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表演展会

“陆指导,以后可别这么整了,运动员们都是十六七、十八九的孩子,经不起你这么激……”

于成惠老师帮着四位教练挽回了差点掉地下的面子,于塰也走到陆扬跟前给了他提醒。

眼见着电影开拍在即,伤了哪一个,对运动员们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

现在是洪流刚刚过去,万象开始更新的八零年,意外伤了身体,兴许伤的就是运动员一辈子的前程。

“于老师,谁还不是个孩子了?”

陆扬没有照片的工作证上,也明明白白写着他的齿龄,按于老师说的,还是个十六岁的孩子呢!

“嗐!你是真传,跟运动员们较什么劲儿?孩子们不还喊你陆指导吗?”

被陆扬怼了一下,于塰顿觉落马撞伤的胸腹间一阵气闷,吐气开声震散胸口浊气,他也只能强调面前这位十六岁武指的真传身份。

“老于,你带孩儿们去试试陆指导的武僧棍,如果太重,就倒转咱们的武术棍练一练大枪法……”

于塰吐气开声,运动员们侧目,他也有办法遮盖尴尬,喊了一声另一位‘老于’,就让运动员们发出了欢呼声。

听着重新列成的棍阵中,不断传来金属砸击石子的声响。

于塰就知道,两米四的武僧棍对运动员们来说也一样超负荷。

“陆指导,武僧棍是不是太重了,按这个份量,没有半年的苦练,运动员们很难耍的顺畅。”

武术棍跟花枪,别说差几斤了,就是差几两,耍棍花、枪花的时候,都容易折断白蜡杆材质的武术棍。

换密度稍微大一点的棍身、枪身,许多运动员的招数就会变的不灵光。

“于老师,估计正式开拍,还得仨月呢!先用重棍,等开拍之前,换了白蜡杆的三接武僧棍,你说会是什么效果?”

看着面前岁数还不到自己一半的陆扬侃侃而谈,于塰也只能叹一声各人的资质、际遇天差地别。

以陆扬刚刚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跟功底来看,恐怕场中的运动员,没有一个可以跟他比。

比了一下运动员,于老师又拿着陆扬比了一下十六七的自己,取代胸中浊气的却是一股骂娘的冲动。

但他是剧组的主要教练员之一,运动员练不好可以骂,平白骂娘没道理的。

“这法子好,但这么重的武术棍,就不好增加强度了,等马教练回来,陆指导除了要提一提降强度的事儿,还得说说用药这一节,孩子们就没有不带伤的!”

看着在于成惠带领下已经进入训练状态的运动员们,于塰又是一叹。

想要在套路竞技中取得成绩,就只能不断的加练、加练再加练,除了加练之外,还要加快。

他就曾有过练功练到口涎外溢,全身肌肉控制紊乱的时候。

那一下之后,他的功力大涨,但也知道了练功需要有节制。

“嗯!我尽量多提几次,于老师,运动员们的训练,套路之外是不是也得加些基本功的训练,我的基本功也不成,正好跟着一起练。”

听完这话,于塰瞥了一眼往死里欺负人的陆扬,无奈说道:

“陆指导,教练员们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时间紧任务重,运动员们平时不仅要训练,还得按照剧情排练武打动作,实在是没时间呀!”

武行之中的只论功高、功大欺理,放在江湖、放在剧组都好使。

但放在运动员们身上,就容易激的这群孩子上头。

练传武基本功,首要的一点就是调整身体状态。

满负荷的状态再去练基本功,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

运动员的休整,可不是歇上两三天、睡几个无头觉,就可以恢复如初。

估计没有半个月以上的调理用药,剧组的二十四个孩子,根本就休整不好。

“于老师,动作设计不是有我吗?但要说服马先生,我一个人不够,需要你们几个教练一起帮我说,毕竟我还不算正式进组,年岁轻、资历浅……”

看到了陆扬的真正目的,于塰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说法。

那夜全羊宴,陆扬的表现,已经让几个教练员有了这种想法。

只是马显达并不赞成,剧组里,拍摄听张施两位导演的,训练则是必须要听马显达这位总裁判长的。

马显达在剧组的话语权,功高、功大都欺负不了。

这是体委赋予他的权力,不管是武术队的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必须服从这位总裁判长的管辖。

不服管,人家分分钟让你哪来的回哪去,回去之后还得再挂个处分。

于塰老师默认了,陆扬假模假式的耍了几手大枪,就扛着他自己的降龙六道木大杆子回了宿舍。

“于老师,这位陆指导仗着功大欺负人呀!都说理字不多重万人担不动,武夫不讲理艺高难服众,这让他给欺负的,我咋就不服也不敢说呢?”

陆扬走了,安排好了运动员训练的于成惠走到于塰跟前,如是感叹到。

“谁说不是?那条三接大槊二十多斤,哪家也不玩这样的霸王枪呀!”

“陆指导整这么个玩意儿,就是用来欺负人的器械,你不服还不行,真耍咱也真耍不动!”

操场上,热闹看完人散尽,就剩了苦练大枪法的运动员们,陆扬却在回宿舍的转角,遇上了唐雯。

“小陆先生不仅学识渊博,功夫也厉害到了极处,不知道……”

被面前的大龄老丫头调戏,陆扬横了她一眼斥道:

“两个衣箱里都是我的衣服,让剧组知道了,我还怎么指导运动员们?崔常有那边你怎么说的?”

功大虽说能够欺理,功高虽说能够压人,但现在的国内,个人的德行修养,也占了一个人信用的绝大部分。

并不会跟后世一样,以钱多少论信用地位。

名声不好,爱占便宜。

放现在可不是小瑕疵。

而是可以影响个人命运的大缺点。

刚刚压服了四个教练员,二十四个运动员,想到唐雯的中饱私囊,陆扬脸上的表情格外冷冽。

“放心吧,谨慎的小陆先生!”

“这里没有听墙根儿的崔厂长,装箱的时候我跟崔厂长说过,这些都是演员们做武打动作时要穿的戏服,需要陆指导测试一下。”

陆扬表现出来超出年龄的谨慎成熟,并没有让唐雯提高警惕,反而沉沦的更深。

现在这年月,也是草根崛起的黄金岁月。

遍地草莽,多的是少年老成的年轻人。

唐雯被陆扬从熟悉的专业领域压服。

心折之后,又看到了他工作时的专注与投入,所以心里也就起了遐念。

车上初步尝试。

摄影间里亲密接触。

心旌动摇的唐雯,听着叫好声,又看了陆扬在训练场上功大欺理的一幕。

这才等在转角,想要跟他确定关系。

“还有,崔厂长也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吩咐过运输的司机,到了剧组之后,将这个情况说给马先生跟张施两位导演,已经给你铺垫好了……”

知道衣箱里的东西崔常有做了扎实的背书,陆扬的表情这才缓和了一些。

“唐小姐,你年长一些,平时当多些关怀与温暖。”

“服装的布扣子不好,一会儿我给你画一些铜制锤纹的扣子与念珠纹样,知道怎么跟剧组说吗?”

见陆扬吩咐起她顺如流水,唐雯也展现了她所谓的家教,捏着松散的麻花辫梢温声回道:

“知道了,我看过小陆先生的道具设计之后,感觉武僧们也要佩戴符合身份的念珠,铜制锤纹念珠,刚猛霸气……”

唐雯的语气,陆扬比较满意。

矫揉造作的样子,也格外诱人。

只是解释么,差强人意。

“学艺不精!”

“寺院在隋唐时代是民间土地资源的占有者,有数不尽的田产山林,就是国内说的大地主!”

“也只有这样的寺院才可以养得起武僧,所以武僧们的衣食住行,也要对应他们的阶级。”

这就是陆扬能够引的老丫头动心的本领所在。

从她的专业领域,以后世形成系统闭环的理论,碾压刚刚经过洪流摧残的理论。

“当然,少林寺这部剧,弘扬的是武僧们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只能侧面反映时代背景。”

“因此才要在服装上强化武僧们的棱角,以外物反应人物的精神世界……”

侃的面前的老丫头眼中再蕴水光,陆扬这才跟她错身而过。

趁张导跟老马不在,先后压服运动员、教练员,还有唐雯这个老丫头。

陆扬也在于塰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马显达所教基本功的训练。

没有马显达点头,教练员跟运动员,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在训练的间隙,彼此排练动作,因此训练强度依旧很大。

原本的训练计划中也没有陆扬的位置,他只能自己找个地方训练基本功。

运动员们训练之余要排练动作,陆扬训练之余,除了设计少林寺的动作之外,还跟唐雯合作,在动作设计中加上了服装设计。

与太极张三丰的本子不同,陆扬在少林寺剧本上,没有场景变换的设计,有的只是动作设计。

动作服装设计到一半,原本薄薄的剧本,也增加了三倍的厚度。

期间,陆扬跟唐雯这个老丫头的相处,也算水乳交融。

动作设计到一半,陆扬就以缺少思路为理由,停止了跟唐雯的合作,转而攻道具设计。

张鑫焱导演、马显达总裁判长一去就是一个礼拜时间,再回来时两人的情绪都很高昂。

看过陆扬设计到一半的剧本,两人的情绪再次高涨。

“陆扬,这是京队给你的武术指导工作证,廖公很赞赏你的建议与想法,展览的地点已经定好了,但展览过程中,廖公要求运动员们参与一下,你有什么好的设计?”

张鑫焱、马显达两人此行不仅审批上一切顺利。

日方少林拳法联盟听说道具刀剑要换成唐样大刀、明光铠之后,也表现出了追加放映权投入的诚意。

只是是否真的投入,还要亲眼看过陆扬设计的道具后才能确认。

陆扬提出的展览宣发,虽说廖公点了头,但随行文物一块,却遇到了难题。

各省博物馆、考古队的隋唐文物统合工作过于繁复,不过上边的人也给了变通。

那就是让各地文物商店,组织一批清中期以后的相关工艺品参与展览,之后就地拍卖。

陆扬设计的刀剑甲胄,也在拍卖允许的范围之内。

如今京城文物商店、沪上文物商店的参展工艺品已经装箱完成,准备起运了。

陆扬设计的铜制明光铠、钢制明光铠,以及相应的武器,都被留在了京城。

剩余的两副铝制明光铠,已经随同京城文物商店的参展工艺品装箱起运。

现在剧组对陆扬的要求,就是赶紧回到修械所,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组装几套明光铠出来。

好在陆扬训练、设计动作之余,也没放下手头的铠甲配件。

一个礼拜的时间,他也敲了两副配件出来。

想到被留在京城的两副明光铠,陆扬无奈做了退让,决定让崔常有那边制造模具冲压这些配件。

回修械所之前,陆扬也跟马显达就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深谈了一次。

有了他设计过一半动作的剧本,马显达同意降低训练强度的同时,也决定延请中原当地的名老中医为运动员们调养一下。

这种念头马显达这边本来就有,但奈何时间紧、任务重,剧组的资金还有限,只能将这种想法搁置。

京城留下的两副明光铠跟武器,也不是白留。

按照陆扬所说,马显达给了京城的接收单位一副甲两万的报价,结果人家欣然接受,直接付了现款。

发卖明光铠所得的四万块钱,自然不会给陆扬。

其中的两万,要给崔常有所在的修械所。

另外两万,就作为运动员们调养及改善伙食的资金。

对此陆扬也没什么异议。

主要是也不敢有异议,人在屋檐下,只能是人咋说他咋办。

对此,马显达也不是没有补偿,京队的工作证,不仅带着京城户口,还有住房。

在住房一项上,陆扬倒是提出了要求,他想要一座能划在自己名下的四合院,用来存放他设计过的甲胄。

当然,提这个条件的前提就是展会之后,带去的甲胄能卖出去一部分创汇。

对于陆扬要四合院的诉求,马显达也电话联系过京队,那边的意思也简单,外汇来换。

没有外汇,就只能给陆扬分个大杂院的单间。

外汇较少,可以考虑给他分个三间房。

多了,那独院、四合院、两进院、三进院也不是不能谈。

按照市场价,现在的两进院、三进院,也就一两副明光铠的价儿。

陆扬的聘用程序,按照马显达的说法,左联影业的三家公司还有竞争。

新联作为少林寺一版投资方,跟现在的二版投资方长城公司,都想聘用陆扬。

就连正在拍摄塞外夺宝的凤凰影业也有这样的想法。

按照廖公的说法,家里的事儿,三方谈妥之后再办。

所以现在的陆扬也只能是京队的正式武术指导,中原武术队的临时武术指导。

因为中原武术队近在咫尺,所以陆扬也耍了个心眼儿,让马显达给他把工作证的名字改成了石泉村的陆羊。

在剧组待了八天,陆扬跟唐雯带着两万块现金再次回到崔常有的修械所,也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要不是厂里的工人年龄相对较高,没有适龄的孩子,崔常有指定会给陆扬来个夹道献花。

张鑫焱、马显达带着四副明光铠进京收获颇丰,进京送了一批弹壳杯跟太空杯的中牟修械所,收获更多。

十块一个的太空杯送了五千个,北方公司照单全收不说,还以两块钱一个的价格,收了两万个钢制弹壳杯,四块钱一个的价格,收了一万个铜制弹壳杯。

一把买卖十三万的收益,也暂时解决了修械所的困境。

按照北方公司的说法,太空杯的设计专利,国外的代理已经在推进了。

等专利下来,崔常有所在的修械所如果可以满足产能,那就可以独家生产。

这种独家制作,并不是对修械所专利技术的保护,而是在出口层面的保护。

北方公司不可能管到国内的所有企业,但他们却可以决定出口哪家工厂的产品。

有了北方公司的承诺,崔常有自然会把陆扬当爷供着……