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得胜归来,三少率百官出城相迎,长安城外锣鼓喧天、欢声雷动。百姓们夹道欢迎,纷纷向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献上鲜花与敬意。三少亲自为李牧牵马,将其迎入城中,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宴会上,三少举杯,高声说道:“今日之胜,皆赖李将军及诸位将士的英勇奋战。此役不仅保我边境安宁,更扬我大汉国威!”
然而,三少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匈奴虽遭重创,但根基未除,余部逃窜至更偏远之地,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于是,他与李牧等将领再度商议,决定进一步巩固汉朝在漠北的势力。
三少下令在漠北地区修筑长城,绵延千里,设置烽火台与堡垒,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在长城沿线设立多个军事据点,派驻重兵,加强巡逻与防御,确保匈奴无法轻易进犯。
为了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三少还推行了一系列“以夷制夷”的策略。他派人深入草原,联络那些与匈奴有矛盾的部落,给予他们物资援助和政治支持,扶持他们壮大势力,使其成为汉朝的盟友,从内部削弱匈奴的力量。
在经济上,三少鼓励百姓移民漠北,开垦荒地,发展农牧业。他提供农具、种子和技术支持,吸引了大批百姓前往漠北定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漠北地区逐渐繁荣起来,成为汉朝抵御匈奴的坚实后盾。
文化方面,三少在漠北设立学校,传播汉朝的文化和礼仪。他希望通过文化的熏陶,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减少民族矛盾,促进边疆地区的稳定。
经过数年的努力,汉朝在漠北的统治日益稳固,匈奴的威胁被彻底消除。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边境地区,如今一片繁荣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贸易往来频繁。三少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大汉疆域,甚至远播海外。周边国家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拜,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在三少的领导下,汉朝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