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这能是新生?是教授吧?

并没有人站起来。

同学们困惑,唐安若也困惑:“‘小裁缝’不在吗?不要不好意思,你是新传院的功臣,理应得到大家的掌声!”

还是没有人起身,也没有人说话。

“今天谁请假了?”唐安若以为“小裁缝”请假没来。

可是四个班的班长都摇头,并没有人请假。

那就怪了,难不成还有其他学院的学生学雷锋做好事,写了稿子署了新传院的名?

唐安若转身看着赵华北,他是负责扎口投稿的。

没等开口询问,赵华北嘿嘿一笑,慢慢地、“歉意”地举了举手:“不好意思,在下‘小裁缝’。”

“啊?是你?”唐安若意外、惊喜,又生气,“那我刚才问了半天,你没听到吗?”

赵华北嘿嘿笑:“我怕他们没听到!抱歉啊各位,抢了大家的风头,我下次注意。”

“吁!”大家笑着起哄。

女孩子却都犯花痴。

赵华北多牛啊?

能挣钱!能写、能摄,还好玩儿!

也有嫉妒者懵逼:怎么文章也是他写的?

唐安若早已像发现了宝贝一样,眼神之中满满的欣赏:

“你为什么不署真名呢?”

“我不是想低调一点嘛。”

“你就装吧!‘小裁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臭不要脸的抄袭、拼接的意思呗。

可是不能那么说。

“‘小裁缝’的意思就是,‘这世界破破烂烂,总得有人缝缝补补’,我就是那个缝补世界、温暖他人的‘小裁缝’。”

嘿!这话说的多好?

“来来来,同学们,让我们再次为‘小裁缝’赵华北鼓掌!”

同学们又一次为赵华北送上热情的掌声,女孩子们的眼神更花痴了。

三篇作品,两篇出自赵华北之手,只剩下一首诗歌《苹果香》。

唐安若“戒备”地先瞅了瞅赵华北:“‘小苹果’不会也是你写的吧?”

“嗐!呵呵”,赵华北连连摆手,“也是我。”

“我就说不能都是……嗯?也是你?”

“对!”

“那你摆什么手?”

“不好意思嘛。”

唐安若笑起来,同学们又快乐地“吁”声一片。

赵华北冲着大家嘚瑟地连连抱拳:“谢谢谢谢,谢谢大家的鼓励。”

同学们笑作一团,现场十分哈皮。

“‘小苹果’的笔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就深奥了。”

“怎么个深奥法?”

“我喜欢吃苹果。”

“就这?”

“就这嘛。”

好吧,深一脚浅一脚。

赵华北越是这样,唐安若越觉得他有意思。

嘻嘻哈哈攻城拔寨,还有比这更有意思的事吗?

“我再次提议大家为赵华北鼓掌,也为奋进的新传院鼓掌!”

赵华北真是出尽了风头。

……

唐安若要尽快组建采编小组,保持强势的宣传势头。

跟教官简单交流几句,教官点了两个人出列。

一个是赵华北的舍友、大个子钱贺东;

一个是编辑班的女生李诗情。

教官决定把他们“踢”出队列,加入赵华北的采编小组。

把钱贺东踢出来是因为他不协调,身体反应总是慢半拍。

他还总是分不清左右,人家向左转,钱贺东向右转,动不动就跟左右邻居“面对面”,搞得邻居还以为自己转错了。

于是,一个错,个个错,乱七八糟。

李诗情被“踢”出队列是因为昨天训练晕倒,休息了大半天。

今天还没开始训练,她又说头晕,像林黛玉一样。

教官也搞不清楚他是真头晕还是假头晕,索性让她加入赵华北的采编小组。

对于这样的安排,钱贺东和李诗情都很满意。

钱贺东被教官骂了一天,灰头土脸很没有面子,不用军训求之不得。

不过钱贺东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因为身体不协调、反应慢被踢出的军训,还以为是赵华北对他的“解救”,对赵华北充满感激。

李诗情看赵华北满眼拉丝,能跟赵华北在一起做事,高兴还来不及。

她还想赵华北为她拍写真呢。

赵华北对他们的加入也很高兴,帮手越多越好,他可不想在《军训简报》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他要去拜访还没有成为大神的潜在大神,接近大神——结交大神——帮助大神——利用大神的资源实现阶层跃升。

这是正事儿,其他都是在浪费时间。

教官带着其他同学重新开始队列训练。

唐安若、赵华北带着钱贺东、李诗情进了小树林,商量下一期《军训简报》的组稿与报送。

《军训简报》两三天一期,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素材。

小树林里有一张石桌,四张石凳。

赵华北把简报铺在石凳上,让唐安若坐下来,她坐在唐安若的对面,钱贺东、李诗情坐在两侧。

唐安若问赵华北:“下一期《军训简报》,你有什么想法?”

“我听您的,您指哪我打哪。”赵华北从相机包里取出记录本和圆珠笔,做出等待领导指示的样子。

“我没有安排”,唐安若说,“《军训简报》你全权负责,统抓统管。”

“这不好吧?我就是一个新生,大家不会听我的。”

“谁说的?从现在开始,需要大家怎么配合,大家就怎么配合。包括我在内,也给你打下手。”

“真的?”

“当然是真的。”

“你们真的听我的?”赵华北问钱贺东和李诗情。

两人点头:“听!”“我们都听!”

“既然这样的话”,赵华北指示钱贺东和李诗情,“你们先跳个双人舞吧?”

“嗯?”钱贺东和李诗情一愣。

赵华北一摊手:“唐老师你看,他俩根本就不听我的。”

唐安若笑道:“你别过分,给你脸了是吧?”

“好吧好吧”,赵华北嘿嘿笑,这才切入正题:“既然唐老师信任,我就说说我的思路,请唐老师指导。

“我的思路概括起来说,两个词、四个字:‘创新’‘格局’。

“创新就是:拍人家没有拍过的图片,写人家没有写过的文章。

“格局就是:跳出新传院,立足全校搜集素材。

“先拿图片为例:第一期我们拍的是《南山大学你好》,算是大场面,接下来肯定会有许多学院模仿。

“不过所有‘队列组字’的照片都是拾人牙慧,就算发出来也不可能是主图。

“所以大家都去拍大场面的时候,我们反而要拍特写。

“当然了,特写年年都拍、人人都拍,所以我们要创新,拍特殊的人、特殊的时刻,以及特殊的感觉!

“下一期的作品,我准备上双胞胎的特写。

“不止拍我们学院的那一对,我准备把格局放大,到各个学院拍双胞胎。大家出镜,新传院拿分。

“下下期的作品,我准备拍夕阳下的训练剪影;

“下下下期的作品,我准备拍军训间歇同学们的‘舞动青春’……反正我要让文学院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同样的思路,文字稿投稿也要咬紧‘创新’和‘格局’。

“我看了去年的《军训简报》,也跟编辑部武大斌处长交流过。

“《军训简报》不缺感悟性文章,缺的是新闻报道;

“不缺喊口号的诗歌,缺的是有趣有哲理的语录,这才是我们的主流和方向。

“这些东西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不过我已经提前准备了许多文章,可以拿给大家拓展思路。

“拼文章、拼诗歌,我们可能拼不过文学院。

“所以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需要唐老师您亲自安排。”

唐安若问道:“要我怎么安排,我听你的。”

赵华北说:“校报和校园广播站的很多学生记者都是我们新传院的学生。

“要是有可能的话,请唐老师跟他们的辅导员打好招呼,所有关于军训的采访和报道,比如说领导视察、领导慰问,署名加上新传院。

“只要这条路打通,就算累死文学院,他们也翻不了身!

“唐老师,您觉得呢?”

唐安若、钱贺东和李诗情心里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门。

钱贺东佩服得直想喊老大;李诗情眼神痴迷,目光完全无法从赵华北脸上片刻移开,至于赵华北说了什么她反而没听进脑子里。

唐安若完全是震惊的。

这哪是新生啊?

这是个教授吧?

又想到赵华北的身体——都说老天爷是公平的,赵华北生了多大的病才换来这么令人嫉妒的才华?

可是这两天打交道下来,也没觉得他有什么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