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衡没有急着铺纸准备,而是思索起庄学究出这道题的目的。
科举中的策论题一般都是开放性的,一篇文章,很难答的面面俱到,因此切入点就很关键了。
而要切入点的选择,并不是看个人对哪一方面更了解,而是要看主考官的政治倾向。
会试的策论题是由主考官出的,答卷虽然不是全部由主考官来批阅,可最后定榜的时候,主考官也占据着很大的话语权。
因此答题时,考虑主考官的政治倾向就很有必要了。
虽说不一定要迎合,却也不能完全背道而驰,否则即便答的再好,也一样考不中。
当然,庄学究只是授课老师,无需考虑这些。
可庄学究不可能胡乱出题,肯定也是有深意的。
齐衡思索了一会,觉得应该和最近的时政有关。
最近这几年,官家一改往日的宽仁,只要有官员犯下稍微大点的错,轻则被贬,重则直接夺官。
这种处罚方式并没有问题,可放在一贯宽仁的官家身上,就有问题了。
加上官家调了许多当年被贬,如今还在的革新派陆入京,不免让人心生猜测——官家有意再次推行新政。
如今不仅朝中革新派和守旧派直接斗争的厉害,就连民间关于官家是不是要再次推行新政,和新政好坏的争论都甚嚣尘上。
而秦能够灭六国,统一天下,商鞅变法至关重要。
可以说商鞅变法奠定了强秦的基础,才让秦有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当然,基础打的再好,历代君王不争气,一样没用。
但不可否认商鞅变法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庄学究这么出题,是想让他们谈论对于变法的看法?
齐衡不知道对不对,可他却不打算这么答。
在他看来,官家出了一个昏招。
并不是说官家想变法改革不对,而是在没有详细做好计划,就调那些革新派入京。
守旧派又不傻,自然要打压刚入京的那些革新派。
而革新派自认为官家再次动了变法的念头,这次必然会非常坚决。
加上被贬多年,心里肯定有不小的怨气。
这种怨气他们不敢对官家撒,只能对着那些守旧派了。
于是革新派入朝后,也没上书请求变法,或陈述大宋存在的积弊问题,而是和守旧派互掐了起来。
而官家又是那种有想法,魄力却又不足,根本压不住这种争斗,反而被闹得可谓是焦头烂额。
齐衡觉得继续这样下去,大概率会以革新派被贬出京,来结束这场闹剧。
虽说即便他写了,文章也不太可能会流露出去,可谨慎起见,他还是不愿意以商鞅变法的角度来切入。
其实齐衡觉得苏洵的《六国论》的核心思想不错。
六国灭于秦,除了秦图强外,和六国经常向秦割地赔款也有很大关系。
割地赔款不仅增长了秦的实力,也让那些国家在遭遇不利时,缺乏拼命的勇气。
可是这一点有些影射澶渊之盟,和之前官家答应向辽国增加岁币的意思,齐衡犹豫了一下也没敢写。
最终齐衡选择了以秦国重视人才为切入点。
就在齐衡确定了文章的切入点时,葳蕤轩内,王大娘子正在愤怒的咆哮。
“反了天了,真是反了天了!”
王大娘子气的脸色铁青:“一个贱妾,居然敢把我派去的人全打回来了,她想干什么?”
不怪王大娘子如此生气,如兰被墨兰推倒,虽说摔的不算重,却扭伤了脚。
听到女儿的哭声,她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当即派几个粗使婆子前去林栖阁拿人。
准备狠狠收墨兰一顿,为如兰出气。
墨兰推倒如兰后,就知道惹了大祸,跑回林栖阁向林小娘求救。
林小娘得知后,气的把墨兰给臭骂了一顿。
若只是斗嘴,哪怕说的再难听,各执一词之下,加上盛纮对她们的偏爱,怎么都不会有什么大事。
可动手性质就不一样了,哪怕盛纮再偏爱她们,墨兰动手推人,盛纮也不可能偏向她们。
骂归骂,可眼前的问题还是要解决。
林小娘知道以王大娘子的性子,要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来拿墨兰过去。
她当即派人去请盛纮回来,又命人把院门关上。
盛纮回来,她们还有争辩的机会。
可若是在盛纮没回来之前,人被带去了葳蕤轩,气头上的王大娘子,肯定会狠狠收拾墨兰一顿。
一个不好留下残疾,甚至被打死都有可能。
王大娘子派来的人,见到院门紧闭,自然不可能就这样退走。
叫门无果后,便搬来了梯子,想要翻墙入院。
林小娘得知后,就让院里的丫鬟拿着棍子守在院墙,看到人露头之间就打。
翻墙行不通,又不敢直接破门,她们只能回去禀报王大娘子了。
“去,喊几个小厮,直接破门拿人!”王大娘子喝道。
“大娘子,如此动静闹得也太大了,而且东前院那边,齐小公爷可是在呢。”刘妈妈连忙提醒道。
还是那句话,家丑不可外扬,关上门来怎么闹都行,却不能让外人知道。
否则本来占理的,都成了不占理了。
“我让你去你就去,小公爷在东前院,这后院的动静他又如何能听的到?”
可王大娘子显然不是能听的进去劝的,更别说此时还在气头上了。
“是!”
刘妈妈无奈,心里叹了一口气,只能照办。
作为正头娘子,想对付一个妾室其实不难。
盛纮虽然偏爱林小娘,可只要盛纮在乎名声,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盛纮也没什么办法。
然而每次王大娘子不是因为太过生气,就是太过激动,在对付林小娘时,自己也有错处。
最终结果是各打五十大板,谁都落不到好。
可林小娘能放下身段去讨好盛纮,王大娘子却做不到。
然而她只是一个下人,而且跟在王大娘子身边多年,对于王大娘子的性子也很了解。
这个时候无论她说什么,王大娘子都听不进去。
说不定还会激发王大娘子更大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