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顾廷烨的信

用完饭,齐衡就告辞离开了。

这次盛老太太没有让明兰去送,而是派了个丫鬟给齐衡引路。

齐衡走后,明兰有些忐忑的坐在那,等着盛老太太的责骂。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盛老太太并没有责骂她,而是说道:“我有些乏了,你也回去午休吧。”

“孙女先伺候祖母歇下吧。”明兰说道。

盛老太太摆手道:“不用了,那么多下人,哪里用的着你,去吧。”

“那孙女就先告退了。”明兰欠身福了福,离开了正堂。

“唉。”

盛老太太叹息道:“到底是大了。”

边上的房妈妈闻言一愣,惊讶道:“老夫人的意思是六姑娘也对小公爷…”

“不好说啊。”

盛老太太打断了房妈妈的话,说道:“明儿心思通透,很多事情她其实都能想明白。即便心里有些想法,她也会克制住,不会逾越半分,不过如此心里终究苦了些。”

说完,盛老太太沉默了一会道:“小公爷到底大了,不比以前,以后再来寿安堂用饭就不合适了。以后让人专门把饭菜送去,就让小公爷在学堂那边用饭吧。晚些让柏哥儿过来一趟,我同他说说,让他去和小公爷说。”

“是!”房妈妈应道。

光是如此,盛老太太还是觉着不是很保险,毕竟学堂内天天碰面。

现在明兰还小,可能自己都没察觉,继续下去可就难说了。

盛老太太想把这种苗头给提前遏制。

注定没结果的事,只会让人徒留烦恼。

只是贸然提出不让明兰去学堂读书,也不合适,还需想个不让任何人起疑的办法才行。

“对了,那边怎么样了?”盛老太太问道。

房妈妈说道:“主君回来后,得知大娘子居然要让小厮去破门,把大娘子狠狠的训斥了一遍。”

“四姑娘推倒五姑娘,好在五姑娘没有大碍,加上挑衅在先,罚抄十遍《女则》。”

“呵。”

盛老太太讥讽道:“这倒是符合他的性子,大事化小的处理了。只是这样谁都不服,怨气也会越积越深。”

房妈妈闻言没有说话,这种事本就不是她一个下人可以评价的。

…………

下午上课的时候,三兰依旧没来。

第一堂课庄学究没去教别的,把他们上午的文章拿来,一对一的针对讲解。

庄学究没有说他们的切入点有没有问题,而是对他们文章好的地方进行称赞,不好的地方则指出问题所在。

除此外,还指点了他们书法上的不足。

但凡能够考上科举的,字绝对没有一个写的丑的。

有道是字如其人,虽说科举在阅卷时,都是经过二次誊抄的,防止参加阅卷的官员通过辨认笔迹的方式作弊。

可在成绩确定后,还是要揭开糊名,然后将原本的答卷和誊抄的答卷进行比对,防止誊抄时出现错误,导致有士子落榜的。

一旦字丑了,这个时候一样可以刷掉。

所以书法如何,在科举考试中非常重要。

……

下午散学后,齐衡同盛长柏一同离开了盛家。

“我们丢下子玉他们忙碌,一会少不了要被埋怨几句。”齐衡笑道。

盛长柏笑道:“那可是他们自己主动要求的,怎么能埋怨我们呢?”

不能天天入宫伴读的自然不只是齐衡一人,其他伴读也同样如此。

韩治中和申跃几人,之前要么在国子监读书,要么就在自家私塾读书。

按说如今不用天天伴读了,他们也可以像齐衡这样,哪里来回哪里去。

可他们都没有,而是一门心思扑在了拼音上。

五年时间,虽然齐衡他们只是休沐之日才会聚集在一起研究改良认字之法。

可因为齐衡偶尔的‘灵光乍现’,拼音的进展非常迅速,前不久已经彻底把声母给定下来了。

虽然韩治中等人想用汉子,来作为声母,可在齐衡的坚持下,最终还是使用了后世的拼音字母。

齐衡的理由也很简单,简单易记也容易书写。

本身他们改良认字之法的目的,就是要让刚开始蒙学认字变得更容易简单,自然要怎么方便怎么来。

韩治中几人最终也认同了齐衡的观点。

因为韩治中几人还在忙碌,齐衡和盛长柏便约定了下学后一同去看看。

出了盛家,盛长柏没有乘坐自家马车,而是让马车跟在后面,上了齐衡的马车。

“对了,仲怀给我来信了,昨天我到家后才知道。”盛长柏说道。

齐衡闻言笑道:“二叔离京后,可是从来没给我来过信。”

“他这么做不也是不想让你为难么,平常给我来信,不也没少问你的情况么。”盛长柏替顾廷烨辩解了一下。

平宁郡主不喜欢顾廷烨的事,他多少也知道一些。

这也是顾廷烨不给齐衡去信的原因。

其实不仅平宁郡主不喜欢,就连盛纮和王大娘子也不喜欢顾廷烨。

不说顾廷烨当年在华兰下聘之日,差点让盛家人丢脸。

就说顾廷烨在汴京的名声,他们也不愿意盛长柏和其多有往来。

别看顾廷烨离开汴京五六年了,可即便是现在,汴京偶尔都还能听人谈论他的纨绔事迹。

这也是之前在盛家,盛长柏并没有提顾廷烨来信的原因。

“我明白,也没怪二叔的意思。”

齐衡笑了笑,问道:“二叔信里都说了什么?”

“他信里说,等他通过乡试就会启程回京,言语中甚是自信。”盛长柏说道。

“那倒是快了。”齐衡点了点头。

“只是他信里还说让我替他在城内偏僻些的地方租个宅院。”

盛长柏皱眉道:“他的事情我多少也知道些,可他离家多年,回京后还不回家,传扬出去终归不好。”

他是真的把顾廷烨当成好友,这才为顾廷烨考虑。

父母在,不远游。

顾廷烨外出求学,倒也没什么。

可回了汴京不回家,在外租个宅子居住,一旦传出去,少不了要被人说是不孝。

这要是背负上不孝之名,顾廷烨也别想参加科举了。

齐衡闻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看来顾廷烨还是和曼娘搞到一块了。

让盛长柏帮他租院子,还是城内偏僻的地方,显然是用来金屋藏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