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朕虽弑兄囚父,然朕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今,万邦敬服、天下归从,诸国愿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号曰:天可汗!”

李世民听着四夷使臣的同声高呼,心潮起伏、热血沸腾。

父皇能否做到如此伟业?皇兄能否做到如此伟业?

古往今来,纵是秦皇汉武又焉能如朕一般令四夷皆尊称天可汗?

不!

他们都不曾做到如此伟业,他们也做不到如此伟业!

唯有由朕来做这天下的皇帝,方才能终结乱世、方才能带领天下走向昌盛!

朕虽弑兄囚父,但朕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李世民闭上双眼,右手两指轻捻胡须,享受着这份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无上荣光!

“今时已不早,公子也该上路了,若是再耽搁些时日,天可就寒了!”

就在李世民纵情享受此生至今最大的荣耀时,一道发音怪异的话语却在李世民耳畔突然响起,打断了李世民的志得意满。

最为得意、耀眼的时刻却被人恶意打断,李世民猛的睁开双眼,凌厉的目光扫向身周,意欲寻出究竟是谁人如此大胆!

但让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入目处不再是宽阔的唐宫大殿,反倒是一间古色古香的衙署,站在他面前的人也不再是四夷派来的使臣,反倒是两名身着绿色官袍、头戴板状帽子的男子!

李世民:???

朕少时从军、起兵晋阳、转战天下、弑兄囚父、北伐夷狄,终成大唐皇帝、天可汗。

朕这辈子什么场面没见过?

但眼前这场面,朕真没见过!

李世民不自觉愈发用力的捻着胡须,却感觉胡须的手感更粗糙了几分,下意识的垂眸去看,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只修长有力、莹白如玉、无疤无痕的手。

李世民可以确定,这绝对不是他的手!

那又是谁的手在捻朕的胡须?

是……朕的手?!

谁能告诉朕,为何朕俩眼一闭一睁,眼前的一切便已截然不同?就连朕的手都变得如此细嫩!

李世民缓缓起身,双眼凌厉又警惕的扫视四周,手已紧握剑柄,沉声发问:“此乃何地?”

“汝是何人?”

话出口后,李世民心头又是一愕。

朕的声音竟也变了,就连朕的口音都变得如此陌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侍郎赵受眼中流露出浓浓不解,但却又不得不回应道:“此乃九原城,卑职乃是侍郎赵受。”

李世民大脑飞速运转,而后不由得目露警惕:“九原城?!”

满大唐随便去问,一百个人里得有九十九个不知道九原城是什么地方。

因为早在汉末三国年间,九原城便沦入胡贼之手,城址被胡贼废弃,世间再无九原之名!

直至去年,李世民令李靖率大军北伐,生擒颉利可汗、覆灭东突厥,九原城原址才终于重归华夏,并入大唐关内道丰州地,由丰州都督府管辖。

李世民甚至来不及去疑惑赵受为何会提起一个已经尘封了三百余年的名字,而是心头拉响警报。

朕为何会站在这片去年才刚夺回的新附之地上!

久久没等到回应,赵受再度催促:“下官知公子不愿上路。”

“然,此乃陛下诏!”

“还请公子尊诏行事!”

前一个震惊还没被消化,下一个震惊就已经到来。

李世民一字一顿的怒声质问:“陛!下!诏?”

难道是太上皇与朕的右卫大将军(颉利可汗)合谋,令人迷晕了朕,绕开了所有阻截关卡,将朕一路转运至边境而害朕乎?

太上皇与右卫大将军何来的如此手段?!

见李世民的话语越来越不客气,蒙恬也眉头微皱,沉声开口道:“长公子饱读诗书,当知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本将以为,为臣者当尊皇令,为子者当尊父命,而非是狡言抗令!”

“本将以为,长公子还是遵陛下诏为善!”

李世民顺着蒙恬的目光看向自己身侧,却发现身侧唯有空气!

李世民警惕、提防又不解的追问:“长公子何在?!”

李建成已经死了!

朕亲手杀的!

李世民是在询问,但这询问在蒙恬听来却是质问。

蒙恬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喜,拱手道:“您是长公子。”

李世民脑袋嗡的一下,头皮都有些发麻!

长公子是朕?

朕是长公子?

朕少时为公子,后为敦煌郡公、秦王、大唐皇帝、天可汗,殚精竭虑、朝夕不懈的取得了古往今来最为尊崇的身份,但却有一个身份是朕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的。

那便是长公子之位!

结果现在,朕两眼一闭一睁,就变成长公子?!

蒙恬声音转冷,继续说道:“然,长公子虽是长公子,却并非太子!”

“若是长公子以为即便大王对长公子心存不满,但只因长公子乃是陛下长子便可继承大统,本将便不得不进逆耳忠言,还请长公子莫要有如此妄想!”

李世民心头又升起一丝诧异。

众所周知,自汉朝起,公子之称便不再是诸侯之子独有的称谓,所有权贵子弟甚至是家境优渥的年轻男子都可被称作公子,朕与父皇于晋阳起兵之前,旁人亦称朕为公子。

唯有汉朝以前的公子才有资格继承大统,其后有资格继承大统者要么是皇子,要么就是皇孙。

身侧这人看似与朕相熟,虽不喜朕言语间却不失礼数,想来不会刻意贬低朕的身份。

身为公子却有资格继承大统?

怪哉!怪哉!

纵是梦,也不该如此怪异才是!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佯做无奈痛苦的踱至窗边仰头看天,以余光迅速观察窗外环境,同时长叹:“吾至今仍不知,事何以至此!”

“将军此言固然逆耳,但确是忠言,不知将军可还有良言相教?”

窗框传来的粗粝手感和窗外吹来的冷风让李世民不敢赌这是一场梦,不一样的身体和自己怪异的声音让李世民不能信这是贼子所为。

而今局势不明、环境不明、身份不明,李世民在经历了短暂震惊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谨言慎行、试探虚实!

蒙恬微微抬起头,投出一道诧异的目光:“时至今日,长公子仍不知事何以至此?!”

李世民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摇头。

蒙恬默然数息、权衡利弊后,方才开口:“诸方术士以诡术欺陛下而得钱财富贵、以妖言惑众而乱黔首,其欺君罔上之举被陛下勘破后又对陛下极尽诽谤之能事,后皆亡去!”

“陛下大怒!却未尽杀天下方术士,而只是依律将四百六十余名触犯律法的方术士尽数坑杀。”

“本将以为,陛下此举无过,甚至可见陛下之仁!”

“然,长公子却以天下初定、方术士皆法孔子为由,力谏陛下收敛,陛下焉能不怒?!”

“本将知长公子仁德,但长公子之仁,于陛下而言未免太过苛责!”

李世民瞳孔猛的一颤。

身为长公子却有权继承大统,为被坑杀之儒生力谏犯上而被发往边关,又身处天下初定之际,这三个关键词相互组合,一个名字便已浮现于李世民的脑海之中!

李世民依旧背对着蒙恬,转而发问:“将军以为,陛下为吾所取之名为何意?”

蒙恬谨慎的答道:“本将以为,乃是取枝叶茂盛、香草佳木之意。”

“陛下对长公子寄予厚望!”

蒙恬的话语如一道惊雷般在李世民脑海之中炸响。

枝叶茂盛、香草佳木者,正是扶苏!

年方三旬便终乱世、兴万民、驱胡虏,得位大唐皇帝、天可汗的朕!

变成了年已三旬却只是监军,最终被一张矫诏赐死的秦国长公子扶苏?

此为梦耶?此为幻耶?亦或庄周梦蝶耶?

朕无庄子的好奇心,朕只想问问皇天厚土。

朕这十数年间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难道都作了土?!

悠悠苍天,何薄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