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韶光不知蝉妖思绪。
往后两日,他扎实躺平。
除了日常采气修炼与维持生命所需,便瘫在床上,懒得动弹。
哪怕朱云在下面喊了半天,邀他去耍,都没跟去,只冒个头就又缩了回去。
直到蝉妖再上门,他才打起精神,用冷露清醒头脑,忍不住打个激灵,旋即用心习琴。
一个教的认真。
一个学的用心。
两虫相处渐入佳境。
傅韶光肉眼可见地进步。
朝夕相处,他觉察出蝉妖似乎格外看重自己习琴成果,原因不想猜,只是他借机询问了单归乐道养生之事。
毕竟蝉妖家族立足郁山妖市已有三代,算是底蕴深厚,又是短命种,或许为了延寿,有过相关研究。
本抱着尝试心态。
想不到真有意外收获。
单归仅考虑三日便给出答复。
傅韶光也没吝啬,装作偶有所悟的模样,有时会提出前世五音养生法的观点,拉蝉妖一同探究,融合两世音道养生智慧。
乐之道,他只是初窥门径。
可有蝉妖相助,开局倒是不错。
日迈月征,朝暮轮转。
转瞬至入妖塾之日。
当日傍晚,公羊阳前来接他,钻入羊绒里,省力又暖和。
山长书房。
来了大半教习。
围在书案边,想知道傅韶光能不能写出诗来,又会写啥诗?
抱着毛笔,傅韶光挥毫泼墨,真·洋洋洒洒地写下一首《墨梅》诗: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妖气满乾坤。
此诗一出,众教习交口称赞。
唯蛤蟆教习愁眉苦脸。
我的贡献点呦,心好疼!
下一刻,季墨山长连声夸赞,素雅面容笑靥如花,果然大手一挥,直接给了二十贡献点。
蛤蟆教习:╮(╯_╰)╭
心好痛,蟆好难!
———
妖的悲喜不相通。
季墨山长的快乐比蛤蟆妖的肉疼多出数十倍。
气质娴雅的她一瞬不瞬地盯着《墨梅》诗,先是摇头嫌弃,觉得这字前所未有的碍眼,当即抄起狼毫笔誊抄。
傅韶光:o(一︿一+)o
有点儿扎心。
山长,您老人家过分了。
搁下狼嚎,吹干墨迹,瞅着顺眼的簪花小楷,季墨山长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入迷,跟魔怔似的不断念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妖气满乾坤……”
一遍又一遍,一句又一句。
其他教习却满是羡慕。
尤其老羊妖眼睛亮的吓妖。
头脑起风暴,感悟纷至沓来。
季墨山长闭关了。
走出书房,面对众教习灼灼目光,看出端倪的傅韶光嘿嘿一笑,迅速振翅行礼,然后开溜。
从意识到自己是妖市第一只蜉蝣妖,注定低调不了开始,从知晓自己努力赚钱购买修行物资,注定要惹来窥伺起,从决定讨好郁离娘娘延寿那刻,傅韶光就知道自己平凡不了。
故而制定了扬名计划。
每月一诗,惊艳又在合理的承受上限,再多就要麻烦上身。
妖塾教习未曾为难或强求。
既因佳作不易得,这诗篇必然是傅韶光绞尽脑汁之作,短时间内恐怕才思枯竭,又因季墨山长出关后十有八九会成就大妖。
傅韶光有大妖做靠山。
他们当以交好为上。
“朱兄,恭喜了。”
“公羊兄同喜。”
众教习相互道贺。
郁山妖市即将再诞生一位法境大妖,还是妖塾山长,对他们,对整个妖市是一件大好事。
蝉妖单归恰好来寻季墨山长,禀报傅韶光习琴进度,听闻此事,他高兴之余,猛然想起一事,匆匆离开妖塾,振翅飞往一片竹林。
这是面见娘娘的机会。
他得赶在其他妖反应前抓住。
傅妖友,真乃吾之福星。
———
傅韶光不知这段插曲。
凌晨时分,结束课业。
躺在羊绒里,三妖同行一段路。
朱云猪尾巴欢快摇摆,兴奋道:“马上就到月神节了,到时候又能休沐数日,还可以吃好多美食,这端月节果真是我等福音。”
然而,没妖附和。
公羊阳一脸控诉地看她,想不到好友竟厌学到这般地步,实在猪能忍羊不能忍,若非端月,他恨不得打肿她。
傅韶光露出虫头,也满脸控诉,觉得这小猪妖看不清现实,早点结业不好吗?以后都不用来妖塾。
哼哼~!
朱云讪讪一笑,眼珠滴溜转动,立刻转移话题:“你们知道吗?这次月神节后妖市会组建商队,去往人族。”
傅韶光:!!!
公羊阳:???
朱云哼哼两声,故意卖关子。
想让俩好友求自己,然后她再大发慈悲,告知他们详情。
风水轮流转,该轮到她威风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
见俩好友目光不善,过去吃竹笋炒肉的经历涌上心头,朱云吓得一个激灵,寒毛倒竖,整头猪乍然清醒,立刻解释道:
“我也是大中午起来寻食,无意间偷听爹娘墙脚时知晓,说山外大虞朝休养生息,人族逐渐恢复元气,山脚十室九空的镇子逐渐热闹起来,郁离娘娘有心重新组建商队,跟定居镇上的地下妖市,还有乱葬岗鬼市,互通有无。”
傅韶光恍然。
朱云爹开了妖市第三家酒楼,鱼龙混杂,妖来妖往,消息最是灵通。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也许真有其事。
何况《妖市志》里也记载过类似内容:妖市尝有商队,出入人族,穿镇过城,与地妖市有无相通。
直到三十余年前,人族乱世,不少妖魔鬼怪趁机兴风作浪,有些出山作乱,有些盯上妖市。
郁离娘娘才断了商队。
而今人族趋于平稳,昔日作恶妖魔多数死在外面或留恋人世,少数逃回山中也不敢蹦跶,恢复商队贸易,确实有可能。
朱云兴奋道:“我爹已经在准备了,打算秘制一批火肉,交给商队,你们若有东西,也尽快准备,我爹说走商很赚钱的。”
听到此话,两妖心动。
因为自家爷爷拖后腿,公羊阳通过给朱云补习,尝到甜头后也对赚钱多了几分重视,金钱观有所转变。
返回家中,傅韶光依旧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有啥特色之物或是能干点啥大赚一笔?
若摆脱金钱困境,自己便可踏实修行,专心忙活延寿之事。
思来想去,他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