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苏明杰和伯母(姆)周冬兰去邻家串门了,留下爷爷苏文耀在家摆弄那些蛇胆酒。
他倒了一小碗蛇胆酒尝尝味道,这是眼镜王蛇蛇胆泡的酒,颜色呈黄褐色,是上品的蛇胆酒。
客厅的老钟边放了一张毛主席的老肖像,下方是一张长神台,上方放着一排常用的生活工具。
右边是苏钟花和大哥的学习奖状墙,比苏岩家要铺得满一些,大部分是堂妹的奖状,客厅布局跟他们家一模一样。
爷爷蹲着闻着酒香,苏岩向他打招呼:“阿公,你喝酒啊?”
爷爷扭过头来,看到三孙子来了,笑问道:“来了啊,要不要饮杯蛇胆酒?”
苏岩不太会饮酒,对蛇酒也不怎么喜欢,除非药用时才会喝或外敷,不像酒圣爷爷,两斤多的高度白酒还能慢悠悠地回家。
他摇头笑了笑,回道:“阿公,不要了。对了,阿公你听说过三七吗?”
爷爷合上盖子,咂了咂嘴边的酒水,说道:“听过啊,我还见过咧。不过不是在我们这边,是我朋友的岭上才有,离我们这里有百里远,太远了。”
阿公见多识广,看来真见过三七。
苏岩想着如果以后只身一人上岭,肯定不够安全,有个人照应更好,人选自然是大哥了。
遇到蛇、野猪,甚至黑熊之类的,有人照应,安全一点,一个人自是不敢深入坐牢岭,自然也就找不到更多的山货了,寻药效率只会更低。
坐牢岭他不敢一人深入腹地,像霜降前后,采些山茶果或其他山货还行,进岭的人也不少;其他时间,岭上的人少不安全,有时候一两里内都没有一个人照应,找个人陪自己去更好。
他拉过一把老旧的凳子,对爷爷说道:“阿公,我在坐牢岭找到了三块,个头还很大,现在的三七好贵了。”
大哥听到他们谈话,想去找女儿玩,苏岩见他要走,向他招手道:“大哥,别走,有事跟你说,你就坐在旁边听。”
大哥应了一声“嗯”,拉个凳子也坐在旁边听着,他性子闷了些,若是自家人还好。
苏岩想着两个人一起去找,肯定比一个人更有效率,更安全。
爷爷站起身,手上拿着一碗蛇胆酒,放到桌子上,坐下说道:“我们这边也有吗?就算有,也是在很远的地方吧?我走遍我们这边的岭,都没怎么见到啊。”
苏岩指着东南方向的坐牢岭,解释道:“有啊,就在坐牢岭,不过数量很少。我找了两天才找到三块,但价格很贵。”
爷爷再饮了一口蛇胆酒,回道:“哦,有这回事?那可以去找找啊,三七以前就值几十上百块,很贵的吧。”
苏岩向爷爷转述了三七和白术等草药的目前价格,爷爷对这些不太了解,他只是大概知道价格,具体的市场价格不太清楚。
良久,爷爷又喝了一口蛇胆酒,惊道:“这么贵!那你们可以去找一下。这段日子要收东西,可能时间不是特别多~”
苏岩想着,确实如此,如今秋收,玉米、黄豆、稻谷还有红薯等都还在地里,需要分批采收。
采收完之后,还要晾晒、处理,需要不少时间,但是上岭采草药的收益,远远要比种庄稼和一般经济作物高,自然划得来。
一两天找到的草药,能抵得上一个月的工资,谁不愿意?
苏岩把话题转过来,对爷爷商量道:“阿公,我想和大哥一起上岭去找草药,找三七。我们往深处走一下,我一个人去家里肯定不太放心,带一条狗去也不方便,大哥跟我一起去安全点。”
爷爷在思忖许久,有许多老人斑的手敲着桌子,神色略有不安地说道:“嗯嗯,这也是个办法。你们去的话一定要带枪去。狗就拉在马上,别让它跑太远,不然狗受不了。
“以前你六叔公就有一条狗,多好的狗啊,跟他跑五六十里就死了,那时候都没有马,就为了一个小人熊,好歹也抓到了,不然亏死了。”
苏岩听了爷爷的吩咐,认真道:“嗯嗯,这种没问题的,我们知道。”
有了大哥一起,苏岩安心不少,两人结伴,再加上两条狗、两匹马,足够了。
如果他单枪匹马进入坐牢岭深处,家人肯定不放心让他去,哪怕经验再丰富也不够安全。
爷爷扭过头来,向他问道:“阿岩,昨日我看到你从岭上下来,袋子很大,是找到野山茶果了吗?卖的时候一定要卖一斤七块这样。野生的山茶树都没有多少棵,不是坐牢岭的话一棵都没有,全部被人砍了、占了。”
他低下头笑笑,回道:“我是找到了一点,往深处肯定更多,不过那些树也不是特别高。一个人找肯定不安全,往深处一点就有大的蟒蛇了。”
爷爷指着墙后背的汉阳造,说道:“没事,阿信你们带枪就行了。蛇打不过,直接给它一枪!把蛇肉扛回来照样能卖,有蛇胆就行,它能快过子弹?抓活的大蛇肯定不行。”
爷爷打趣一说,苏岩和大哥同时笑了笑。
爷爷的想法和苏岩完全一致,蛇太大的话给它打死,取蛇皮、蛇肉、蛇胆,总比拼命要安全得多。
要是能抵抗一会儿,就拿着棍子或者苗刀试试,实在不行就一枪解决,简单方便。
确定安全以及交通工具没什么问题之后,爷爷从包里取出老旱烟,叠在白纸上卷了起来。
爷爷接着说道:“没想到我们这边还真有三七,白术没听过,白术没有三七那么贵但好找。你们就上岭去找一找,找不到三七,像千斤拔这种好找的草药也能采一点。
干的千斤拔三块钱一斤,有些岭上一找就是一大片,很多的,采下来也能卖不少钱。
当地的千斤拔经过日积月累的采挖,剩下的不多了。
千斤拔收了很多年,小孩子都认识,村前村后存活的数量肯定不多,只有岭上和部分山脚上可能还遗留一些,而岭上肯定是最多的,本地的土壤很适合生长。
苏岩对爷爷说道:“嗯,阿公,我们知道。我们骑远一点,两三天就休息一天。最好在天变冷的时候多找一点,买些衣服。不然现在穿的这些厚厚的衣服,上岭肯定不方便,活动都受影响。”
爷爷家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他那件黑色的薄大衣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依然没有换过。虽然薄,但比一般的棉衣舒服。
良久,苏岩准备离家时,还在喝蛇胆酒的爷爷叮嘱道:“阿岩,这事自己家人知道就行了。人一多,肯定更难找,特别是三七,自己知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