人只是传说,而那些走神道的三班职官们,一生最大的奢求也不过是死后得到天地垂青,册封一尊鬼神地祇之位而已。

按照靖海王这位当世最强采水人的职官品秩、一生功绩、以及堂堂东海王的影响力,死后成为飨祭一方的地祇绝对不成问题。

死亡对他来说远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甚至能继续护佑乡梓,带契族亲。

可一旦被拿来送了王船就坏事了。

“对百姓来说是大好事,对鬼神来说却是一场生死难关。

在仪式过程中,【王爷】必须能镇压一州一境的邪祟疫鬼,要是压不住...”

恰在此时,王澄身后最后一丝夕阳落入群山。

啪啪啪...

黑漆漆的水下突然传来了莫名其妙的凌乱拍击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拖住了这一前一后两条王船的船底。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浓浓的腐臭味,夹杂着催人欲吐的血腥气。

王澄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座驾朝着水下一沉,速度也慢了一拍。

心头“咯噔”一跳,无穷的恐惧从心底升起,忍不住打了寒颤:

“要是压不住,这位【王爷】、【千岁】就会被无数阴鬼、邪祟拖着一起去...填了东海海眼。

到时候必定跟邪祟一样,永世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